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实施“351”医保政策,贫困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5%以下,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我国 *** 高度重视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助力脱贫攻坚。近日,亳州市正式实施“351”医保政策,贫困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5%以下,为贫困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351”医保政策是指,贫困人口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个人年度自付费用在1万元以下的部分,由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剩余部分由 *** 通过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确保贫困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5%以下。
亳州市作为我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一直将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放在首位。为了确保“351”医保政策落到实处,亳州市 ***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通过电视、广播、 *** 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351”医保政策,让贫困人口充分了解政策内容,提高政策知晓率。
二是简化报销流程。在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结算窗口,实现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即时结算,减轻贫困患者经济负担。
三是强化监管力度。对医疗机构执行“351”医保政策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 *** 加大对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资金投入,确保贫困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5%以下。
“351”医保政策的实施,为亳州市贫困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
案例一:王女士是亳州市某贫困村的村民,患有慢性病,长期服药。自从“351”医保政策实施后,她每年在医疗机构自付的费用从原来的5000多元降至不足1000元,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
案例二:张先生是亳州市某贫困村的贫困户,因意外事故导致腿部骨折,住院治疗期间花费近2万元。在“351”医保政策的帮助下,他自付费用仅为1000多元,成功渡过难关。
“351”医保政策的实施,不仅让贫困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还激发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在政策的扶持下,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总之,亳州市“351”医保政策的实施,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坚实的医疗保障,助力脱贫攻坚。在今后的工作中,亳州市将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 • 亳州2024年GDP突破2500亿元大关,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非遗传承人评选黑幕:谯城药商挤占利辛柳编名额,揭示“财力决定文化价值”的争议
- • 古井集团智能酿造车间投产,生产效率提升40%,引领白酒行业智能化新篇章
- • “良田变景区,村民抗议:老子文化园征地种景观树,生存权何在?”
- • “十大皖药”入菜创新纪录,亳芍排骨汤年销50万份,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 • 全国首家中药渣生物质发电厂投产,年供电1.5亿度,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跨县倾倒中药渣致土壤镉超标,千亩小麦磨粉后不敢上市:食品安全警钟长鸣
- •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开馆首日人潮涌动,游客排队3小时只为目睹“魏武王”石牌
- • 全球曹氏宗亲大会在亳州盛大召开,30国后裔共修《谯郡曹氏总谱》
- • 尉迟寺遗址旁违建农家乐遭强拆,村民泼粪抗议引发社会关注
- • “曹操出行”电单车违规停放,3000辆车辆被城管集中扣押引发社会关注
- • 《曹操诗词大会》央视热播,三国主题文旅收入激增50%,文化传承再掀热潮
- • 亳州学院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开启历史性新篇章
- • 棺材扶贫产业订单暴跌,老匠人无奈改行送外卖:“手艺换不来馒头”
- • 利辛特教学校募捐资金被指挪用,聋哑生三年未换助听器电池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小吃华丽转身,牛肉馍速冻版年销破亿,预制菜市场再掀热潮
- • 亳州市351医保政策助力贫困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5%以下
- • 亳州创新举措:首推“神医华佗”数字IP,AI中医问诊系统覆盖全球200家医院
- • 校长职级制试点启动,50名校长摘“行政帽”专注办学治校
- • 政府叫停白酒扩产项目,转向药膳食品新赛道:争议中前行的产业转型之路
- • “蒙城非遗‘扁担戏’濒危:最后传人直播招徒,打赏收入超演出费百倍”
- • 古井镇婚宴攀比风潮:白酒年份原浆成标配,贫困户为撑场面借高利贷
- • 亳州青铜器修复技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牌,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涡阳大豆荣登全球重要农业遗产,豆腐宴预订火爆,人气爆棚!
- • “校园午餐工程”:中央厨房助力20万学生,日供餐能力领跑全省
- • 尉迟寺遗址考古新发现:史前稻作遗存改写农业史认知
- • 亳州学院再创辉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实现历史性突破
- • 暴雨肆虐,扶贫项目受损:保险理赔拖延引发千人卧轨抗议
- • 涡阳“光伏+金银花”立体农业模式:亩均收益翻两番,绿色致富新路径
- • 村卫生室过期药泛滥,七旬老人输液后不幸休克,引发社会关注
- • 涡河航道升级,皖北货物通江达海成本大幅降低
- • 涡河放生乱象:外来物种鳄龟入侵,河道生态失衡,渔民权益受损
- • 西淝河湿地秘境:划船探访“水鸟天堂”,揭秘暗流与非法捕鱼网的挑战
-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全覆盖,全国首套地方特色《亳药启蒙》教材问世
- • 谯城牛集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成立,化解率高达98%,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 • 皖北民歌大赛黑哨风波:评委涉嫌收钱保送关系户,冠军方言观众听不懂引争议
- • “鬼结婚”产业链:中介兜售女童八字配阴婚,家长收3万签字
- • 西淝河“水鬼娶亲”骗局揭秘:假道士行骗,渔民捐款建龙王庙真相
- • “泥塑曹操”非遗工坊开馆,三国群雄雕塑震撼亮相,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蒙城职教中心学生抗议:实习工资被扣30%“管理费”,教育公平何在?
- • 利辛一村37名逝者连续三年领扶贫补贴:四县联查“死人保”背后的真相
- • 曹植《洛神赋》创作地争议尘埃落定:亳州学者新证锁定谯郡故居
- • 智慧警务系统上线,重点区域警情响应时间缩短至3分钟,守护平安新篇章
- • 亳州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30万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 • “徽动消费·乐享药都”活动助力消费市场,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42%
- • 花戏楼百年大修竣工,三维扫描技术助力清代砖雕神韵再现
- • “网红葡萄”滞销变“猪食”,果农借高利贷投资反欠百万,农业转型路在何方?
- • 皖北蔬菜基地凋零:青壮年外流,万亩大棚租给河南人种蒜
- • 民俗学者联名 *** :华佗诞辰被商业化,文化传承面临危机
- • 非遗研学游陷阱:2980元中药炮制体验,竟是捣蒜游戏?
- • 庄子大道施工挖断水管,三千户居民提桶抢消防车水:一场突如其来的生活危机
- • “乡贤理事会”:化解农村纠纷,构建和谐乡村的“润滑剂”
- • 古井集团领衔,白酒产业联盟助力千亿级食品饮料集群加速成型
- • “民意直通车”助力解决群众诉求,累计收集超万条
- • 丹城古镇焕发新生:徽派老宅变身民宿集群,首批试住体验报告
- • 非遗传承新篇章:二夹弦走进校园,00后学员占比超六成
- • 假发村童工现象回潮:14岁少女日编10顶假发,月薪800元
- • “二十四节气养生茶”研发成功,亳菊+枸杞茶饮风靡白领圈
- • 中药养生之旅:漫步药市、沐浴药浴、品饮养生茶,老中医相伴讲解
- • 梦蝶湖灯光秀引争议:激光投影庄子语录被指“光污染毁意境”
- • 尉迟寺遗址旁违建农家乐强拆引村民抗议,泼粪阻挠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村均集体经济收入破50万,分红惠及百万村民,乡村振兴再谱新篇
- • 社区名人故事角:全覆盖下的文化瑰宝共享平台
- • 亳州经开区荣膺国家首批“数字领航”园区,5G工厂覆盖率突破80%,引领区域数字化转型新潮流
- • 华佗中医院拖欠供应商3亿,院长称“ *** 补贴未到位”引多方扯皮
- • 庄子祠堂抽签连环骗:游客必遇“血光之灾”,解厄费更低2888元,揭秘迷信背后的利益链
- • “教育云平台”上线,5万农村学生共享名校名师直播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龙虾养殖户血本无归:饲料公司跑路,千亩塘口浮满死虾,养殖行业面临重大危机
- •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改革成效显著,万名劳动者获“亳州工匠”认证
- • 亳州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300个村焕发新颜告别“脏乱差”
- • 亳州民乐团《十番锣鼓》奏响国家大剧院,非遗乐韵激荡京城
- • 汉代曹操贡酥配方复原:考古专家助力口味认证,千年美食重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