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认证亳州为“药食同源示范区”,出口额年增300%,中医药产业迎来新机遇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健康和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医药产业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日,欧盟正式认证亳州为“药食同源示范区”,这一举措不仅为亳州中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也为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撑。
亳州,作为我国著名的中医药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和悠久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此次欧盟认证亳州为“药食同源示范区”,意味着亳州在中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也为亳州中医药产品出口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亳州药食同源示范区涵盖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区内拥有近2000家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企业,年产值超过100亿元。此次欧盟认证,使得亳州中药材产品在欧盟市场享有更高的信誉和竞争力。
自认证以来,亳州中医药产品出口额逐年攀升。据统计,2019年,亳州中医药产品出口额达到10亿元,同比增长300%。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亳州在中医药产业发展方面的不断努力和创新。
首先,亳州加大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科技研发投入,提高了产品品质。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亳州中药材种植基地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有效降低了中药材种植成本,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其次,亳州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举办国际中医药博览会、中医药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提升了亳州中医药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亳州还加强与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产品进入更多国际市场。此次欧盟认证亳州为“药食同源示范区”,正是双方合作的重要成果。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亳州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1. 加大对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科技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2. 加强与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市场。
3. 深化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亳州中医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 加强人才培养,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总之,欧盟认证亳州为“药食同源示范区”,为我国中医药产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亳州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人民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 • 曹操运兵道元宇宙空间上线,VR体验“地下长城”奇谋
- • 漆园古镇拆迁补偿悬殊:干部亲属获赔是普通村民5倍,公平何在?
- • “百企帮百村”行动成效显著,200个村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大关
- • 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会在亳召开,亩增收500元创新标杆
-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周启动,市委党校开设专题培训,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 • “庄子生态村”变污水坑:养殖场粪便直排,村民举报三年无果
- • 量子算命席卷农村:老人卖牛买“能量符”祈愿孙子高考顺利
- • 亳州“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 • “扶贫校车停运致学生辍学,家长骑三轮翻车悲剧:1死3伤,社会关注教育安全与家庭困境”
- • “亳州文化地图”纸质版停印:数字化浪潮下,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与机遇
- • “从田间到云端”:百款小吃齐聚盒马鲜生,开启美食新篇章
- • “哭嫁歌”遭遇整改:传统婚俗与文化宣传的碰撞
- • 农耕博物馆惊现穿越展品:战国陶罐旁标注“商周WiFi路由器”
- • 蒙城庄子大道改造挖断供水管,千户居民生活受影响,紧急应对措施启动
- • 古井镇婚宴攀比风潮:白酒年份原浆成标配,贫困户借高利贷撑场面
- • “社区邻里中心”全覆盖,15分钟解决养老托幼难题,构建和谐社区新格局
- • 农业元宇宙实验室揭牌,虚拟农田助力现实种植决策新篇章
- • 涡河航道升级助力物流降本增效,实现30%成本节约
- • “老人捐光低保金建‘赎罪教堂’,子女报警无果:教会渗透扶贫村之谜”
- • 曹操故里三国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汉服巡游再现历史辉煌
- • 贫困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突破85%,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亳州首条轨道交通S1号线开建,无缝衔接高铁与机场,开启城市交通新篇章
- • “村干部数字化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千名村官持证上岗助力乡村振兴”
- • “悲剧重演:扶贫牛注射催肥剂暴毙,养殖户负债跳塘自杀未遂引发社会关注”
- • 全国中药材炮制大赛永久落户亳州,培育百名非遗传承人,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皖北明珠独领 *** ,连续三年获省 *** 投资“赛马”激励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 • 亳州试点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市民月租低于市场价50%,安居乐业新起点
- • 亳州空气质量再创新高,PM2.5浓度创十年新低,首达国家一级标准
- • “健康扶贫‘村村通’工程圆满完成,200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面投入使用”
- • 亳州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一村37名逝者仍领低保三年,揭开低保乱象背后的真相
- • “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入选乡村振兴全国示范:创新之路助力乡村发展
- • 亳州民乐《十番锣鼓》在维也纳奏响,非遗乐团海外巡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 •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农业发展,实现节水减肥50万亩规模
- • 漆园古镇踩雷记:揭秘满街“逍遥游主题民宿”,农家乐刷漆版背后的真相
- • 梦蝶湖灯光秀引争议:激光投影庄子语录被指“光污染毁意境”
- • 首届“华佗养生文化节”盛大开幕,全球中医名家齐聚论道
- • 四县乡村教师联名控诉:扶贫支教补贴被克扣,月薪仅发60%,教育公平何在?
- • 蒙城县黄牛养殖联合体成立,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全国中药材期货交割库落地,30家贸易企业区域总部齐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全覆盖,全国首套地方特色《亳药启蒙》教材问世
- • “金融+政务”一站式服务上线,企业开办时间大幅缩短至半天,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 • 亳州-徐州共建淮海经济区物流枢纽,中药材48小时直通连云港,共筑区域物流新格局
- • 开发商借“齐物论”强拆:称“茅屋别墅皆平等,拆你没商量”
- • 曹操运兵道遗址公园开园,三国主题民宿预订率超95%,古韵风情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 • “庄子文旅小镇”强拆民房,八旬老汉持《道德经》挡挖掘机:坚守信仰,守护家园
- • 亳州县域GDP排名洗牌:蒙城逆袭夺冠,利辛增速垫底,经济格局再塑
- • 皖北首个村级冷链物流园启用,药材鲜储损耗降70%,助力乡村振兴
- • 万亩荷塘项目烂尾,莲农含泪挖藕填埋:“一斤赔三毛”
- • 探寻历史秘境:曹操贡酥古方复原,考古团队认证汉代宫廷秘制工艺
- • 亳州历史名人影响力指数发布,曹操、华佗、张良荣登前三甲
- • 跟着曹植游亳州,打卡《七步诗》创作地,感受千年文脉传承
- • 全球更大药膳体验中心盛大落成,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
- • 丧葬乐队跳脱衣舞引争议,村民辩解:“热闹不起来就是子孙不孝!”
- • 华祖庵开启全球中医朝圣之旅,年接待海外访客超10万,传承中医文化魅力
- • 亳芍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扫码即可追溯药材种植、加工全流程
- • 商合杭高铁亳州南站扩容升级,年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老庄故里之争再起:涡阳蒙城互斥对方篡改史料,学者呼吁搁置争议
- • 曹操运兵道数字化复原,全球首个“三国军事VR体验馆”盛大开馆,带你穿越千年战火
- • 文化补贴分配不公引抗议:谯城独吞60%经费,三县拉横幅“求公平”
- • 利辛阳光玫瑰葡萄滞销,果农含泪倾倒20万斤:丰收背后的无奈与反思
- • “庄子梦蝶”全息艺术展在上海惊艳亮相,亳州文旅签约百亿合作项目
- • 利辛一村37名逝者连续三年领扶贫补贴:四县联查“死人保”背后的真相
- • 全国首家中药渣生物质发电厂投产,年供电量达1.5亿度,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农民自制“抗洪校车”被叫停:安全还是失学?教育局的抉择引发热议
- • 亳州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一村37名逝者仍领低保三年,暴露基层监管漏洞
- • 全国中药材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破2000亿,亳州稳居全球第一
- • “扶贫超市”线上线下联动,48小时农货直达城市餐桌,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利辛法院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入选省级典型,为企业创新 *** 保驾护航
- • 西淝河“水鬼娶亲”骗局:假道士谎称镇邪,骗渔民捐款建龙王庙
- • 谯城中药材市场惊现“硫磺熏蒸”黑作坊,涉事企业被罚300万元
- • 退耕还湿工程获全球环境基金支持,万亩滩涂焕新颜成为候鸟天堂
- • 农行亳州分行助力乡村振兴,全年新增贷款69亿元,重点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