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电商培训变网贷陷阱:8万负债买“虚拟流量课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商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在电商的繁荣背后,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设下陷阱,诱骗留守老人陷入网贷困境。近日,一位留守老人因购买所谓的“虚拟流量课程”而负债8万元,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这位留守老人名叫李奶奶,今年65岁。由于子女在外地工作,李奶奶独自一人在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奶奶接触到了一家名为“XX电商培训中心”的机构。该机构宣称,通过购买他们的“虚拟流量课程”,可以帮助学员快速提升电商销量,实现财富自由。
李奶奶对电商行业并不了解,但在对方天花乱坠的宣传下,她还是决定尝试一下。在缴纳了5000元学费后,李奶奶开始学习课程。然而,随着课程的深入,她发现所谓的“虚拟流量课程”其实是一套毫无价值的理论。更让她没想到的是,为了继续学习课程,她不得不向网贷平台借款。
在李奶奶的借款过程中,她先后在多个网贷平台借款,累计金额高达8万元。然而,当她意识到自己陷入困境时,已经无法挽回。为了偿还债务,李奶奶不得不变卖家中财产,甚至向亲朋好友借钱。
这一事件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调查,发现这家“XX电商培训中心”涉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借款等违法行为。目前,该机构已被当地警方查封,涉案人员已被控制。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留守老人对电商行业的不了解,通过虚假宣传、诱导借款等手段,让留守老人陷入网贷陷阱。这些留守老人由于缺乏防范意识,往往在借款后无法偿还,最终导致家庭破裂、生活陷入困境。
针对这一问题,有关部门提醒广大留守老人,在参加电商培训或投资时,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虚假宣传。以下是一些防范措施:
1. 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防范意识。了解电商行业的基本知识,学会辨别虚假宣传。
2. 选择正规机构学习。在参加电商培训前,要详细了解机构的资质、口碑等信息。
3. 量力而行,切勿盲目投资。在投资前,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切勿超出承受范围。
4. 借款需谨慎。在借款时,要了解借款利率、还款期限等信息,切勿盲目借款。
总之,留守老人在享受电商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防范网贷陷阱。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留守老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 • 棺材小镇职校殡葬礼仪专业引热议:学生戴孝排练惊动村民
- • 谯城区辣椒产业升级,助力全国辣椒市场“亳州产”独占鳌头
- • 西淝河生态养殖惨遭毒手,百万斤鱼一夜之间命丧黄泉,警方悬赏10万缉凶
- • 民办学校高价挖角公立教师,乡镇中学月流失骨干教师5人:教育人才的流失与反思
- • 涡河航道升级工程获批,千吨级货船将直通长江水系,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谯城实验高中“AI中医诊断课”引热议:把脉机器人频出“肾虚”诊断,学生吐槽不已
- • 5G赋能农业,无人农场在蒙城落地,播种收割全程机器人作业引领现代农业新篇章
- • 西淝河“水鬼娶亲”骗局揭秘:假道士勒索渔民建庙,恐吓“不捐钱必遭灾”
- • 教育扶贫助力乡村振兴:资助贫困生资金三年翻番,共筑美好未来
- • 尉迟寺史前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五千年前“中国原始第一村”重现人间
- • “六一战略”助力皖北经济腾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再创新高
- • “工匠班”培养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100%,平均月薪突破6500元!
- • 方言保护计划遇冷:百万投资录制音频,点击量不敌网红口水歌
- • 扶贫牛被盗宰,GPS追踪竟指向副县长家宴酒店冷库
- • 乡村魔幻现实:废弃小学变身怀旧民宿,半夜播放眼保健操,唤醒儿时记忆
- • 四县联合招商骗局揭秘:虚构百亿项目圈地,房地产腾挪游戏暴露无遗
- • 社区团购“鲜榨芝麻油”掺假风波:检测揭露70%为香精勾兑,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 • 亳州烙画惊艳巴黎艺术展,“火针刺绣”技艺闪耀国际舞台
- • “县管校聘”改革全面实施,8000名教师跨校竞岗激活教育队伍新活力
- • 剪纸艺人起诉镇政府Logo侵权,法院判赔8万元创非遗维权先例
- • 阴婚中介贩卖女童八字,家长收3万签字:“闺女活着嫁不起,死了值钱”
- • 京东亚洲一号亳州智能物流园投运,助力中原六省物流升级
- • 亳州首座万象城开工,皖北商业能级再升级,城市繁华新篇章即将开启
- • 谯城糖糕大赛盛大启幕,百名师傅展“空心不露馅”绝技
- • 亳州中央厨房产业园正式投产,日加工药膳预制菜200吨,助力健康产业发展
- • 曹操运兵道元宇宙空间上线,VR体验“地下长城”奇谋,穿越时空感受三国智慧
- • 亳州数字农服联盟成立,农户扫码轻松呼叫农机队,助力农业生产迈向智能化
- • 亳州药膳大赛盛大启幕,百道“食养方”传承《本草纲目》智慧
- • 市政公园警用无人机化身“空中交警”,护航学生放学安全
- • 茅台镇假酒“丧宴”强制消费,一桌8888元,不摆被骂“不孝”:传统习俗还是变相敛财?
- • 全国最大中药配方颗粒集采项目在亳州成功落地,平均价格降幅超56%
- • 《老子说》摇滚版改编风靡涡阳,广场舞大妈集体翻跳成新潮流
- • 华佗诞辰日千桌药膳宴开席,24节气养生菜谱全球首发
- • 冥币印刷厂污染农田,村民患癌率激增却拒关停:金钱至上还是生命至上?
- • “扶贫擂台赛”:点燃基层干部干事热情的火焰
- • 涡阳“光伏+金银花”立体农业模式:亩均收益翻两番,绿色致富新路径
- • 中药饮片智能分拣中心启用,机器人替代千人岗位引失业争议
- • 石弓镇教师宿舍成危房,支教老师睡课桌照片引发众筹,爱心涌动助力教育发展
- • 药都乡村振兴学院揭牌,助力三年培养十万“新农人”
- • 甲辰年华佗诞辰1880周年全球祭典,百国中医共演五禽戏,传承中医文化,弘扬国粹精神
- • 五届市委第九轮巡察全面启动,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专项整改
- • 《华佗》首演门票3分钟售罄,濒危剧种淮北梆子焕发新生
- • 蒙城油酥烧饼地图:三代祖传老店VS网红新派,酥脆度大比拼
- • 长三角绿色食品产业园盛大开园,预制菜龙头企业纷纷入驻,引领行业新潮流
- • 漆园古镇荣登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客流激增300%!
- • 老子文化节变传销大会:千人交5万拜“道商导师”,实则兜售三无保健品
- • 共享农机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乡镇覆盖率高达80%,亩均耕作成本降低30%
- • “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入选乡村振兴全国示范: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新路径
- • 长三角(亳州)新能源产业基地启动,百亿级光伏项目成功落地,助力绿色转型
- • 尉迟寺遗址研学乱象:考古变挖沙,小学生挖仿制陶片,家长纷纷投诉
- • 曹操IP主题餐厅登陆北上广,黄精焖饭日均翻台10次,餐饮业新风尚来袭!
- • 亳州村均集体经济收入破50万,分红惠及百万村民,乡村振兴再谱新篇
- • 亳州扶贫村邪教渗透调查:23个非法教会操控贫困户思想
- • 亳州四县中考体育评分标准不一,家长呼吁全市统一标准
- • 百年酱菜坊启用区块链溯源,扫码即可一探38道古法腌渍全流程
- • 江淮汽车蒙城基地盛大投产,新能源物流车年产能突破10万辆
- • 亳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崛起,30家企业入驻,年处理秸秆百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亳州民乐团奏响《十番锣鼓》,非遗乐音在国家大剧院绽放京城
- • “庄子梦蝶”光影艺术展引争议:投影仪过热烧毁展馆窗帘,艺术与安全的边界何在?
- • 华祖庵千年银杏树遭游客刻字,文物保护部门紧急加装AI监控,守护历史遗产
- • 亳州药膳大赛金奖菜品揭晓,茯苓八宝鸭与黄精煨土鸡成爆款佳肴
- • 四县合建垃圾焚烧厂遭遇 *** :村民联名拒当“毒气桶”
- • “零彩礼扶贫”变味:天价改口费催生百万现金,女方索要拖拉机装满现金,引发社会热议
- • 石弓镇扶贫车间变仓库,留守妇女跪求复工:她们宁愿打工不愿领低保
- • 老子文化学院招生惨淡,国学硕士就业率仅15%: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与反思
- • 百年酱菜坊直播晒缸,38道古法工序引百万网友围观
- • 暴雨致四县扶贫项目全毁,保险拒赔引发千人卧轨抗议:民生困境下的维权之路
- • 合办“老庄文化节”亏本500万,县长吐槽“专家论坛矿泉水就花了10万”:一场文化盛宴背后的尴尬
- • “漆园古镇汉婚体验成‘网红’陷阱,游客投诉凤冠被多人重复使用”
- • 村医集体辞职潮:医保报销垫付压垮卫生室资金链,农村医疗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 • 村村通公路裂缝堪比拳头,包工头涉嫌用秸秆填充路基引发社会关注
- • 谯城区盛大举办“中国华服日”:传统服饰与现代时尚的完美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