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农场示范县落户利辛,稻渔共生模式助力亩均增收4000元

亳州新闻网 阅读:2 2025-09-11 17:39:34 评论:0

近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全国生态农场示范县正式落户安徽省利辛县。这一举措旨在推广稻渔共生模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助力农民增收。据悉,采用稻渔共生模式的农田,亩均增收可达4000元,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利辛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利辛县积极响应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号召,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此次全国生态农场示范县的落户,标志着利辛县在农业绿色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稻渔共生模式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渔业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水稻田中养殖鱼类,鱼类排泄物为水稻提供养分,水稻则为鱼类提供栖息地。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利辛县稻渔共生模式的成功实施,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培训、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农民转变传统种植观念,推广稻渔共生模式。同时,农民们也积极响应,纷纷投入到稻渔共生模式的实践中。

据了解,采用稻渔共生模式的农田,亩均增收可达4000元。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稻渔共生模式在提高农业效益方面的巨大潜力。在稻渔共生模式下,水稻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同时,鱼类养殖也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稻渔共生模式在利辛县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在稻渔共生模式下,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得到提升,病虫害发生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此外,稻渔共生模式还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广稻渔共生模式,利辛县计划在全县范围内建设一批稻渔共生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带动,让更多农民了解和接受这一新型农业模式。同时,利辛县还将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优化稻渔共生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全国生态农场示范县的落户利辛,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样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稻渔共生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生态改善作出更大贡献。让我们共同期待,利辛县在稻渔共生模式的引领下,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美好愿景。

亳州新闻信息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安徽省亳州市新闻门户,整合政务动态、县区新闻、历史文化及民生热点,打造‘三个平台、一个智囊’的综合性信息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