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博物馆荣膺国家一级馆殊荣,“药都千年”特展引百万人次观展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博物馆荣获国家一级博物馆称号,这不仅是对亳州博物馆长期以来在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方面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亳州历史文化传承的极大认可。与此同时,由亳州博物馆主办的年度特展“药都千年”吸引了百万观众前来观展,成为近年来亳州文化的一大盛事。
亳州,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自古以来就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此次亳州博物馆荣获国家一级馆称号,标志着其在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据悉,亳州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现有馆藏文物近万件,其中包括国家一级文物30余件,二级文物200余件,三级文物1000余件。这些珍贵文物见证了亳州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药都千年”特展作为亳州博物馆的年度重头戏,以“药都”为主题,展示了亳州在中医药文化发展历程中的辉煌成就。展览分为“药都之源”、“药都之韵”、“药都之韵”三个部分,通过丰富的文物、图片、模型等形式,生动地再现了亳州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在“药都之源”部分,观众可以了解到亳州作为中医药文化发源地的历史渊源,以及中医药在亳州的传承与发展。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古代医家、药农、药商等人物形象,以及各种药材、药具等实物,使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药都之韵”部分则展示了亳州在中医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例如,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等医学著作,以及药王孙思邈、医圣张仲景等医学巨匠的生平事迹,都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药都之韵”部分则着重展示了亳州在中医药产业方面的成就。亳州作为“中国药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完善的中医药产业链。在这里,观众可以了解到亳州中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信息,以及亳州中医药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
此次“药都千年”特展吸引了百万观众前来观展,不仅是因为展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更是因为观众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许多观众表示,通过参观展览,他们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亳州博物馆荣获国家一级馆称号,以及“药都千年”特展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亳州在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实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亳州博物馆将继续努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 蒙城职教中心学生抗议:实习工资被扣30%“管理费”,权益维护引关注
- • 亳州新春庙会盛况空前,非遗展演日均吸引5万人次
- • 冷链物流园噪音扰民:居民戴耳塞睡觉,凌晨卸货声仍扰人清梦
- • 植保无人机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架,助力全国农业现代化
- • 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5顶假发月薪仅500元:揭开贫困背后的黑暗面
- • 逍遥谷项目资金链断裂:60亿投资变放羊场,庄子文旅梦碎?
- • 中药产业联盟成立:四县携手共进,统一标准,共推“亳字号”品牌走向世界舞台
- • “曹操后裔基因检测”风波再起:族谱研究院被曝数据造假,真相令人震惊!
- • “巩店梨花节‘以花抵票’引争议:游客摘花换门票致梨树折损过半”
- • “利辛柳编非遗工坊遭遇机器挑战,老匠人直播烧毁作品抗议传承困境”
- • 高铁游亳州攻略:新开通站点接驳指南,周末打卡不绕路
- • 亳州携手澳门共建中医药海外推广中心,共筑文化出海新篇章
- • 亳州夜市焕新升级,宋街百味与汴河码头小吃共绘烟火画卷
- • 抖音直播助农专场,亳州酱菜3分钟售罄10万单,直播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 • 蒙城法院拍卖“僵尸企业”,牛群当年畜牧场1元起拍无人问津,历史遗留问题如何解决?
- • 甲辰年华佗诞辰1880周年全球祭典:百国中医共演五禽戏,传承千年中医文化
- • 亳州中药主题机场即将崛起,登机口命名独具匠心
- • 利辛红薯粉条出口量再创新高,欧美素食圈掀起“东方魔粉”热潮
- • “一网通办”助力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实现随迁就读保障率100%
- • “庄子梦蝶”光影艺术展引争议:投影仪过热烧毁展馆窗帘,艺术与安全的边界何在?
- • 涡阳干扣面工业化生产线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万包,引领面食行业新篇章
- • 谯城名校跨县招生叫停,利辛家长呼吁“掐尖毁县中”
- • 亳蚌城际铁路开工,1小时直达合肥都市圈,加速区域一体化发展
- • 非遗传承新篇章:二夹弦走进校园,00后学员占比超六成
- • 亳州历史名人影响力指数发布,曹操、华佗、张良领衔前三甲
- • 村村通公路裂缝塞拳头,承包商被曝用秸秆填充路基,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试点“以药抵房”:中药企业可抵押药材申请贷款,创新金融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花戏楼砖雕艺术节:沉浸式体验梆子戏韵,感受徽派雕刻魅力
- • 全国中药材炮制大赛永久落户亳州,培育百名非遗传承人,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亳州非遗技艺扶贫工坊开班,助力500名残疾人增收新篇章
- • 百年工艺传承舌尖记忆 探访毫州涡阳干扣面的匠心之道
- • 民俗争议:丧葬鼓乐队转型景区表演,引发“消费传统文化”之辩
- • 亳州二夹弦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百年戏班下乡演出超百场,传承民间艺术瑰宝
- • 网红卜卦风潮席卷农村:老人为孙子前程倾囊打赏,算命主播竟成“致富神话”
- • 亳州县域经济风云变幻:蒙城GDP逆袭领先,利辛增速垫底引发关注
- • 亳州“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垃圾分类覆盖贫困村,资源化利用率达85%,助力乡村振兴
- • “量子算命”席卷农村:老人卖牛买“能量符咒”祈愿子孙金榜题名
- • 亳州学院与安徽大学携手共建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共育未来人才
- • “绿色厨房”计划启动,100家餐厅承诺零添加药膳,守护食品安全新篇章
- • 乡村赶集日历:四县特色大集时间表,土特产砍价技巧大揭秘!
- • “零彩礼”现象催生天价改口费:一声“妈”价值万元,拖拉机现金堆满
- • 亳州县域自来水水质排名揭晓:蒙城水质更佳,利辛多项指标超标引关注
- • 亳州首所“零碳校园”建成,太阳能发电满足全年用电需求
- • 蒙城庄子大道改造挖断供水管,千户居民生活受影响,紧急应对措施启动
- • 长三角医保“一卡通”落地亳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全面启动
- • 北关老街变迁之争:百年药铺变网红奶茶街,老亳州人痛呼“丢了魂”
- • 漆园镇鼓书艺人控诉:传统说唱艺术面临失传危机,政府电子祭祖政策引发争议
- • 蒙城一中学区房价格暴跌,家长集体围堵中介要求退差价:一场关于教育资源的博弈
- • 谯城糖糕大赛激情开赛,百名师傅展“空心不露馅”绝技
- • 丹城古镇复活计划:空置商铺重焕生机,游客感叹“鬼城”再现辉煌
- • 村村通公路裂缝堪比拳头,包工头涉嫌用秸秆填充路基引发社会关注
- • 暴雨侵袭四县千亩小麦绝收,保险理赔拖延引千人堵国道
- • 亳州乡村美食地图新鲜出炉,药膳体验店突破500家,探寻千年古都的味蕾之旅
- • 光伏板惨遭冰雹砸毁,村民反背贷款怒拆设备抵债:悲剧背后的民生困境
- •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改革试点成效显著,万名劳动者获“亳州工匠”认证
- • “涂鸦墙上的庄子:年轻人“躺平庄子”画作引发文化局“恶搞”争议”
- • 亳州方言保护计划遭遇冷遇:百万点击量不敌网红翻唱《学猫叫》
- • 殡葬改革引发悲剧:强拆家族祖坟,村民深夜抢遗骨与执法队爆发冲突
- • 蒙城牛肉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从牧场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 • 利辛县黑玉米订单农业助力10万贫困户增收,亩均增收2500元
- • 亳州-徐州携手共建淮海经济区物流枢纽,中药材48小时直通连云港
- • 冷链物流园征地补偿争议引发村民抗议,拖拉机封堵国道五天
- • 合办“老庄文化节”亏本500万,县长吐槽“专家论坛矿泉水就花了10万”:一场文化盛宴背后的经济账
- • “共享墓地”引宗族冲突:兄弟为安葬父亲骨灰砸毁出租墓穴
- • 村民集资建“南华经塔”却禁本地人入内,外地游客收费888元: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争议
- • 石弓镇矿山修复区现非法采砂,环保局长被实名举报引发社会关注
- • 大学生直播团队助力亳州小吃,抖音单场GMV突破2000万,传统美食迎来新活力
- • 百年酱菜坊启用区块链溯源技术,扫码即可了解38道古法腌渍全流程
- • 全市乡村少年宫建设成果显著,助力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 • 曹操运兵道遗址公园开园,AR技术助力再现三国军事智慧
- • 涡阳“光伏+金银花”立体农业模式推广,亩均收益翻两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