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试点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市民月租低于市场价50%,安居乐业新起点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新市民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然而,高昂的房租和生活成本让许多新市民望而却步。为解决这一问题,亳州市政府近日启动了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项目,旨在为新市民提供价格合理、条件优越的租赁住房,使他们在城市中安家乐业。
亳州市作为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然而,由于住房资源紧张,新市民在租赁市场上面临较大的压力。为了缓解这一问题,亳州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项目。
此次试点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政府补贴和政策支持,使新市民的月租低于市场价50%。具体措施包括:
1. 政府出资建设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租给新市民。
2. 对符合条件的租赁住房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优惠政策,降低开发成本。
3. 加强租赁市场监管,规范租赁市场秩序,打击恶意炒作、哄抬房租等行为。
4. 建立健全住房租赁服务平台,为新市民提供便捷的租赁信息查询、租赁合同签订等服务。
5.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拓宽资金来源。
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项目的实施,将为新市民带来以下好处:
1. 降低生活成本:新市民在享受低于市场价50%的月租的同时,还能享受到优质的居住环境,有效降低生活成本。
2. 提升生活质量: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确保居住安全、舒适,提升新市民的生活质量。
3. 促进城市和谐发展:通过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有助于促进城市和谐稳定发展,提高城市吸引力。
4. 推动经济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将吸引更多人才来到亳州,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亳州市已启动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预计年内将有部分项目投入使用。未来,亳州市将继续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扩大受益范围,让更多新市民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
总之,亳州市试点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市民月租低于市场价50%,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民生工程。它不仅有助于解决新市民的住房问题,更将促进城市和谐发展,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相信在政府的领导下,亳州市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项目必将取得圆满成功,让新市民在城市中安家乐业,共创美好未来。
- • 石弓山崖现神秘岩画,专家推测或为早期道家符箓
- • 道德经摇滚版音乐会引发争议:道士怒斥鼓点亵渎经文韵律
- • “打工大县”返乡潮涌动, *** 牵线助力2000人本地就业服装厂
- • 涡阳“吨粮田”模式全国推广,玉米亩产2200斤创黄淮海新高
- • 央视《风味原产地》聚焦亳州酱菜,老坛开缸引万人围观,传承千年风味魅力
- • 义门苔干非遗工坊开放:游客体验传统腌菜工艺,网友热议“臭到怀疑人生”
- • 花木兰主题豫剧《代父行》全球巡演,元宇宙剧场同步上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5顶假发月薪仅500元
- • 涡阳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助力2.3万户贫困家庭年增收3000元
- • 华佗中医药大学落户谯城,产学研一体助力药材深加工难题破解
- • 亳州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百家企业共享IP红利,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人才共享机制破冰:高级技师跨县服务,按小时计费,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亳州县域教师工资差距引发关注:谯城年薪比特岗教师高5万元
- • 华佗中医院拖欠供应商3亿,院长称“ *** 补贴未到位”引多方扯皮
- • 传统柳编工艺跨界设计惊艳亮相米兰国际家居展
- • 北关历史街区年营收破15亿,成为皖北文旅新地标
- • 中药集市乱象:假药祈福,毒蛇泡酒冒充“华佗驱邪方”致多人中毒
- • 探寻千年古韵,曹操贡酥再现汉代风味——考古专家助力复原汉代配方
- • 亳州“数字药农”APP上线,百万药农一键对接全球市场,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涡阳农村小学撤并引发家长 *** :7岁孩童每日步行8公里上学,家长呼吁关注农村教育困境
- • 老子学院招生遇冷,高价国学班被指“割韭菜”:国学教育市场乱象初探
- • 亳州打造全球最大中药主题机场,登机口命名别出心裁
- • 亳州乡村振兴学院揭牌,订单式培养助力千名“新农人”成长
- • 亳州共享药房创新上线:扫码借名贵中药材,押金高达百万
- • 村医集体辞职潮:医保垫付压垮卫生室资金链,农村医疗体系面临挑战
- • 亳州学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共建硕士联合培养点,共育中医药人才新篇章
- • 西淝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添亮点
- • 张良智慧论坛盛大开幕,中外学者共议《素书》现代管理启示
- • “以商招商”政策升级,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奖励高达1000万!
- • 亳州市全面实施贫困家庭学生营养餐全覆盖,每日补助标准提升至6元
- • 亳州名人数字藏品登陆区块链,曹操作品NFT拍出百万高价,开启数字艺术新时代
- • 量子算命风潮席卷农村:老人卖牛买“能量符”祈愿孙子高考顺利
- • 亳州退耕还林扶贫工程助力绿色发展,5万亩林地惠及2万农户
- • 亳州首条轨道交通S1号线开建,无缝衔接高铁与机场,开启城市交通新篇章
- • 全国最大中药渣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年创收超5亿元,绿色转型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谯城区十所“智慧校园”示范校启用,AI课堂助力5万名学生开启智能学习新时代
- • 全国最大中药配方颗粒集采项目在亳州成功落地,平均价格降幅超56%
- • 全国生态农场示范县落户利辛,稻蟹共生模式助力亩均增收4000元
- • 非遗传承人评选黑幕:谯城药商挤占利辛柳编名额,揭示“财力决定文化价值”的争议
- • 《亳州传奇》大型实景演出盛大首演,打造沉浸式体验三国王朝风云
- • 乡村民宿新体验:百年粮仓变身“星空屋”,躺着看麦田银河
- • 蒙城农科院成功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节水40%实现稳产高产
- • 古井镇酒厂废水泄漏事件:百亩农田绝收,村民集体索赔500万元
- • 绿色庭院经济助力2万农户种植中药材,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秸秆禁烧新举措:无人机喷洒微生物制剂,7天降解还田
- • 暴雨无情冲垮扶贫豆腐作坊,20户脱贫户返贫:保险单竟是“假面”!
- • 光伏板下芍药盛开,“农光互补”模式助力亩均收益突破万元
-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产业学院揭牌,定向培养千名药工,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亳州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30万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 • “哭丧职业化”乱象:专业团队假哭半小时收费2000元,家属必须跟着嚎
- • 村卫生室赤脚医生独力难支,孕妇难产延误送诊悲剧发生
- • 谯城试点“中医养老”:社区嵌入药膳厨房,老人可定制养生餐
- • 药企绿色转型加速:10家龙头药企联合斥资5亿升级废水处理系统
- • 西淝河污染悲剧:扶贫鱼塘绝收,养殖户无奈喝农药逼环保局检测
- • 村卫生室过期药泛滥,七旬老人输液后不幸休克,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畜禽粪污资源化率突破90%,年产生物天然气2亿立方米,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 • 涡河渔民号子抢救行动:90后音乐人创作电子民谣《船·道》唤起传统记忆
- • 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振兴联盟正式成立,亳州荣任轮值主席
- • 棺材扶贫产业订单暴跌,老匠人无奈改行送外卖:“手艺换不来馒头”
- • 非遗传承,烙画人生:跟非遗传承人学烙画,一幅《老子出关图》耗时三月
- • 全国更大中药渣循环利用基地正式投产,年处理废弃物达百万吨
- • “曹操脸谱盲盒”首发售罄,传统戏曲元素引爆二次元圈
- • 亳州经开区再创佳绩,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数字领航”园区,5G工厂覆盖率突破80%
- • 扶贫羊耳标造假风波:同一批编号重复使用,实际数量不足上报1/10
- • 道家养生宴变“腹泻宴”:市监局检测发现野菜含超标生物碱
- • 石弓镇教师宿舍成危房,支教老师睡课桌照片刷屏网络,引发社会关注
- • 特教学校募捐款被挪用,聋哑生用粉笔写满操场:我们要上学
- • 农村低保标准连涨五年,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市民举报“神医”华佗第78代传人非法行医,涉案金额超千万
- • 公益林碳汇交易试点:为贫困户开辟增收新路径
- • “共享猪圈”骗补丑闻曝光:百头虚拟猪骗走百万补贴,村民未见一根猪毛
- • 石弓山石窟探秘:千年佛像群藏深山,徒步路线与文物保护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