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宴”天价宰客:一盘野菜688元,游客吐槽“吃的是空气”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种养生美食应运而生。然而,在追求健康的同时,一些商家却借养生之名,大肆宰客,让消费者叫苦不迭。近日,某地一家名为“道家养生宴”的餐厅因天价宰客事件引发热议,其中一盘野菜售价高达688元,让游客不禁吐槽:“吃的是空气”。
这家餐厅打着“道家养生”的旗号,声称其菜品均采用天然、有机食材,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一场独特的养生盛宴。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这家餐厅的菜品价格却让人瞠目结舌。据了解,该餐厅的招牌菜品——野菜,竟然售价高达688元。
野菜,顾名思义,就是指野外生长的蔬菜。在我国,野菜因其营养价值高、口感独特而备受喜爱。然而,在“道家养生宴”餐厅,野菜却成了天价菜品。对此,不少消费者表示难以接受,认为这是商家借养生之名,进行价格欺诈。
一位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我去这家餐厅吃饭,点了一盘野菜,竟然要价688元!这野菜看起来也就几根,怎么就值这么多钱呢?真是吃的是空气!”这位游客的话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纷纷指责这家餐厅的宰客行为。
事实上,这并非“道家养生宴”餐厅首次因价格问题引发争议。此前,该餐厅还因菜品质量、服务态度等问题被消费者投诉。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养生餐厅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注重菜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诚信经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养生餐厅天价宰客现象的出现,暴露出我国养生行业的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不惜以养生之名,进行价格欺诈;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养生知识的了解不足,容易被商家误导。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养生行业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同时,消费者在追求养生美食时,也要提高警惕,理性消费。在点餐时,要关注菜品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避免上当受骗。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学习养生知识,提高自身辨别能力,避免被商家误导。
总之,“道家养生宴”天价宰客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养生行业还需加强自律,诚信经营。同时,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理性消费,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养生市场环境。只有这样,养生行业才能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 • 合办“老庄文化节”亏本500万,县长吐槽“专家论坛矿泉水就花了10万”:一场文化盛宴背后的经济账
- • 主城区暴雨内涝,地下车库50辆泡水车车主集体索赔市政
- • 农民自制“抗洪校车”获点赞,教育局却以“安全隐患”叫停:爱心与安全的冲突
- • 涡河航道升级:千吨货轮直通长三角,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涡河沿岸留守儿童溺亡事故频发,防溺水课竟被挪用补数学——教育资源的错位与反思
- • 亳州二夹弦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百年戏班下乡演出超百场,传承民间艺术瑰宝
- • 乡村小学撤并,校舍变养鸡场,村民怒斥“教育不如禽畜”
- • 暴雨侵袭亳州四县农田,保险理赔拖延引发千人堵路抗议
- • 利辛夜市必吃榜:地锅鸡配烙馍卷馓子,肠胃脆弱者慎试!
- • 亳州首条半导体封装生产线投产,助力安徽产业链升级
- • “打工大县”返乡潮涌动, *** 牵线助力2000人本地就业服装厂
- • 曹操讲坛登陆学习强国,百万网友研习《孟德新书》管理智慧
- • 程家集非遗美食“贡品”利辛烧牛肉真空包装被曝含防腐剂超标,引发消费者担忧
- • 谯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烂尾,七旬老人爬楼突发心脏病送医引关注
- • 全球首条中药材区块链溯源链启用,扫码即可了解药材“前世今生”
- • 药企排污致万亩芍药枯死,农民拉横幅堵厂门 *** :环保与生计的冲突
- • 道家菜认证标准发布引发热议:清修派质疑“红烧肉加枸杞也算道膳?”
- • 谯城区盛大举办“中国华服日”:传统服饰与现代时尚的完美邂逅
- • 四县联查“邪教民俗”:警惕假借华佗炼丹、老子养生、庄子悟道洗脑
- • 秸秆综合利用扶贫产业园投产,年消化秸秆20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扶贫羊被高价转卖,村民发现每只羊耳标重复使用三次,揭开贫困背后的黑幕
- • 跨县虚拟扶贫项目背后的产业链:蒙城编造、涡阳招标、利辛洗钱
- • 亳州小麦再创佳绩,单产刷新纪录,万亩示范田亩均突破1600斤
- • 蒙城农民画惊艳巴黎双年展:乡土色彩震撼欧洲,国内却鲜有人知
- • 尉迟寺史前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揭秘五千年前“中国原始第一村”
- • “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41.1万个项目打造特色样板
- • 亳州芍药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花农人均增收2万元
- • 首届“华佗养生文化节”盛大开幕,全球中医名家齐聚论道
- • 亳州首座万象城开工,皖北商业能级再升级,城市繁华新篇章即将开启
- • “零碳农场”认证体系正式发布,30家农企首批达标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道家养生宴变“腹泻宴”:市监局检测发现野菜含超标生物碱
- • 华祖庵千年银杏树遭游客刻字,文物保护部门紧急加装AI监控守护历史遗产
- • 村村通公路裂缝堪比拳头大,包工头涉嫌用秸秆填充路基引发争议
- • 高新区构建智慧警务体系,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7%,安全防线再升级
- • 乡村教师发明“蚯蚓粪种植箱”,带学生种菜养活全校食堂
- • “共享养殖”骗局揭秘:扶贫羊消失之谜,GPS定位指向副县长别墅
- • 光伏板下种芍药,“农光互补”模式亩均收益破万元,农业发展新路径
- • 亳州古城墙保护条例实施,明代砖铭文数字化建档助力文化遗产传承
- • 巩店镇“棺材小镇”出口订单腰斩,村民转行直播卖殡葬用品,逆境中探寻新出路
- • 乡贤理事会助力乡村治理,化解纠纷成效显著
- • 亳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崛起,30家企业入驻,年处理秸秆百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谯城秸秆变废为宝,环保建材年产值突破10亿,东南亚市场前景广阔
- • “五抓五促”模式:驻村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的全国典型案例
- • 尉迟寺遗址研学乱象:考古变挖沙,小学生挖仿制陶片引家长投诉
- • 西淝河生态补偿机制显成效,渔民年增收2万元转产护水员
- • 涡河湿地观鸟胜地:白鹭青头潜鸭栖息地,摄影师私藏机位曝光
- • “庄子大道”更名引万人签名反对:捍卫文化自信,拒绝商业低头
- • 韩国LG化学投资15亿美元,打造全球更大中药化妆品原料基地
- • 民俗学者联名 *** : *** 将华佗诞辰改为白酒促销节引发社会热议
- • 谯城-蒙城快速路塌方事故引发追责风暴,四县交通局长集体停职检查
- • 亳州牛肉馍速冻生产线投产,微波3分钟还原现烤口感,开启速食新篇章
- • 五禽戏传人敛财真相:老人倾尽养老金购买盗版“祖传秘笈”
- • 光伏扶贫电站变“负资产”:村民倒贴贷款维修,发电收益仅够缴电费
- • 谯城区十所“智慧校园”示范校启用,AI课堂助力5万名学生开启智能学习新时代
- • 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亳州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之道
- • 亳州退耕还林扶贫工程助力绿色发展,5万亩林地惠及2万农户
- • 古井贡酒酿造技艺数字存档,千年酒曲微生物基因图谱公布:传承与创新共绘白酒发展新篇章
- • 亳州冬至药膳宴华佗养生锅开席,百桌盛宴引食客争相打卡
- • 亳州黄牛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牛肉出口价格飙升40%
- • 亳州暴雨肆虐,中药材市场遭遇重创,商户痛失千吨药材
- • 亳菊提取物获欧盟认证,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年增200%,中医药国际化再迈新台阶
- • 城郊村彩礼新规引发热议:男方县城购房须加女方名,否则婚礼当天罢亲
- • 亳州农业发展再创新高:总产值突破1500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领跑全省
- • 中药产业联盟成立:四县携手共进,统一标准,共推“亳字号”品牌走向世界舞台
- • 亳州非遗传承的多维探索:从活态保护到创新突围
- • “曹操后裔”身份鉴定服务火爆,DNA检测套餐售价8888元,揭秘历史名人的血脉传承
- • “扶贫日”系列活动助力脱贫攻坚,社会力量参与率达95%
- • 涡阳庄子文化村开村,国学体验助力村民就业增收
- • 北关老街焕新篇章:30家百年药铺携手区块链技术,共筑老字号复兴梦
- • 亳州大学成立建安文学研究中心,曹植七步诗创作场景数字复原展现文学魅力
- • 亳州玉米“芯粒分离”技术全国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西淝河教学点:唯一教师退休,最后3名学生坐拖拉机转学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