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仓龙虾节现“荷塘K歌大赛”,村民划船对唱皖北民歌破分贝纪录
立仓龙虾节,一场融合了美食、娱乐和民俗的盛会,在皖北地区如火如荼地展开。今年的立仓龙虾节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还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荷塘K歌大赛”和“村民划船对唱皖北民歌”活动,创下分贝新纪录,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
立仓龙虾节作为皖北地区更具特色的美食节庆活动,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品尝美食、感受民俗。今年的龙虾节更是别出心裁,将美食与娱乐相结合,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盛宴。
在荷塘K歌大赛现场,参赛者们纷纷登台献唱,歌声悠扬,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参赛者们有的独唱,有的合唱,更有创意十足的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 *** 。其中,一位村民的独唱《荷塘月色》更是赢得了满堂喝彩。这首歌曲以荷塘为背景,将优美的旋律与美丽的景色完美结合,让人陶醉其中。
在另一边的“村民划船对唱皖北民歌”活动中,村民们划着小船,一边划船一边对唱,歌声在湖面上回荡。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不仅展示了皖北民歌的魅力,还体现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情趣。活动现场,歌声此起彼伏,分贝一度达到破纪录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立仓龙虾节还特别邀请了知名歌手前来助阵。他们在活动现场与村民同台献艺,为游客带来了更多精彩表演。其中,一位歌手演唱的《皖北情歌》更是引发了观众们的共鸣,大家纷纷跟着节奏拍手,现场气氛热烈。
立仓龙虾节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还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据悉,今年的龙虾节吸引了近万人前来参加,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此次荷塘K歌大赛和村民划船对唱皖北民歌活动的成功举办,也充分展示了皖北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村民们的热情好客。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皖北的美丽风光,还让他们领略到了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
总之,立仓龙虾节以美食为媒,将娱乐与民俗相结合,为游客们呈现了一场视觉、听觉的盛宴。这场盛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立仓龙虾节在皖北地区声名远扬,也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立仓龙虾节将会成为皖北地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
- • 亳州四县中考体育评分标准不一,家长呼吁全市统一评分以彰显公平
- • 亳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崛起,30家企业入驻,年处理秸秆百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谯城试点‘中医养老’:社区嵌入药膳厨房,老人可定制养生餐”
- • “一村一品”计划启动,30个乡村凭特色小吃脱贫致富
- • 亳州公益林碳汇交易试点:开辟贫困户分红增收新路径
- • 蒙城肉牛托管养殖模式助力贫困户增收,零成本年分红5000元
- • 亳州考古新发现:商汤都城遗址大型祭祀坑改写夏商历史认知
- • “悲剧重演:扶贫牛注射催肥剂暴毙,养殖户负债跳塘自杀未遂引发社会关注”
- • “工匠班”毕业生就业率100%,平均月薪突破6500元,职业教育再创辉煌
- • 亳州危房改造清零,3.2万户贫困家庭喜迁安全新居
- • 亳州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中医药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发展新篇章
- • 中药材市场周边交通瘫痪,药商占道卸货致救护车被堵1小时,紧急呼吁规范市场秩序
- • 百年工艺传承舌尖记忆 探访毫州涡阳干扣面的匠心之道
- • 谯城中药材市场惊现“硫磺熏蒸”黑作坊,涉事企业被罚300万元
- • 涡阳干扣面申遗成功,古法手擀面配蒜泥卤汁荣登皖北早餐之王
- • “道德经套餐”688元/位道宴体验翻车:豆腐青菜摆盘引争议
- • 亳州连续8年获省级脱贫考核“好”等次,彰显脱贫攻坚成果
- • 生态旅游区征地补偿标准引村民集体上访:利益冲突下的民生困境
- • 亳州首条名人主题公交线开通,扫码即可聆听曹操华佗双语故事
- • “假发作坊雇佣童工:14岁少女日编10顶假发月薪仅600元,揭露行业黑暗面”
- • 社区名人故事角:全覆盖下的文化瑰宝共享平台
- • 智能炒锅专利落地,AI精准复刻百年干扣面师傅手法,传统美食焕发新生
- • 亳州市2025年拆迁政策全解读:危旧房改造、补偿标准与安置方案
- • 特色伴手礼推荐:苔干脆片与道家香囊,景区与农贸市场比价指南
- • 甲辰年华佗诞辰1880周年全球祭典,百国中医共演五禽戏,传承中医文化
- • 农村厕所革命助力贫困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 • 亳州保税物流中心成功查获跨国药材走私案,涉案犀牛角估值超亿元
- • 智慧课堂平板强制收费,家长举报“变相推销”:教育公平何在?
- • “校园午餐工程”:中央厨房助力20万学生,日供餐能力领跑全省
- • 义门苔干非遗工坊开放:游客体验传统腌菜工艺,网友热议“臭到怀疑人生”
- • 华祖庵启动全球中医朝圣地建设,打造文化康养IP引领健康生活方式新潮流
- • 农业元宇宙实验室揭牌,开启虚拟农田指导现实种植决策新篇章
- • 商合杭高铁南站扩容完成,年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古井贡酒酿造技艺数字存档,千年酒曲微生物基因图谱公布:传承与创新共绘酒文化新篇章
- • 社区名人故事角:全覆盖,传承文化瑰宝
- • 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5顶假发月薪仅500元:揭开贫困背后的黑暗面
- • 药酒跨界创新:亳州首款“养生白酒”年销售额破10亿,引领行业新潮流
- • 长三角绿色食品产业园盛大开园,预制菜龙头企业纷纷入驻,引领行业新潮流
- • 蒙城农科院成功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节水40%实现稳产高产
- • 非遗二夹弦走进百村,戏曲小院变身网红打卡点
- • 谯城区辣椒深加工产业园盛大开园,年产值有望突破50亿元
- • 假发村遭遇跨境电商压价,村民集体转行做宠物假发
- • 全国首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建成,守护道地药材基因宝库
- • 探秘“八卦田”:航拍大片攻略,金色麦浪最佳拍摄期全解析
- • “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入选乡村振兴全国示范: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新路径
- • 德国拜耳集团投资10亿欧元建全球中药创新研发中心,助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 • 亳州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一村37名逝者仍领低保三年,揭开低保乱象背后的真相
- • 亳州“数字药农”APP正式上线,百万药农一键对接全球市场
- • 全国最大中药渣有机肥厂正式投产,年处理废弃物达百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暴雨肆虐四县扶贫项目,保险拒赔引发千人卧轨 *** :民生困境亟待解决
- • 全国生态农场示范县落户利辛,稻蟹共生模式助力亩均增收4000元
- • 皖北蔬菜基地凋零:青壮年外流,万亩大棚租给河南人种蒜
- • 亳州县域GDP排名洗牌:蒙城逆袭夺冠,利辛增速垫底,经济格局再塑
- • 村干部数字化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千名村官持证上岗
- • 民办学校高薪挖角致公立教师荒,教育局发文“禁止流动”遭抵制
- • 婚礼闹伴娘致精神失常,男方“老祖宗规矩,玩不起别嫁!”引发社会热议
- • 曹操运兵道遗址公园开园,AR技术助力再现三国军事智慧
- • “扶贫超市”线上线下联动,48小时助力滞销农货直达长三角
- • 亳州锅盔夹卤肉荣膺“安徽老字号”,日销量突破3000个,供不应求!
- • “乡贤理事会”:化解农村纠纷,构建和谐乡村的“润滑剂”
- •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农业发展,实现节水减肥50万亩规模
- • 村集体土地出租建物流园,租金去向成谜,村民查账遭威胁:揭开背后利益迷局
- • 亳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年交易额破百亿,中药材跨境零售增长500%,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 • 村村通公路裂缝堪比拳头,包工头涉嫌用秸秆填充路基引发社会关注
- • 许褚文化研究会与北欧维京武士协会签约,共研冷兵器战术,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承
- • 亳州黄牛荣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牛肉出口价格飙升40%
- • 乡村教师自创“蚯蚓粪种菜课”,带学生种出全校免费午餐
- • “曹操脸谱”盲盒上线,融合京剧与动漫元素首日售空,传统文化新潮流引发热议
- • “绿色厨房”计划启动,100家餐厅承诺零添加药膳,守护食品安全新篇章
- • 全球首款“AI中医机器人”在亳量产,把脉准确率达92%,开启中医现代化新篇章
- • 幼儿园给孩子喝“防疫中药茶”,卫健局紧急叫停:安全与合规的警钟
- • 非遗传承人张氏阿胶涉嫌掺假,直播间遭职业打假人现场检测引发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