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小麦再创辉煌:万亩示范田亩产突破1700斤,单产再破纪录!

近日,我国安徽省亳州市传来喜讯,当地小麦生产再创佳绩,万亩示范田亩均产量突破1700斤,再次刷新了我国小麦单产的新纪录。这一喜人的成绩,不仅彰显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强大实力,也为全国小麦生产树立了新的标杆。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著名的“中国药都”,拥有悠久的农业种植历史。近年来,亳州市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当地小麦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此次突破纪录的万亩示范田位于亳州市涡阳县,种植的是优质小麦品种。在农业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农民的辛勤劳作下,这片示范田实现了亩产1700斤的高产目标。这一成绩,较往年提高了近30%,为我国小麦生产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在示范田里,记者看到,小麦长势喜人,麦穗饱满,颗粒饱满。涡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高产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育优良品种。涡阳县积极引进和推广高产、优质、抗病的小麦新品种,为高产奠定了基础。
二是科学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小麦生长阶段等因素,科学制定施肥方案,确保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
三是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降低病虫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四是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五是农业科技培训。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
涡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高产示范田的成功,为当地小麦生产提供了宝贵经验。下一步,涡阳县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小麦单产,助力农民增收。
亳州市农业部门负责人表示,此次小麦单产再破纪录,充分展示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强大实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亳州市将继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小麦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我国小麦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此次亳州市小麦单产再破纪录,无疑为我国小麦生产增添了新的活力。
总之,亳州市万亩示范田亩均突破1700斤的喜人成绩,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民辛勤劳作的结晶。在新的征程上,我国农业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 • 亳州首条轨道交通S1号线开建,无缝衔接高铁与机场,助力城市交通升级
- • 华佗诞辰日千桌药膳宴开席,24节气养生菜谱全球首发
- • 文化补贴分配不均引发争议:谯城独占六成经费,三县抗议“我们是后娘养的”
- • 涡阳与利辛彩礼价格战:18.8万彩礼VS“零彩礼”补贴,谁主沉浮?
- • “网红葡萄扶贫梦碎:滞销喂猪,果农借高利贷反欠百万”
- • 古井镇酒香之旅:年份原浆免费尝?小心“酒托”连环套路
- • 亳州“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 • 亳州乡村美食地图新鲜出炉,药膳体验店突破500家,探寻千年古都的味蕾之旅
- • 传统村落保护再升级:15村入选名录,200栋百年古宅焕新颜
- • 乡村振兴人才学院揭牌,开启三年计划培养十万新农人新篇章
- • 涡阳庄子文化村开村,国学体验助力村民就业增收新篇章
- • 西淝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 • 庄子祠实景剧《逍遥游》全息投影技术引热议,观众调侃“鲲鹏像塑料风筝”
- • 《曹操诗词大会》央视热播,三国主题文旅收入激增50%,文化传承再掀热潮
- • 涡阳农村小学仅剩3名学生,校长兼保安坚持开课:用坚守照亮孩子们的求学之路
- • “全球药膳论坛在亳州盛大开幕,50国代表签约采购协议,共谋药膳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濒危小吃“神仙豆腐”数字化存档,野生腐婢树叶采集视频破百万播放,传承非遗文化再掀热潮
- • 非遗二夹弦走进百村,戏曲小院成网红打卡点
- • 亳州四县医保报销差异悬殊,利辛患者跨县就医多花2万元引发关注
- • 全国最大中药渣有机肥厂正式投产,年处理废弃物达百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谯城汤王陵遗址新发现商代甲骨文,为成汤建都亳州史实提供有力佐证
- • 百年酱菜坊启用区块链溯源技术,扫码即可查询38道古法腌渍全流程
- • 合办“老庄文化节”亏本500万,县长吐槽“专家论坛矿泉水就花了10万”:一场文化盛宴背后的经济账
- • 百家宴30人食物中毒,主办方辩称“野菜本来就有助排毒”:食品安全问题再引关注
- • 亳州药膳大赛盛大开幕,百道“食养方”激活《本草纲目》智慧
- • 亳州学院与安徽大学携手共建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共育未来人才
- • 亳州药商创新举措:首推“区块链中药溯源”,扫码即可了解种植、加工全流程
- • 全市推行“以劳代偿”机制,环境违法者参与公益植树抵罚金,共建绿色家园
- • “健康扶贫‘村村通’工程圆满完成,200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面投入使用”
- • 亳州首所专门学校揭牌,开启个性化矫正问题青少年新篇章
- •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农业发展,实现节水减肥新突破
- • 欧盟认证亳州为“药食同源示范区”,出口额年增300%,中医药产业迎来新机遇
- • 亳蚌城际铁路开工,1小时直达合肥都市圈,加速区域一体化发展
- • 生态沟渠助力千村清洁,农田退水实现水质达标
- • 曹操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魏武挥鞭”实景剧震撼首演
- • 西淝河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跨界治水获国务院表彰:绿色发展的典范
- • “曹操后裔基因检测”风波再起:族谱研究院被曝数据造假,真相令人震惊!
- • “共享药房”上线引发争议:百万押金门槛被指脱离民生需求
- • 华佗中医院“天价中药颗粒”引争议:一剂感冒方收费超500元,患者直呼“贵得离谱”
- • 乡村小学撤并,校舍变养鸡场,村民怒斥“教育不如禽畜”
- • 蒙城油酥烧饼创吉尼斯纪录,千层酥皮直径1.5米惊艳亮相美食节
- • 假借华佗传人名义,涉嫌千万“扶贫神方”骗局,留守老人成受害者
-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周启动,市委党校开设专题培训,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 • 光伏板惨遭冰雹砸毁,村民反背贷款怒拆设备抵债:悲剧背后的民生困境
- • 林拥城生态项目三期竣工,城市“绿肺”再扩5000亩,绿色画卷铺展新篇章
- • 留守妇女被“女德班”洗脑:跪地擦洗全村男人鞋称“修炼柔德”,引发社会热议
- • 扶贫车间变酒厂仓库,留守妇女怒揭真相:补贴去向成谜
- • 蒙城特教学校募捐资金被曝挪用,聋哑生三年未换助听器电池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百企帮百村”行动圆满收官,200个贫困村集体年收入突破20万元
- • 全国中药材炮制大赛永久落户亳州,培育百名非遗传承人,传承千年药文化
- • 无人机夜间巡逻引村民不满,殡葬改革激化矛盾
- • “曹操脸谱”盲盒上线,融合京剧与动漫元素首日售空,传统文化新潮流引发热议
- • 亳州放大招:买中药材超50万元即可获得购房资格
- • 西淝河“水鬼娶亲”骗局揭秘:假道士勒索渔民建庙,恐吓“不捐钱必遭灾”
- • 合办“老庄文化节”亏本500万,县长吐槽“专家论坛矿泉水就花了10万”:一场文化盛宴背后的尴尬
- • 华佗中医院“天价中药方”引争议:感冒药费高达800元,患者质疑医疗乱象
- • 留守老人捐光低保金建“忏悔堂”——教会渗透扶贫村的另类扶贫现象
- • 全国首个“建安七子”诗词吟诵大赛在亳启动,传承经典文化新篇章
- • 农村改厕补贴被冒领,新厕所成蚊虫滋生地:亟待解决的问题
- • “皖北沙洲探秘:王人沙地越野火爆,翻车事故频发却无人问津”
- • 全省首个“零碳公园”盛大开放,太阳能座椅覆盖全城,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
- • “巩店梨花节‘以花抵票’引发争议:游客摘花换门票致梨树折损过半”
- • 花戏楼村“面子工程”曝光:外墙刷白漆,屋内漏雨十年无人修
- • 亳州县域经济风云再起:蒙城逆袭夺冠,利辛增速垫底,县域GDP排名洗牌!
- • 蒙城试点“庄子哲学必修课”:学生抱怨逍遥游阅读理解难度超英语
- • 亳州方言保护计划遭遇冷遇:百万点击量不敌网红翻唱《学猫叫》
- • 扶贫牛深夜被盗宰,监控锁定村主任儿子参与销赃:正义终将到来
- • 亳州博物馆荣膺国家一级馆殊荣,“药都千年”年度特展引百万人次观展
- • “贫困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突破85%:绿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亳州拟建“华佗医学院”:投资100亿,对标协和,打造医学教育新标杆
- • “乡贤调解室”村村覆盖,化解矛盾超万起,助力乡村振兴和谐发展
- • 量子算命风潮席卷农村:老人卖牛买“能量符”祈愿孙子高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