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百企帮百村”行动圆满收官,200个贫困村集体年收入突破20万元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开展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安徽省亳州市,一项名为“百企帮百村”的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旨在通过企业帮扶,助力贫困村脱贫致富。如今,这项行动已圆满收官,200个贫困村的集体年收入成功突破20万元,为亳州市脱贫攻坚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百企帮百村”行动自2016年启动以来,亳州市委、市 ***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助力贫困村发展。在行动中,亳州市筛选出200个贫困村,由200家企业结对帮扶,共同推进脱贫攻坚。
在帮扶过程中,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措施。一是产业帮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就业帮扶,为贫困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村民收入;三是基础设施帮扶,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四是教育帮扶,提高贫困村村民素质,助力乡村振兴。
在产业帮扶方面,企业积极引导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如中药材种植、乡村旅游等。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供市场信息、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帮助贫困村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例如,某企业帮扶的贫困村,通过发展中药材种植,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村民年收入大幅提高。
在就业帮扶方面,企业积极为贫困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同时,企业还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就业技能,助力村民实现稳定就业。据统计,在“百企帮百村”行动中,共为贫困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实现就业人数5000余人。
在基础设施帮扶方面,企业投入资金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如修建道路、供水供电、卫生室等,使贫困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此外,企业还积极参与教育帮扶,为贫困村学校捐赠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学生,助力贫困村教育事业发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亳州市“百企帮百村”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200个贫困村的集体年收入已成功突破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级 *** 、企业和贫困村村民的共同努力。
展望未来,亳州市将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新的征程中,亳州市将继续发挥企业优势,助力贫困村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总之,亳州市“百企帮百村”行动的圆满收官,不仅为贫困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也为全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亳州市将继续发扬“百企帮百村”的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 药都四宝宴荣登中国地标宴席,高端食材诠释地域特色
- • 谯城区试点“绿电积分”政策,居民低碳行为可兑换生活用品
- • 全国首个“无人农场科普基地”落户蒙城职高,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
- • 亳州连续8年获省级脱贫考核“好”等次,彰显脱贫攻坚成果
- • 华佗诞辰祭祀变“宰客节”:一炷香收费888元,村民怒斥:“神医成了摇钱树!”
- • 村村通公路裂缝堪比拳头大,包工头涉嫌用秸秆填充路基引发争议
- • 百校联动演绎经典,传统巾帼精神融入美育课程——《木兰从军》音乐剧排演侧记
- • 暴雨无情,千亩中药材绝收:四县农民联合堵国道讨保险理赔
- • 庄子祠堂抽签连环骗:游客必遇“血光之灾”,解厄费更低2888元,揭秘迷信背后的利益链
- • 西淝河小学:校长兼厨师坚守28年,仅剩3名学生,退休之际深情告别
- • 村主任儿子涉嫌参与扶贫牛被盗宰卖肉案,监控揭露惊人真相
- • 亳州大鼓书方言保护计划启动,百年非遗曲目抢救在行动
- • “巩店梨花节‘以花抵票’引争议:游客摘花换门票致梨树折损过半”
- • 曹操运兵道地下迷宫灯光秀引发热议:阴间美学引游客评价两极
- • 亳州跨境电商交易额翻番,亳芍、亳菊热销海外,助力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 • 苔干合作社分红现场:农户更高领20万,订单农业初显成效
- • 花木兰主题豫剧《代父行》全球巡演,元宇宙剧场同步上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亳州少年科学院孵化首枚科普卫星,中学生参与航天项目,谱写我国航天事业新篇章
- • “庄子梦蝶”全息艺术展闪耀上海,亳州文旅百亿合作项目签约再掀热潮
- • “县管校聘”改革全面实施,8000名教师跨校竞岗激活教育队伍活力
- • 亳州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百家企业共享IP红利,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谯城区试点“绿电积分”项目,居民低碳行为可兑换生活用品
- • 程家集非遗美食行:探秘贡品烧牛肉作坊,真空包装实测之旅
- •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称号,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
- • “巾帼扶贫车间”授牌百家,助力脱贫攻坚,点亮3万贫困妇女就业之路
- • 扶贫牛被连夜盗宰,监控锁定村主任儿子销赃:一桩村霸式盗窃引发的争议
- • 假发村遭遇跨境电商压价,村民集体转行做宠物假发
- • 村医集体辞职潮:医保报销垫付压垮卫生室资金链,农村医疗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 • “棺材小镇”外贸订单断崖下跌,老工匠改行送外卖养家:传统产业的转型困境与希望
- • RCEP亳州服务中心挂牌,中药出口关税再降15%,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 • “扶贫擂台赛”:点燃基层干部干事热情,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蒙城法院拍卖“僵尸企业”,牛群当年畜牧场1元起拍无人问津,历史遗留问题如何解决?
- • 亳州危房改造清零,3.2万户贫困家庭喜迁安全新居
- • “乡贤调解室”村村覆盖,化解矛盾超万起,助力乡村振兴和谐发展
- • “非遗”亳州大鼓书方言保护计划启动,抢救百年曲目
- • 亳州粮食烘干中心全面覆盖乡镇,阴雨天保粮能力提升80%
- • 百家宴30人食物中毒,主办方辩称“野菜本来就有助排毒”
- • 县医院现“走廊产妇”,家属自带折叠床排队待产,折射出哪些社会问题?
- • 古井镇酒文化小镇盛大开街,年酿酒体验游客突破50万!
- • 假发村童工现象回潮:14岁少女日编10顶假发,月薪仅800元
- • 亳州中考体育评分标准差异引争议:利辛学生引体向上满分不敌谯城跳绳
- • “脱贫榜样巡回宣讲”:培育千名致富带头人,助力乡村振兴
- • 剪纸艺人起诉镇政府Logo侵权,法院判赔8万元创非遗维权先例
- • 尉迟寺遗址旁违建农家乐强拆引村民抗议,泼粪阻挠引发社会关注
- • 天静宫周边“道士”强卖护身符,不买就咒“血光之灾”:避坑指南揭秘
- • 北关历史街区商户集体罢市:文旅集团强收30%流水分成引发争议
- • “庄子大道更名万达路引万人 *** , *** 紧急叫停:文化传承与商业利益的冲突引发社会热议”
- • 博士工作站助力乡村振兴,百名高校人才下沉助力农业发展
- • 古井镇征地补偿款被截留,村民抗议行动引发社会关注
- • 长三角(亳州)新能源产业基地启动,百亿级光伏项目成功落地,助力绿色转型
- • “送教上门”服务重度残疾儿童,年度累计课时突破2万,照亮特殊教育之路
- • “曹操脸谱盲盒”首发售罄,传统戏曲元素引爆二次元圈
- • 村民私挖古墓倒卖文物,战国青铜剑被追回时已断裂:历史的呼唤与法律的警示
- • “危房改造清零工程助力3.2万户贫困家庭迈向美好生活”
- • 张良智慧论坛盛大开幕,中外学者共议《素书》现代管理启示
- • 光伏板下种芍药,“农光互补”模式亩均收益破万元,农业发展新路径
- • 涡阳干扣面工业化生产线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万包,引领传统美食迈向新高峰
- • “从田间到云端”:百款小吃齐聚盒马鲜生,开启美食新篇章
- • 亳州古井贡酒酿造技艺:千年传承,荣登世界非遗预备名录
- • 华佗故里假药作坊冒充“扶贫产品”,贫困户背锅遭刑拘:一场扶贫悲剧的反思
- • 胡桥古银杏树祈福乱象:红绸带绑满树干,专家警告“快被勒死了”
- • “名人故事巴士”驶入亳州,扫码聆听曹操华佗传奇一生
- • 村民集资建“道德经塔”反被踢出管理,门票收入全归开发商:一场关于道德与利益的冲突
- • 京东亚洲一号亳州智能物流园投运,助力中原六省物流升级
- • 京东亚洲一号亳州智能物流园投运,开启中原六省智慧物流新篇章
- • “谯城试点‘共享药田’,市民认领地块种植芍药,收益五五分成,共建绿色家园”
- • 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会在亳召开,亩增收500元创新标杆
- • 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5顶假发月薪仅500元,揭开童工背后的黑暗面
- • 亳州白酒产业环保风暴来袭:13家酒企因污水排放被勒令整改
- • 蒙城肉牛托管养殖模式助力贫困户增收,零成本年分红5000元
- • “哭丧职业化”乱象:专业团队假哭半小时收费2000元,家属必须跟着嚎
- • 药都夜经济璀璨绽放,花戏楼夜市客流破10万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