谯城汤王陵遗址新发现商代甲骨文,为成汤建都亳州史实提供有力佐证
近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的汤王陵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意外发现了大量商代甲骨文。这一重要发现为成汤建都亳州的史实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古代历史的研究资料。
汤王陵遗址位于亳州市谯城区,是商朝时期的重要遗址之一。据史料记载,成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他在位期间,将都城迁至亳州,开创了商朝的辉煌历史。然而,由于历史久远,关于成汤建都亳州的史实一直缺乏确凿的考古证据。
此次考古发掘的甲骨文,共计数百片,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历法、农业、军事等多个方面。其中,有一片甲骨文上刻有“汤都亳”字样,明确表明了成汤将都城迁至亳州的历史事实。这一发现,无疑为我国古代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据悉,这片甲骨文出土于汤王陵遗址的一座商代墓葬中。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墓葬时,发现这座墓葬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墓主身份显赫。经过初步鉴定,墓主可能是商朝的一位高级官员,与成汤有着密切的联系。
此次考古发掘的甲骨文,不仅证实了成汤建都亳州的史实,还为我们揭示了商朝时期的社会状况、政治制度、文化特点等。专家表示,这片甲骨文的发现,对于研究商朝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首先,甲骨文的发现为成汤建都亳州提供了确凿的实物证据。在此之前,关于成汤建都亳州的记载主要来源于文献资料,而此次考古发掘的甲骨文,则从考古学角度证实了这一历史事实。
其次,甲骨文的内容丰富,涉及多个方面,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商朝时期的社会状况。例如,甲骨文中记载了商朝的农业生产、天文历法、军事征战等内容,为我们研究商朝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再次,甲骨文的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商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甲骨文中记载了商朝的官职设置、礼仪制度、宗教信仰等,为我们研究商朝的政治、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之,谯城汤王陵遗址新发现的商代甲骨文,为成汤建都亳州史实提供了有力佐证。这一重要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历史的研究资料,也为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后的考古工作中,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类似的发现,为我国古代历史研究提供更多有力证据。
- • “道家养生宴”变“腹泻宴”:市监局检测发现野菜含超标生物碱
- • 中药集市“假药祈福”乱象:商贩兜售泡酒毒蛇称“华佗驱邪方”致多人中毒
- • 《逍遥游》动画电影全球票房破2亿,庄子文旅IP成功出圈
- • 亳州“百企帮百村”行动圆满收官,200个贫困村集体年收入突破20万元
- • 《华佗》首演门票3分钟售罄,濒危剧种淮北梆子焕发新生
- • 秋日摄影黄金路线:湿地候鸟、千年银杏与万佛塔落日的绝美邂逅
- • 四县养老院虐待丑闻:失能老人身上现皮带抽打伤痕,社会关注养老机构监管问题
- • 非遗传承,烙画人生:跟非遗传承人学烙画,一幅《老子出关图》耗时三月
- •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称号,年接待游客突破五十万人次
- • 华佗诞辰日全球首发“四季药膳套餐”,AI算法定制千人千方,传承中医智慧新篇章
- • 晶科能源落户皖北,皖北更大新能源基地即将崛起
- • “亳州文化一卡通”上线即瘫痪,四县争夺首页推荐位互不相让,暴露地方文化推广困境
- • “共享墓地”引伦理争议,家族墓穴分割出租引发械斗: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反思
- • 亳州华佗诞辰1900周年祭典盛大启幕,百国中医齐聚共祭“外科鼻祖”
- • 四县乡村教师联名控诉:扶贫支教补贴被克扣,月薪仅发60%,教育公平何在?
- • 亳州彩礼变革:现金彩礼渐行渐远,房产加名成新潮流,利辛“零彩礼”面临挑战
- • 亳州古井贡酒酿造技艺:千年传承,荣登世界非遗预备名录
- • 曹操运兵道元宇宙空间上线,VR体验“地下长城”奇谋,穿越时空感受三国智慧
- • 大学生返乡创业补贴加码,百万无息贷款助力青年梦想起航
- • 暴雨肆虐四县扶贫项目,保险理赔拖延引发千人卧轨 ***
- • 花戏楼夜市摊贩持证上岗,扫码追溯食材药材“前世今生”
- • 悲剧背后:扶贫牛注射催肥剂暴毙,养殖户负债跳塘自杀未遂引发的深思
- • 全球首款“AI中医机器人”在亳量产,把脉准确率达92%,开启中医现代化新篇章
- • 农村污水治理站建设成果显著,水质达标率100%助力乡村振兴
- • 光伏扶贫电站变“负资产”:村民倒贴贷款维修,发电收益仅够缴电费
- • 县域自媒体联盟成立,携手共筑清朗 *** 空间,合力打击“地域黑”账号
- • 皖北最大冷链物流园在蒙城落户,万吨牛肉直供长三角市场
- • 安徽这座千年古城,凭什么让全世界记住了它的味道?
- • 北关老街变迁之争:百年药铺变网红奶茶街,老亳州人痛呼“丢了魂”
- • 涡河古航道出土战国道家帛书:老子庄子思想起源再添重要佐证
- • 百年老字号“牛肉馍”入选省级非遗,日销破万张创纪录,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全国首推“招商信用保险”, *** 为企业落地风险兜底
- • 非遗体验:蒙城油酥烧饼制作课,揭秘材料费为何比市价贵五倍
- • 智慧物流港投运,中药材24小时通关,物流成本直降30%!
- • 亳州设立“人才飞地”,沪杭深三地离岸研发中心引智破百项,共筑科技创新新高地
- • 蒙城庄子祭祀大典举行,百名学者共论道家文化当代传承
- • “全球药膳论坛”发布亳州标准,引领国际药膳认证体系新篇章
- • 华佗故里假药作坊冒充“扶贫产品”,贫困户背锅遭刑拘:一场扶贫悲剧的反思
- • 道商小镇集资骗局:千人血本无归,主犯携外国护照潜逃
- • 华佗中医药大学筹建获批,2025年首批招生800人,传承中医文化再添新篇章
- • 村民集资建“南华经塔”却禁本地人入内,外地游客收费888元: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争议
- • 庄子故里龙虾扶贫梦碎:泡沫破灭,死虾污染湿地致千人饮水危机
- • 亳州数字药都平台上线,区块链技术助力药材“全链溯源”提升行业透明度
- • 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会在亳召开,亩增收500元创新标杆
- • 利辛县黑玉米订单农业助力10万贫困户增收,亩均增收2500元
- • 扶贫羊耳标造假事件:同一批编号重复使用,实际数量不足上报1/10
- • “曹操墓VR密室逃脱”项目被批恶搞历史,文旅局紧急下架引发热议
- • 亳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年交易额破百亿,中药材跨境零售增长500%,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覆盖,5万户居民实现“一键回家”
- • 亳州2024年再扩普惠教育资源,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8万个,普惠园覆盖率超95%
- • 亳州招商直播常态化,云端签约项目年成交额突破200亿
- • 村卫生室扶贫药柜过期五年,老人服药后肝肾衰竭,院长称“吃不死人”
- • 全球首条“量子中药生产线”在亳投产,中药煎制精度迈向新纪元
- • 留守少年为凑彩礼盗窃,庭审时哭诉“娶不起媳妇才犯罪”
- • 植保无人机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达1万台,助力全国市场农业现代化
- • 5G赋能农业现代化:蒙城无人农场播种收割全流程机器人作业惊艳亮相
- • 蒙城蚯蚓养殖助力农业废弃物处理,年消纳秸秆20万吨
- • 亳州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农村考生占比突破65%,教育公平再显成效
- • 利辛保姆品牌升级:AI家政培训基地获国家认证,引领家政服务新潮流
- • 留守老人电商培训变网贷陷阱:8万负债买“虚拟流量课程”
- • 亳州首所专门学校揭牌,开启个性化矫正问题青少年新篇章
- • 亳州中央厨房产业园盛大投产,日加工药膳预制菜200吨,助力健康饮食新潮流
- • 亳州天空农场实验成功:30层高楼无土栽培500种药材,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共享墓地引宗族冲突:兄弟砸毁出租墓穴安葬父亲,亲情何在?
- • “共享农田”变资本游戏:城里人认领一亩地,农民反成打工仔
- • 亳州畜禽粪污资源化率突破90%,年产生物天然气达2亿立方米
- • 职教中心克扣学生实习工资,校长辩称“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 • 亳州放大招:购买中药材超50万元即可获得购房资格
- • 亳州市全面实施贫困家庭学生营养餐全覆盖,每日补助标准提升至6元
- • 亳州青铜器修复技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牌,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农业气象预警系统升级,守护农民丰收梦——提前72小时通知到户,筑牢农业防线
- • 西淝河生态养殖惨遭毒手,百万斤鱼一夜翻白肚,警方悬赏10万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