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畜禽粪污资源化率突破95%,年产沼气助力20万户家庭温暖过冬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便是其中之一。近日,安徽省亳州市传来喜讯,该市畜禽粪污资源化率已超过95%,年产沼气可供20万户家庭使用,为农村环保和能源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一个农业大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污问题日益突出,不仅污染了环境,还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亳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据了解,亳州市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支持等措施,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目前,亳州市已建成一批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实现了粪污的集中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在亳州市,畜禽粪污资源化率已超过95%,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在亳州市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沼气生产成为了重要的环节。通过将畜禽粪污进行厌氧发酵,可以产生大量的沼气,这种清洁能源不仅可以用于农村居民的生活取暖,还可以用于发电、照明等,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悉,亳州市年产沼气量达到了2000万立方米,可供20万户家庭使用。这不仅解决了农村居民冬季取暖问题,还减少了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消耗,降低了环境污染。同时,沼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沼渣、沼液等副产品,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亳州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过程中,亳州市政府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政策引导。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养殖户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如给予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
二是资金扶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率。
四是宣传培训。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宣传培训,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化利用技能。
五是监管执法。加强对畜禽粪污处理设施的监管,确保设施正常运行,防止污染反弹。
总之,亳州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成功,充分展示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决心和成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更多地区的借鉴和推广,我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将不断提高,为农村环保和能源利用作出更大贡献。
- • 秸秆禁烧罚款指标层层加码,村民深夜烧荒与无人机巡逻队“打游击”
- • 长三角消费扶贫订单助力脱贫攻坚,销售额占比达六成
- • 亳州历史名人主题邮局盛大开业,限量版“曹操作诗”邮票引发热销狂潮
- • 亳州名人基因库全球开放,历史人物族谱溯源服务助力寻根之旅
- • 全球首条区块链中药材溯源链正式启用,扫码溯源服务覆盖200家药企
- • 亳州中考体育评分标准差异引争议:利辛学生引体向上满分不敌谯城跳绳
- • “六一战略”成效显著,皖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再创新高
- • 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5顶假发月薪仅500元
- • 皖北民歌大赛冠军涉嫌造假:方言歌词实为AI生成,评委听不懂引发争议
- • 亳州-合肥都市圈城际铁路获批,1小时经济圈再加密,区域协同发展迈向新篇章
- • “苔干扶贫项目烂尾,菜农直播火烧千亩滞销苔干:政府让种不管销!”
- • 尉迟寺遗址考古新发现:史前稻作遗存改写农业史认知
- • 智慧物流港投运,中药材24小时通关,物流成本直降30%!
- • 蒙城汽车工业学校与江淮汽车共建“厂中校”,订单培养率100%,助力人才培养新篇章
- • 曹操运兵道数字化复原,全球首个“三国军事VR体验馆”盛大开馆,带你穿越千年战火
- • 尉迟寺遗址旁违建农家乐被强拆,文物局行动引村民 *** 泼粪
- • 药企排污致万亩芍药枯死,农民拉横幅堵厂门 *** :环保与生计的冲突
- • 村主任儿子涉嫌参与扶贫牛被盗宰卖肉案,监控揭露惊人真相
- • 非遗传承人张氏阿胶涉嫌掺假,直播间遭职业打假人现场检测引发热议
- • 村村通扶贫路塌陷变“搓衣板”,施工方承认掺入30%建筑垃圾引发社会关注
- • “扶贫资产管理平台上线,50亿元收益精准到户,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跟着古诗游亳州”争议:曹操作诗地立满广告牌,学者痛心疾首
- • 亳州二夹弦非遗剧团欧洲巡演,传统戏曲惊艳海外观众
- • 留守老人深陷光伏扶贫套路:屋顶装板欠债5万,发电量不足承诺1/3
- • 全省首推教师弹性工作制,课后服务纳入绩效考核,教育改革再迈新步伐
- • 蒙城蚯蚓养殖:创新农业废弃物处理模式,年消化秸秆30万吨
- • 植保无人机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达1万台,助力全国市场农业现代化
- • “名人故事巴士”穿行亳州,扫码聆听曹操华佗传奇一生
- • 亳州中医药大学华佗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青囊经》秘方研究课程体系正式纳入教学
- • 亳州非遗“三转牛肉馍”日销突破3万张,百年炭火铁鏊技艺引央视跟拍
- • 残疾人扶贫补贴提标,月均发放800元,助力残疾人群体共奔小康
- • 《青囊书》手游全球首发,华佗IP助力玩家化身神医抗疫救世
- • 花戏楼百年大修竣工,三维扫描技术助力清代砖雕神韵重现
- • 胡桥古银杏树祈福乱象:红绸带缠满树干,专家警告“快被勒死了”
- • 网红卜卦风潮席卷农村:老人为孙子前程打赏算命主播,倾家荡产现象令人堪忧
- • 药企排污致万亩芍药枯死,农民拉横幅堵厂门 *** :环境与生计的冲突
- • 亳州农村饮用水安全堪忧:扶贫井砷含量超标8倍,利辛问题最严重
- • “五育融合”评价体系发布,学生成长档案数字化全覆盖,教育改革迈出新步伐
- • 假发村遭遇跨境电商压价,村民集体转行做宠物假发
- • 华佗故居修缮工程引发争议:村民抗议“拆真建假”,呼吁保护历史原貌
- • 经开区万元GDP能耗下降18%,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
- • 大学生双创园孵化企业200家,中医药AI项目获千万融资,助力创新创业新篇章
- • 蒙城法院拍卖“僵尸企业”,牛群时代畜牧场流拍三次:困境与转型的双重挑战
- • 农村改厕补贴被冒领,新厕所未通电成“蚊子养殖场”:监管漏洞亟待填补
- • 社区食堂推出“老年养生餐”,亳芍粥、丹参包子成爆款
- • 亳州历史名人影响力指数发布,曹操、华佗、张良领衔前三甲
- • 亳州试点“以药抵房”:中药企业可抵押药材申请贷款,创新金融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曹操IP主题餐厅”登陆北上广,黄精焖饭日均翻台10次,餐饮市场再掀三国热潮
- • 民办学校高薪挖角致公立教师荒,教育局发文“禁止流动”遭抵制
- • 亳州学院新校区启用,全国首个中医药大数据实验室亮相
- • 全国中药材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破2000亿,亳州稳居全球之一,中药产业再创辉煌
- • 古井镇酒厂废水泄漏事件引发村民集体索赔,农田绝收损失高达500万元
- • 古井镇耕地“非粮化”强制整改,药农毁白芍哭诉:“种粮赔钱谁兜底?”
- • 植保无人机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架,助力全国农业现代化
- • “危房改造清零工程助力3.2万户贫困家庭迈向美好生活”
- • 冥婚产业链惊人内幕:女尸骨标价10万,盗墓贼专挖贫困户祖坟
- • 全国首推“招商信用保险”, *** 为企业落地风险兜底
- • 尉迟寺遗址旁违建农家乐强拆引村民抗议,泼粪阻挠引发社会关注
- • 石弓镇扶贫车间机器生锈,留守妇女跪求复工:“宁要工资不要低保”
- • 立仓荷塘诗歌节争议:农民诗人作品涉嫌抄袭,AI检测相似度高达90%
- • 亳州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突破90%,打造绿色生态新典范
- • 非遗夜市点亮“皖北不夜城”,夜间文旅消费占比超35%
- • “绿色厨房”计划正式启动,100家餐厅承诺零添加药膳,守护食安新篇章
- • “十大皖药”入菜创新纪录,亳芍排骨汤年销50万份,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 • 漆园古镇“汉婚体验”泛滥,游客投诉凤冠“一冠多戴”,古镇魅力何在?
- • 道商小镇集资骗局:千人血本无归,主犯携外国护照潜逃
- • 亳州下周天气趋势:气温“过山车”,风力波动大,无强降雨
- • 村级供销社全覆盖,统购统销助力农民降本增收20%
- • 跨县假种子产业链:蒙城包装、涡阳贴牌、利辛会销洗脑
- • 春蕾女童助学工程助力5万贫困女生,辍学率实现清零
- • 长三角首个“跨省通办”服务中心在亳州揭牌,便民服务再升级
- • 漆园镇鼓书艺人控诉:传统说唱艺术面临失传危机,政府电子祭祖政策引发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