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成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守护5万份道地药材基因,传承中华医药瑰宝
近日,我国安徽省亳州市成功成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库,旨在保护和传承我国丰富的道地药材基因资源。该资源库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在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亳州市,素有“中华药都”之称,是我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自古以来,亳州就以其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独特的制药工艺闻名于世。此次成立的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占地约100亩,总投资约1亿元,是我国首个以道地药材基因保存为核心的中药材种质资源库。
资源库内保存了5万份道地药材基因,涵盖了人参、黄芪、当归、川芎、丹参等多种名贵中药材。这些道地药材基因的保存,对于研究中药材的遗传特性、品种改良、药用价值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亳州市中药材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具有以下几大亮点:
一、保护道地药材基因,传承中华医药瑰宝。道地药材是我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地理标志。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库,可以有效保护道地药材基因,防止其因生态环境变化、人为破坏等因素而灭绝。
二、促进中药材品种改良,提高中药材质量。种质资源库内的道地药材基因,为中药材品种改良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通过对这些基因的研究和利用,可以培育出更多优质、高产、抗病的中药材品种,提高中药材的整体质量。
三、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中药材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库,可以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四、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我国中医药国际影响力。中药材种质资源库的建立,有助于加强我国与全球中药材生产国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亳州市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种质资源库的合法合规。
2. 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种质资源保存技术,提高种质资源的保存质量。
3. 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开展道地药材基因研究与应用。
4. 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库管理制度,确保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亳州市中药材种质资源库的成立,为我国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资源库将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产业的繁荣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 • 四县村民联名呼吁:坚守传统,拒绝变味民俗,传承祖宗本意!
- • 古井镇酒文化小镇盛大开街,年酿酒体验游客突破50万!
- • 亳州方言语音库上线,AI技术助力百岁老人讲述古城往事
- • 药膳创意大赛黑马频出:95后用玛咖配臭豆腐打造“朋克养生”新潮流
- • 药都夜经济品牌出圈,夜间消费占比突破40%:夜间经济新格局下的璀璨明珠
- • 社区名人故事角:全覆盖文化传承,珍本影印件助力历史探索
- • 尉迟寺遗址保护区违建农家乐引发争议,文物局执法遭村民锄头阻拦
- • 亳州四县中考体育评分标准不一,家长呼吁全市统一标准
- • “零彩礼”现象背后:天价“改口费”成新难题,女方索要88万现金塞满行李箱引关注
- • 民俗学者联名 *** : *** 将华佗诞辰改为白酒促销节引发社会热议
- • 亳州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突破90%,打造绿色生态新典范
- • 花戏楼夜市摊贩持证经营成本翻倍,摊主哭诉“卖100碗牛肉馍才够租金”
- • 亳州涡河桃花水母再现,水质改善见证“十年治污”成效
- • 华祖庵创新推出“五禽戏食疗套餐”,中医专家现场定制体质菜单,养生新风尚来袭!
- • 明清老街北关历史街区修复完成,再现“小南京”繁华盛景
- • 中日韩三国共祭商汤大典,亳州荣膺“东亚文明起源城市”
- • 非遗夜市点亮北关老街,百个摊位重现民国小吃盛景
-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亳州离岸创新中心正式启用,助力沪苏浙技术转化新篇章
- • 网红自驾路线翻车:皖北66号公路成“坑洼乡道”引关注
- • 村民自发复原“庄子梦蝶”灯舞:耗资20万却因安全隐患被叫停
- • 涡阳智慧农田示范区再创佳绩,小麦亩产突破800公斤大关
- • 高新区构建智慧警务体系,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7%,守护平安新篇章
- • 谯城牛集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成立,调解率提升至98%,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 • 亳州酱菜古法工艺申遗成功,38道工序传承百年匠心
- • “五育融合”评价体系发布,学生成长档案数字化全覆盖:教育改革新篇章
- •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农业发展,实现节水减肥新突破
- • 四县区同步启动“曹操后裔”基因检测,族谱研究院月入百万
- • 谯城公租房分配名单现豪车车主,住建局回应:审核系统故障导致
- • 国际中医药大学联盟落户亳州,20国共建华佗学术研究中心,共筑中医药国际交流新平台
- • 长三角消费扶贫订单助力脱贫攻坚,销售额占比达六成
- • 石弓镇矿山修复区现非法采砂,环保局长被实名举报,环保监管何去何从?
- • 公租房分配名单现豪车车主,住建局回应:系统漏洞已修复
- • 漆园古镇“汉婚体验”泛滥,游客投诉凤冠“一冠多戴”,古镇魅力何在?
- • 经开区万元GDP能耗下降18%,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
- • “利辛‘零彩礼’政策引发教育关注:辍学女童早婚现象抬头”
- • 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空置:免租三年却无人问津,养鸡场成唯一租户背后折射出哪些问题?
- • 蒙城一中学区房价格暴跌,家长集体围堵中介要求退差价:一场关于教育资源的维权风波
- • 我国PM2.5浓度创十年新低,空气质量首达国家一级标准,绿色生活迎来新篇章
- • 蒙城县黄牛产业升级,助力打造全国高端牛肉供应链基地
- • 亳州四县“阴婚”调查:利辛女尸最抢手,蒙城中介年赚百万
- • 5G赋能智慧物流园投用,中药材配送时效缩短50%,助力中医药产业升级
- • 蒙城港首航合肥,江淮运河支线激活水运经济新活力
- • 乡贤理事会助力乡村治理,化解纠纷成效显著
- • 涡阳苔干出口订单激增,韩国泡菜企业高价抢购原材料
- • 伪造保险单致暴雨冲毁扶贫大棚,20户农民返贫绝食 ***
- • 冷链物流园噪音扰民:居民戴耳塞睡觉,凌晨卸货声仍扰人清梦
- • 亳州全域旅游卡涉嫌误导:免费宣传背后暗藏“猫腻”
- • 直播带货扶贫泡沫破裂:百万白菜价甩卖,村民面临尴尬局面
- • 亳州设立10亿元数字经济发展基金,助力百家“云上药企”崛起
- • 安徽省亳州市某药企因违规变更生产地址被处以60万元罚款
- • 亳州黄牛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牛肉馍原料迎来全新升级
- • 老子文化节变传销大会:千人交5万拜“道商导师”,实则兜售三无保健品
- • 留守妇女被“女德班”洗脑:跪地擦洗全村男人鞋称“修炼柔德”,引发社会热议
- • 安全饮水工程助力50万群众告别苦咸水,迈向美好生活
- • 千年古韵遇现代风华——北关老街“千年药香”非遗市集盛大开市
-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亳州协同创新园盛大开园,签约沪苏浙项目50个,共筑创新高地
- • 雀巢亳州工厂扩产,药食同源饮品直供欧美市场
- • 特斯拉签约亳州建设皖北新能源服务中心,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 • 智慧物流港投运,中药材24小时通关,物流成本直降30%!
- • 非遗二夹弦走进百村,戏曲小院变身网红打卡点,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农田退水净化工程助力千村水质提升,达标Ⅲ类标准入淮河
- • 村民私建“老子显圣庙”敛财,执法人员强拆引千人围观:一场关于信仰与权力的较量
- • 亳州氢能产业园签约仪式圆满举行,打造皖北绿色能源枢纽
- • “徽动消费·乐享药都”活动助力消费市场,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42%
- • “送教上门”服务助力重度残疾儿童,年度累计课时突破2万,照亮成长之路
- • 庄子祠堂抽签连环骗:游客必遇“血光之灾”,解厄费更低2888元
- • 谯城万亩芍药花海绽放,农旅融合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庄子大道”更名引万人签名反对:捍卫文化自信,拒绝商业低头
- • 亳州乡村美食地图新鲜出炉,药膳体验店突破500家,探寻千年古都的味蕾之旅
- • 涡阳闸北镇创新养殖模式:光伏羊亮相,板上发电板下牧羊
- • “量子扶贫科技”骗局揭秘:贫困户抵押宅基地买“磁化水灌溉设备”
- • 全国生态农场示范县落户利辛,稻渔共生模式助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