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推行“庄子哲学课”,学生吐槽“逍遥游作业比数学难”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地纷纷推出各种特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近日,蒙城县一所中学推行了一门名为“庄子哲学课”的特色课程,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这堂课的作业却让不少学生叫苦不迭,纷纷表示“逍遥游作业比数学难”。
庄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其著作《庄子》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蒙城县这所中学开设“庄子哲学课”,旨在让学生在领略庄子哲学魅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这门课程以《庄子》中的经典篇章为主要教学内容,如《逍遥游》、《齐物论》等。教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领悟庄子哲学的精髓。然而,在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却发现,作业难度远超预期。
“逍遥游作业比数学难”成为学生们热议的话题。原来,这堂课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对《逍遥游》中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并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论文。这对于平时习惯了数学、语文等传统学科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一位学生表示:“平时我们做的数学题,只要按照公式、定理去计算,就能得出答案。但庄子哲学课的作业,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去感悟,这个过程真的很艰难。”另一位学生也表示:“我之前觉得数学很难,但现在发现,逍遥游作业比数学题还难。”
面对学生的吐槽,该校教师表示,开设庄子哲学课的目的并非为了让学生掌握一门新的学科,而是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对于作业难度的问题,教师表示:“我们理解学生们的困扰,但希望他们能够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努力去克服困难。”
事实上,庄子哲学课的作业难度确实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无法完成。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们逐渐掌握了学习 *** ,作业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一位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感慨道:“虽然作业很难,但通过这个过程,我学会了如何去思考、去感悟,这对我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蒙城县这所中学推行“庄子哲学课”,虽然引发了学生们的吐槽,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的成果。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各地学校应继续探索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而对于学生而言,面对挑战,勇敢地去尝试、去克服,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 亳州四县同步暴雨致涝,村民划自制救生艇转移物资,共渡难关
- • 蒙城低碳牧场认证通过,每头牛减碳1.2吨获国际认可,引领绿色养殖新潮流
- • 亳州携手拼多多打造战略新篇章,百村直播基地助力万名村播崛起
- • “深夜冷链物流园噪音扰民,居民戴耳塞仍被卸货声惊醒:寻求宁静生活的困境”
- • 曹操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魏武挥鞭”实景剧震撼首演
- • 公益诉讼助力生态安全,蒙城林场法治教育长廊助力绿色发展
- • 民办幼儿园学费暴涨40%,家长联名要求政府限价:教育公平何去何从?
- • 涡河放生乱象:外来物种鳄龟挤占河道,渔民捕捞反遭信徒殴打
- • “土壤医院”革新农业科技,治愈10万亩盐碱地,亩产翻倍奇迹再现
- • 博士工作站助力乡村振兴,百名高校人才下沉助力农业发展
- • 引江济淮工程亳州段通水,皖北千万人告别缺水历史
- • 老子文化学院招生遇冷,国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不足20%:传统教育面临挑战
- • 光伏大棚助力亳州芍药种植,新能源农业每亩增收3万元
- • 庄子祠堂抽签连环骗:游客必遇“血光之灾”,解厄费更低2888元,揭秘迷信背后的利益链
- • 警方跨县打击“神医诈骗”,捣毁假借华佗卖药团伙,守护百姓健康防线
- • 乡村墙绘大赛盛大启幕,百名艺术家共绘“药都本草长卷”
- • 谯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烂尾,七旬老人爬楼突发心脏病送医引关注
- • 老子学院招生遇冷,高价国学班被指“割韭菜”:国学教育市场乱象初探
- • 亳州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年创收达20亿元
- • 区域协同发展遭遇瓶颈:谯城拒向三县开放中药材检测中心
- • 茅台镇假酒“丧宴”强制消费,一桌8888元,不摆被骂“不孝”:传统习俗还是变相敛财?
- • 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成效显著:中药学徒制毕业生年薪突破20万
- • 蒙城职教中心学生抗议:实习工资被扣30%“管理费”,权益维护引关注
- • 全国中药材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2000亿,亳州稳居全球之一
- • 皖北首座万象城盛大开业,亳州夜间经济贡献率突破40%再创新高
- • 蒙城港首航合肥,江淮运河支线激活水运经济新活力
- • 亳州首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正式启用,道地药材品种超2000个,守护中医药瑰宝
- • 古井集团携手茅台跨界联名,重磅推出首款“中药白酒”引爆市场
- • “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大数据系统助力48.95万脱贫人口稳定脱贫
- • 利辛阳光玫瑰葡萄滞销,果农含泪倾倒20万斤,农业市场困境亟待破解
- • AI智能炒菜机复刻亳州名厨手艺,20秒出餐引资本追捧
- • 亳州十景乡村版评选揭晓,全域旅游收入增长60%,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共享农机”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覆盖80%乡镇,亩均耕作成本降低30%
- • 皖北民歌大赛冠军涉嫌造假:方言歌词实为AI生成,评委听不懂引发争议
- • 利辛县“乡村CEO”计划启动,百名青年返乡助力电商经济腾飞
- • 亳州农村“三变”改革试点:闲置宅基地变身共享药园,助力乡村振兴
- • 老子文化学院招生遇冷,国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不足20%:国学教育面临挑战
- • “美食高铁专列”首发,亳州牛肉馍香飘车厢,开启高铁美食新体验
- • 冬至阿胶糕订单激增10倍,亳州古法熬胶技艺再现辉煌
- • 蒙城县马集镇大力推广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守护40万亩农田稳产丰收
- • “谯城试点‘中医养老’:社区嵌入药膳厨房,老人可定制养生餐”
- • 亳州学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共建硕士联合培养点,共育中医药人才新篇章
- • 亳州农药减量行动成效显著,生物防治覆盖率达60%,绿色农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药都硅谷”揭牌仪式圆满举行,AI制药与合成生物学赛道迎来新篇章
- • 我国PM2.5浓度创十年新低,空气质量首达国家一级标准,绿色生活迎来新篇章
- • “教育云平台”正式上线,5万农村学生共享名校名师直播课,开启教育公平新篇章
- • 古井贡酒百亿扩能项目签约,白酒产业链配套企业纷纷落户,产业升级再掀热潮
- •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 • 亳州方言保护计划遭遇冷遇:百万点击量不敌网红翻唱《学猫叫》
- • 涡阳“光伏+金银花”立体农业模式:亩均收益翻两番,绿色致富新路径
- • 亳州青铜器修复技艺荣获国家级认证,千年文物焕发新生
- • 教师改编《庄子》成说唱引发关注:学生力挺“这才是文化创新”
- • “六一战略”成效显著,皖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再创新高
- • 安徽这座千年古城,凭什么让全世界记住了它的味道?
- • 小麦赤霉病致绝收,种子公司拒赔:农民自留种遭遇“正规渠道”困境
- • 《英国BBC纪录片《亳州名人密码》开机:揭秘东方智慧之源的神秘面纱》
- • 《亳州名人年鉴》全球首部出版,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华佗五禽戏荣登联合国非遗预备名录,全球学员超百万,传承千年国粹走向世界
- • 文化补贴分配不公引抗议:谯城独吞60%经费,三县拉横幅“求公平”
- • 皖北民歌大赛冠军疑云:方言歌词涉嫌AI生成,评委直呼听不懂
- • 村庙“送子仪式”变猥亵案:假和尚借信仰之名性侵留守妇女
- • 教师改编《庄子》成说唱引发热议,学生力挺“这才是文化创新”
- • 亳州创新举措:药商信用码亮相,扫码即可查阅企业诚信档案
- • “共享墓地扶贫引宗族血战,兄弟持铁锹争穴葬父”:一场悲剧背后的社会思考
- • 光伏+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年收益破百万,创新农业发展新路径
- • “千村电商直播基地启用,农户自销亳菊茶日销破20万单,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亳州大学曹植研究中心成立,AI算法助力还原《洛神赋》创作历程
- • 光伏板下芍药盛开,“农光互补”模式助力亩均收益破万元
- • 涡阳与利辛彩礼价格战:18.8万彩礼VS“零彩礼”补贴,谁主沉浮?
- • 宗族争庙会头香械斗:两姓持械混战致6人重伤,传统冲突引发社会关注
- • 蒙城汽车工业学校与江淮汽车共建“厂中校”,订单培养全覆盖,共育汽车行业精英
- • 假发村童工现象回潮:14岁少女日编10顶假发,月薪仅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