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四县同步暴雨致涝,村民划自制救生艇转移物资,共渡难关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暴雨,四县同步发生严重涝情,给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村民们团结一心,共同应对,用自制的救生艇转移物资,展现了顽强的生活意志和互助精神。
据了解,此次暴雨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巨大,导致亳州市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等地出现严重内涝。水位迅速上涨,农田、道路、房屋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灾情,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投入抗洪抢险工作。
在这场抗洪抢险过程中,村民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确保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自发组成救援队伍,划着自制的救生艇,在洪水肆虐的河面上穿梭,转移被困村民和物资。
“当时水已经涨到了家门口,我们全家都急得团团转。幸亏村里的救援队伍及时赶到,用救生艇把我们一家老小都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谯城区某村庄的村民张先生激动地说。
在转移物资方面,村民们同样展现出了极高的组织能力和团结精神。他们将家中可以转移的物资集中起来,用救生艇运送到安全地带,确保了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我们这里大部分村民都是种田的,这场暴雨导致农田里的庄稼全部被淹,损失惨重。但是,大家没有放弃,一起想办法转移物资,希望能减少一些损失。”涡阳县某村庄的村民李女士表示。
在抗洪抢险过程中,村民们还自发组织起来,清理河道、加固堤坝,为抗洪抢险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亳州市四县人民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站了出来,共同抗击洪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他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重建家园。
目前,当地政府已经组织力量对受灾地区进行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投入,减轻农民因灾受损的经济负担。
这场暴雨虽然给亳州市四县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携手共进,共渡难关,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而努力。
- • 亳州首条云轨试运行首日故障,数百乘客高温下滞留2小时
- • “量子扶贫科技”骗局曝光:村民抵押土地证购“空气增产仪”血本无归
- • “苔干之乡”劳动课引争议:学生周末下田收割,变相压榨还是教育实践?
- • “网红葡萄”滞销烂地,农民借网贷投资反欠债百万:揭秘农村电商困境
- • 老子文化学院招生遇冷,国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不足20%:传统教育面临挑战
- • 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进出口通关实现“零等待”——创新服务助力企业高效发展
- • 民办学校高价挖角公立教师,乡镇中学月流失骨干教师8人:教育资源的失衡引发关注
- • 亳州锅盔夹卤肉荣膺“安徽老字号”,日销量3000个供不应求,传承美味引发全民热议
- • 谯城区辣椒产业升级,助力全国辣椒市场“亳州产”独占鳌头
- • “快递进村”工程圆满收官,354个行政村实现当日达,助力乡村振兴
- • 华佗诞辰祭典变味?游客吐槽:“上香比挂号费还贵!”
- • “绿色厨房”计划正式启动,100家餐厅承诺零添加药膳,守护食安新篇章
- • 涡阳干扣面工业化生产线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万包,引领传统美食迈向新高峰
- • AI助力非遗传承:失传蓝印花布配方重现,草木染工坊订单爆满至明年
- • 村民抢种“网红阳光玫瑰”,滞销后葡萄烂地臭飘三里:一场农业市场的警示
- • 亳州首推“神医华佗”数字IP,AI中医问诊系统接入全球200家医院
- • 亳州氢能产业园签约仪式盛大举行,打造皖北绿色能源枢纽
- • “曹操墓VR密室逃脱”项目被批恶搞历史,文旅局紧急下架引发热议
- • 光伏+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年收益破百万,绿色农业新篇章
- • 谯城公租房分配名单现豪车车主,住建局回应:审核系统故障导致
- • 国际中医药大学联盟落户亳州,20国共建华佗学术研究中心,共筑中医药国际交流新平台
- • 亳州招商引资再创辉煌,年度总额突破4000亿,连续五年领跑安徽增速
- • 区块链技术助力中药材溯源,扫码即可了解种植全过程
- • 涡阳大豆荣登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名录,豆腐宴预订火爆,一席难求!
- • 全球曹氏宗亲大会落户亳州,30国后裔共修《谯郡曹氏总谱》传承中华文化
- • 亳州美食惊艳迪拜世博会,黄牛汤试饮排队长达3小时引关注
- • 全国首个“建安文学数字馆”上线,AI技术再现曹丕、曹植兄弟诗酒唱和盛景
- • 涡阳干扣面申遗成功,古法手擀面配蒜泥卤汁荣膺皖北早餐之王
- • 石弓镇扶贫车间机器生锈,留守妇女跪求复工:“宁要工资不要低保”
- • “网红葡萄”滞销变“猪食”,果农借高利贷投资反欠百万,农业转型路在何方?
- • 亳州下周天气趋势:气温“过山车”,风力波动大,无强降雨
- • 留守老人沉迷“数字算命”,养老金全充“网络卦金”致饿晕家中
- • 老子学院开讲“躺平哲学”:青年挤爆礼堂,学者批曲解无为思想
- • 亳州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三年增长,农村考生占比突破65%: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显著
- • 宁德时代投资50亿建中药材废弃物循环利用基地,引领绿色环保新潮流
- • “亳麦香”区域品牌价值突破百亿,强筋小麦直供五得利、中粮,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 • 亳州农高区荣获国家级园区称号,聚焦生物育种与数字农业发展新篇章
- • 亳州牛肉馍速冻生产线投产,微波3分钟还原现烤口感,引领速冻食品新潮流
- • 留守老人捐光棺材本建“忏悔教堂”:空心村中的信仰之光
- • 亳州老街“二月二龙抬头”庙会盛况:百名孩童剃“龙头”祈好运
- • 全球汉服文化节永久落户花戏楼,年吸引游客超百万,传统文化盛宴再掀热潮
- • “防返贫保险”全面覆盖脱贫户,年度赔付金突破5000万元,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 伪造保险单致暴雨冲毁扶贫大棚,20户农民返贫绝食 ***
- • 尉迟寺遗址重大发现:神秘玉琮出土,或揭示上古中原文化圈奥秘
- • 涡阳童谣数字化存档:AI语音合成引争议,“机器没那苦味儿”
- • 网红自驾路线翻车:皖北66号公路成“坑洼乡道”引关注
- • 谯城名师拒绝下乡支教:补贴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 • 全国首例“无人农场”遭遇村民破坏,机器人夜间被砸成废铁引发社会关注
- • 谯城区试点“中医药文化进课堂”:小学生学认百种草药引争议
- • 春蕾计划十年辉煌:资助3万女童,发放助学金超1.5亿元
- • 村村通扶贫公路塌陷变波浪,施工方承认“秸秆掺水泥省成本”
- • 亳州“百企帮百村”行动圆满收官,200个贫困村集体年收入突破20万元
- • 四县经济总量首破3000亿:GDP统一核算改革成效显著,挤水分、强协同助力区域发展
- • 庄子中学教师改编《逍遥游》成rap,教育局批“亵渎经典”: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与思考
- • 全省首推教师弹性工作制,课后服务纳入绩效考核,教育改革再迈新步伐
- • 亳州小麦单产再创新高,万亩示范田亩均突破1600斤
- • 道家养生宴变“腹泻宴”:市监局检测发现野菜含超标生物碱
- • 涡阳、利辛联合整治“药都水脉”,关停跨界排污企业23家,共筑生态安全防线
- • 亳州数字药都平台上线,区块链技术助力药材“全链溯源”提升行业透明度
- • 亳州2024年GDP突破2500亿元,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彰显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 • 华祖庵创新推出“五禽戏食疗套餐”,中医专家现场定制体质菜单,养生新风尚来袭!
- • 探寻历史秘境:曹操贡酥古方复原,考古团队认证汉代宫廷秘制工艺
- • “扶贫擂台赛”:点燃基层干部干事热情,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乡村春晚植入广告引众怒:小品演到一半突然推销化肥,观众质疑商业利益侵蚀文化传承
- • 蒙城牛肉产业集群产值破百亿,全链升级引领产业新篇章
- • “亳州文化一卡通”上线即瘫痪,四县争夺首页推荐位互不相让引争议
- • “湿地星空音乐会”因光污染遭投诉,环保组织呼吁“还候鸟黑夜”
- • 万佛塔登顶攻略:挑战旋转石阶,领略绝美风光
- • 西淝河湿地生态补偿项目助力沿岸村民增收致富
- • 亳州开发区“标准地”改革扩面,企业购地成本直降30%,助力产业升级
- • 亳州古城墙保护条例实施,明代砖铭文数字化建档,传承历史文脉
- • “东方马基雅维利”之称再引热议:曹操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亳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