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扶贫药柜过期五年,老人服药后肝肾衰竭,院长称“吃不死人”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村卫生室是村民们就医的重要场所。然而,近日一起村卫生室扶贫药柜过期药品导致老人服药后肝肾衰竭的事件,却让村民们对村卫生室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据了解,这位不幸的老人名叫张大爷,今年70岁。由于地处偏远,张大爷平时看病只能去村卫生室。近日,他在村卫生室购买了一盒治疗感冒的药物。然而,服用药物后,张大爷出现了严重的肝肾衰竭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经过调查,这盒感冒药已经过期五年。原来,村卫生室为了响应国家扶贫政策,设立了一个扶贫药柜,专门为贫困村民提供免费或低价药品。然而,由于管理不善,扶贫药柜中的药品长期无人清理,导致过期药品堆积如山。
村卫生室的院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药品虽然过期了,但吃不死人。”然而,这种说法显然无法让人信服。事实上,过期药品不仅药效降低,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有网友表示:“村卫生室是村民们的生命线,如果连最基本的药品质量都无法保证,那还谈何扶贫?”也有网友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确保村民用药安全。”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 *** 高度重视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然而,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药品管理混乱、过期药品堆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健康。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 定期对村卫生室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卫生室进行整改。
3. 加强对村民的健康教育,提高村民的用药安全意识。
4. 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卫生室的管理,共同监督药品质量。
总之,村卫生室作为农村地区的重要医疗机构,其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健康。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切实保障村民的用药安全,让扶贫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村民们也要提高警惕,关注自身健康,共同维护良好的医疗环境。
- • 华祖庵千年银杏树刻字事件引发关注,文物保护部门紧急加装AI监控
- • 秸秆综合利用扶贫产业园投产,年消化秸秆20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会在亳召开,亩增收500元创新标杆
- • 亳州少年科学院揭牌,百名“小院士”踏上科技探索之旅
- • 全国首创“拿地即开工”4.0版,亳州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7天,打造高效审批新标杆
- • 亳州空气质量显著改善,蓝天白云成常态
- • 殡葬改革引发悲剧:强拆家族祖坟,村民深夜抢遗骨与执法队爆发冲突
- • 亳州招商引资再创辉煌,年度总额突破4000亿,连续五年领跑安徽增速
- • 蒙城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启用,5000名儿童享课后托管公益服务
- • 生态旅游区征地补偿标准引村民集体上访:利益冲突下的民生困境
- • 亳州市全面实施贫困家庭学生营养餐全覆盖,每日补助标准提升至6元
- • 亳州黄牛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牛肉出口价格飙升40%
- • 利辛阳光玫瑰葡萄滞销,果农含泪倾倒20万斤:丰收背后的无奈与期待
- • 亳州携手长三角共建“飞地农田”,10万亩蔬菜直供沪苏浙,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哭嫁歌”遭遇整改:传统婚俗与文化宣传的碰撞
- • “药都科创走廊”规划发布,百家国家级实验室齐聚助力医药产业腾飞
- • 涡阳“八卦田”:网红地标航拍绝美,实地探访竟是烂尾景观工程?
- • 明清会馆群活化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体验综合体:传承与创新的双赢之路
- • 涡阳“光伏+金银花”立体农业模式助力亩均收益翻两番
- • 亳州新春庙会热闹非凡,连续举办15天,非遗展演日均吸引5万人次
- • 尉迟寺史前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揭秘五千年前“中国原始第一村”
- • 漆园古城汉婚产业兴起:凤冠霞帔日均出租50对,道具磨损率达70%
- • 亳州退耕还林扶贫工程助力绿色发展,5万亩林地惠及2万农户
- • 亳菊提取物获欧盟认证,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年增200%,中医药国际化再迈新台阶
- • “苔干之乡”变“污染之源”:滞销菜农的绝望与涡河的哭泣
- • 谯城农民直播基地崛起:千名“药农网红”年带货超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美食元宇宙”上线,数字孪生亳州老街邀您虚拟品尝百味人生
- •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农业发展,实现节水减肥50万亩规模
- • “百姓评理说事点”村村覆盖,基层矛盾化解率超95%,构建和谐乡村新局面
- • 古井集团智能酿造车间投产,生产效率提升40%,引领行业智能化升级
- • 欧盟认证亳州为“药食同源示范区”,出口额年增300%,中医药走向世界再迈新步伐
- • 涡阳智慧麦田亩产破900公斤,刷新安徽省小麦单产纪录
- • 四县合建垃圾焚烧厂遭遇 *** :村民联名拒当“毒气桶”
- • 曹植《洛神赋》创作地争议终结:亳州学者新证锁定谯郡故居
- • 亳州携手华为共建智慧农业云,百万亩农田数据实时上链,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亳州夜市焕新升级,“宋街百味”重现汴河码头饮食盛景
- • 中药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谯城药企暴利,三县药农收入十年未涨
- • 村民私挖古墓倒卖文物,战国青铜剑被追回时已断裂:历史的呼唤与法律的警示
- • 亳州下周天气趋势:气温“过山车”,风力波动大,无强降雨
- • 农业元宇宙实验室揭牌,虚拟农田助力现实种植决策新篇章
- • 华佗中医药大学获批筹建,2026年首批招生千人,传承中医文化再添新篇章
- • 亳州民乐团奏响《十番锣鼓》,非遗之韵在国家大剧院激荡京城
- • 涡河放生乱象:外来物种鳄龟入侵,河道生态失衡,渔民权益受损
- • 探寻千年古韵,曹操贡酥再现汉代风味——考古专家助力复原汉代配方
- •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覆盖50万亩农田实现节水减肥双丰收
- • 《亳州名人年鉴》全球首部出版,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全国首家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落户亳州,白芍合约首日成交破亿,开启中药材市场新篇章
- • 四县乡村教师流失严重:谯城年薪高2万,利辛村小只剩代课老人
- • 涡阳庄子文化村开村,国学体验助力村民就业增收
- • 全省最大预制菜产业园落户亳州,瞄准长三角万亿市场
- • 牛群经济遗产调查:明星县长遗留数亿债务,村镇银行仍在填坑
- • 亳州“智慧粮仓”工程启动,AI温控系统助力储粮损耗降低30%
- • 亳州5万亩退耕还林扶贫工程助力2万农户脱贫致富
- • 亳州“数字药农”APP上线,百万药农一键对接全球市场,开启农业新时代
- • 谯城老旧小区“空中菜园”遭强拆,居民抗议:自家阳台种药也算违建?
- • 蒙城庄子祭祀大典举行,百名学者共论道家文化当代传承
- • 中药养生之旅:漫步药市、沐浴药浴、品饮养生茶,老中医相伴讲解
- • 人才新政重磅出台:顶尖药学家落户可获千万科研资助,助力我国医药事业腾飞
- • 量子算命席卷农村:老人卖牛买“能量符”祈愿孙子高考顺利
- • 涡阳干扣面工业化生产线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万包,引领传统美食迈向新高峰
- • 涡阳老子文化园雕像群遭遇雷击损毁,修复资金缺口达千万亟待解决
- • 跨县黑车产业链曝光:景区间拼车乱象丛生,投诉 *** 形同虚设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覆盖,5万户居民实现“一键回家”
- • 主城区暴雨内涝,地下车库50辆泡水车车主集体索赔市政
- • 尉迟寺遗址保护区违建农家乐引发争议,文物局执法遭遇暴力围攻
- • 百家宴30人食物中毒,主办方辩称“野菜本来就有助排毒”
- • 华佗故居修缮中惊现《青囊经》补遗篇,针灸图谱首度公开,中医瑰宝重现世间
- • 谯城区辣椒产业升级,助力“亳州产”干椒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达33.3%
- • 张园汉墓文物特展盛大开幕:曹操家族珍宝首次亮相,预约攻略助您一睹为快!
- • “鬼结婚”产业链:中介兜售女童八字配阴婚,家长收3万签字
- • 蒙城农科院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节水40%实现稳产高产
- • “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共建美好乡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