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深陷光伏扶贫套路:屋顶装板欠债5万,发电量不足承诺1/3
近年来,光伏扶贫作为一种新型的扶贫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光伏扶贫套路,让留守老人陷入了困境。近日,就有留守老人反映,他们在屋顶安装光伏板后,不仅没有享受到预期的收益,反而背负了5万元的债务,发电量也远低于承诺的1/3。
据了解,这位留守老人所在的村庄,为了响应国家光伏扶贫政策,鼓励村民在屋顶安装光伏板。在村委会的推荐下,老人与一家光伏公司签订了安装合同。合同约定,光伏板安装完成后,老人可以享受国家补贴和发电收益。然而,在安装过程中,老人却发现光伏板的质量存在问题,且安装费用远高于预期。
安装完成后,老人开始享受发电收益。然而,实际发电量却与承诺的发电量相差甚远。原本承诺的年发电量可达1.5万千瓦时,实际发电量却只有5000千瓦时,仅为承诺的1/3。这意味着,老人不仅无法享受到预期的收益,反而要承担高昂的电费。
更让老人无法接受的是,在安装光伏板的过程中,光伏公司以各种理由收取了5万元的费用。这笔费用包括光伏板安装费、设备费、维护费等。老人表示,在签订合同时,并未被告知这些费用,而是在安装过程中被强制收取。
面对这种情况,老人多次与光伏公司协商,但均未得到满意答复。无奈之下,老人向当地政府反映情况。然而,当地政府对此事也显得无能为力,表示光伏扶贫项目由上级部门负责,他们无法干涉。
留守老人深陷光伏扶贫套路,不仅损失了钱财,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一事件暴露出光伏扶贫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监管不力、合同不规范、利益输送等。
首先,光伏扶贫项目的监管不力是导致此类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光伏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光伏公司的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发电量和补贴发放等环节的合规性。
其次,合同不规范也是导致留守老人损失的重要原因。在签订合同时,光伏公司应明确告知老人各项费用,并确保合同内容真实、合法。同时,老人也应提高警惕,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避免上当受骗。
最后,利益输送也是导致此类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光伏公司在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时,与当地政府、村委会等存在利益输送,导致项目质量、发电量和补贴发放等方面出现问题。
总之,留守老人深陷光伏扶贫套路的事件,提醒我们在推广光伏扶贫政策时,要注重监管、规范合同、杜绝利益输送,确保政策真正惠及贫困群众。同时,留守老人也应提高自身维权意识,遇到问题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 中药饮片智能分拣中心启用:机器人替代千人岗位引发失业争议
- • 丹城古镇焕新之旅:徽派老宅变身民宿集群,首批试住体验报告
- • 亳州“数字药农”APP上线,百万药农一键对接全球市场,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
- • 酒企涉嫌虚假申报“非遗技艺”骗取补贴,千万资金流向私人账户,审计部门揭开黑幕
- • 亳州5万亩退耕还林扶贫工程助力2万农户脱贫致富
- • 警惕陷阱!揭秘“利辛棺材文化体验馆”实为寿材店推销,消费者需谨慎!
- • 亳州产业大脑上线,AI算法助力精准推送全球招商线索
- • 亳州全域旅游卡疑云重重:免费宣传背后藏猫腻,另购“服务包”成隐形陷阱
- • 药都四宝宴荣登中国地标宴席,高端食材诠释地域特色
- • “五育融合”评价体系发布,学生成长档案数字化全覆盖,教育改革迈出新步伐
- • 亳州美食产业年产值突破500亿,助力就业超30万人,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 • “美食外交”再出新招,亳州药膳宴荣登外宾访华指定菜单
- • 四县养老院虐待丑闻:失能老人身上现皮带抽打伤痕,社会关注养老机构监管问题
- • 谯郡张良智慧主题公园试运营,沉浸式体验《素书》治国韬略
- • 社区团购“鲜榨芝麻油”掺假风波:检测揭露70%为香精勾兑,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 • 华佗诞辰祭典变味?游客吐槽:“上香比挂号费还贵!”
- • 殡葬改革强推火化,贫困户借高利贷买墓地致全家返贫:改革之痛与民生之困
- • 扶贫牛深夜被盗宰,监控锁定村主任儿子参与销赃:正义终将到来
- • “扶贫助学贷款助力3万名贫困大学生圆梦大学”
- • 亳州机场经济区规划公示:四县共建临空产业园,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 • 亳州农业发展再创新高:总产值突破1500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领跑全省
- • 亳州中央厨房产业园盛大投产,日加工药膳预制菜200吨,助力健康饮食新潮流
- • 皖北民歌大赛黑哨风波:评委涉嫌收钱保送关系户,冠军方言观众听不懂引争议
- • 亳州黄牛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牛肉出口价格飙升40%
- • “共享电单车押金难退,千人联名投诉:小黄车变吞金兽”
- • 西淝河死鱼事件持续发酵:渔民百万损失索赔无门,悲剧背后引人深思
- • “电商直播村”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农民主播年销农货突破10亿元
- • 亳州马拉松现奇观:选手边跑边喝中药补给液引热议
- • 亳州试点“乡村振兴贷”:无抵押信用贷款助力千户农企发展
- • 亳州学院新校区盛大启用,聚焦中医药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发展
- • 共享墓地引伦理争议:家族墓穴分割出租引发的械斗事件
- • 万佛塔登顶攻略:72级旋转石阶挑战,塔顶俯瞰漆园古城全景
- • “湿地摄影大赛”曝丑闻:获奖者涉嫌PS合成濒危鸟类,荣誉被剥夺引发热议
- • 全市乡村少年宫建设成果显著,留守儿童幸福成长
- • 西淝河现万吨死鱼,警方锁定跨省化工废液倾倒团伙
- • 华佗故里惊现汉代医药典籍,全球最早外科手术图鉴亮相
- • 石弓镇扶贫车间闲置生锈,留守妇女重拾绣花针养家: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县医院现“走廊产妇”,家属自带折叠床排队待产,折射出哪些社会问题?
- • 亳州老街改造引争议:明清砖雕被替换成“赛博朋克”灯光墙
- • 改厕扶贫补贴被冒领,新厕所无水管成摆设:扶贫政策落实还需加强监管
- • 古井酿酒技术学院成立,校企共建国家级白酒实训基地,助力白酒产业人才培养
- • 城郊村彩礼新规引发热议:男方县城购房须加女方名,否则婚礼当天罢亲
- • 乡村春晚植入广告引众怒:小品演到一半突然推销化肥
- • “庄子文旅小镇”强拆民房,八旬老汉持《道德经》挡挖掘机:坚守信仰,守护家园
- • “县管校聘”改革全面实施,8000名教师跨校竞岗激活教育队伍新活力
- • 华佗中医药国际博览会签约47国,针灸铜人AI教学系统引全球关注
- • 蒙城职教中心学生抗议:实习工资被扣30%“管理费”,教育公平何在?
- • 蒙城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盛大启用,3000名儿童享受“ *** 家长”贴心服务
- • 亳州剪纸大师匠心独运,《千里药乡图》荣获全国非遗金奖
- • 殡葬改革遭遇村民抵制,无人机热成像技术助力执法部门抓拍夜间偷埋遗体事件
- • 胡桥古银杏树祈福乱象:红绸带缠满树干,专家警告“快被勒死了”
- • 农村教师待遇提升显著,偏远地区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 • 中药材跨境直播基地单日订单破千万,RCEP市场占有率提升30%,助力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
- • 西淝河生态补偿机制显成效,渔民年增收2万元转型护水员
- • 利辛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生物质发电助力乡村振兴
- • 跨县虚拟扶贫项目:蒙城编造、涡阳招标、利辛洗钱背后的产业链解析
- • 亳州酱菜古法工艺申遗成功,38道工序坚守百年匠心传承
- • 亳州民乐《十番锣鼓》在维也纳奏响,非遗乐团海外巡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 • 亳州锅盔夹腊肉荣登中华名小吃榜单,非遗工坊月销10吨创收新高,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亳州首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正式启用,道地药材品种超2000个,守护中医药瑰宝
- • 亳州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至30种,贫困患者费用全减免,健康扶贫再升级
- • 四县农村饮用水安全评测:蒙城达标,利辛砷含量超标5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 • 曹操故里三国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汉服巡游再现历史辉煌
- • 曹操中学创新教学,AI历史课与虚拟曹操共论三国谋略
- • 京东亚洲一号亳州智能物流园盛大投运,开启中原六省物流新纪元
- • 亳州打造全球最大中药主题机场,登机口命名别出心裁
- • 西淝河污染事件:扶贫鱼塘绝收,养殖户无奈喝农药逼环保局检测
- • 社区名人文化角全覆盖,居民可借阅珍贵家谱档案
- • 全球亳商大会签约重点项目89个,侨商投资占比超六成,共绘合作新篇章
- • 亳州首创“药材交易信用码”,假劣中药无所遁形,守护百姓用药安全
- • 亳州芍花海音乐节盛大启幕,吸客50万,助力农特产品销售破亿
- • 尉迟寺史前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揭秘五千年前“中国原始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