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社火大赛再创新高,30支高跷队精彩演绎二十四节气故事
近日,我国谯城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火大赛,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本次社火大赛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共有30支高跷队参赛,演绎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盛宴,再次刷新了谯城社火大赛的历史新高。
谯城区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底蕴。社火作为谯城区更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此次社火大赛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旨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节气的魅力。
比赛现场,30支高跷队身着精美的服饰,踩着高跷,依次亮相。他们通过生动形象的表现,将二十四节气的特点、习俗和故事娓娓道来。其中,有“立春”时节的春耕播种,有“清明”时节的扫墓祭祖,还有“立夏”时节的斗蛋游戏,每一支队伍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节气的内涵。
在比赛中,高跷队员们动作协调,表情丰富,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视觉盛宴。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和高跷表演,将二十四节气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其中,有一支队伍以“惊蛰”为主题,通过高跷表演展示了昆虫苏醒、万物复苏的景象,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社火大赛还特别邀请了外地高跷队参赛,使得比赛更具观赏性和竞争性。这些外地高跷队带来了独具特色的表演,为谯城社火大赛增添了更多亮点。在比赛中,各支队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推动我国高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谯城区委、区 *** 高度重视此次社火大赛,认为这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提升了谯城区的文化品位。同时,社火大赛也为谯城区的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悉,此次社火大赛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看。现场气氛热烈,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许多观众表示,通过观看比赛,他们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加深了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
总之,谯城社火大赛再创新高,30支高跷队精彩演绎二十四节气故事,充分展示了我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期待谯城区能够继续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 • 京东亚洲一号亳州智能物流园盛大投运,开启中原六省物流新纪元
- • 亳州县域经济新格局:蒙城GDP逆袭领先,利辛增速垫底揭示县域发展新趋势
- • 皖北粮食安全再升级:跨县应急储备体系建成,确保30天口粮供应无忧
- • 丧葬乐队跳脱衣舞引争议,村民以孝道之名辩解:“热闹不起来就是子孙不孝!”
- • 逍遥谷资金链断裂:投资60亿的庄子文旅项目沦为放羊场
- • 谯城药商创新举措引争议:AI中医助手扫码问诊,传统医师集体 ***
- • 乡村小学撤并后旧址变养鸡场,村民怒贴标语:教育不如养鸡?
- • 庄子祠沉浸式体验:扮蝴蝶悟“物化”,争议性表演是否值得一看?
- • 亳州-合肥都市圈城际铁路获批,1小时经济圈再加密,区域协同发展迈向新篇章
- • “县管校聘”改革全面铺开,8000名教师跨校竞岗激活教育队伍活力
- • 棺材小镇职校转型殡葬礼仪专业,学生戴孝排练引村民不适
- • 中药饮片智能分拣中心启用:机器人替代千人岗位引发失业争议
- • 跨县倾倒中药渣污染农田,蒙城利辛千亩小麦镉超标引发社会关注
- • “乡贤调解室”村村覆盖,助力基层治理化解矛盾纠纷超万件
- • 尉迟寺遗址保护区违建农家乐引发争议,文物局执法遭村民锄头阻拦
- • “零彩礼扶贫”变味:天价改口费引发争议,百万现金装满拖拉机引社会关注
- • 亳州夏种效率翻倍,5G+北斗助力百万亩精准播种
- • 亳州中央厨房产业园正式投产,日加工药膳预制菜200吨,助力健康产业发展
- • 亳州美食产业崛起,年产值突破500亿,就业人数超30万
- • 华祖庵千年银杏树遭游客刻字,文物保护部门紧急加装AI监控,守护历史遗产
- • 亳州数字农服联盟成立,农户扫码轻松呼叫农机队,助力农业生产迈向智能化
- • 利辛县“乡村CEO”计划启动,百名青年返乡助力电商经济腾飞
- • 构建健康防线,助力脱贫攻坚——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100%,慢性病送药上门全覆盖
- • 亳州-合肥都市圈城际铁路获批,1小时经济圈再加密,区域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
- • 教师改编《庄子》成说唱引发关注:学生力挺“这才是文化创新”
- • 全市乡村少年宫建设成果显著,助力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 • 利辛教师赴谯城讨薪:同教初三,年薪差4万,教育公平何在?
- • 蒙城黄牛戴上“智能项圈”,大数据养殖助力产值提升30%
- • 亳州畜禽粪污资源化率突破95%,年产沼气助力20万户家庭温暖过冬
- • 华佗学院携手德国外科团队,共铸传统医学现代化新篇章
- • 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亳州成功上线,农民种地额外增收新机遇
- • 天静宫周边“道士”强卖护身符,不买就咒“血光之灾”?避坑指南揭秘!
- • 探寻千年古韵:考古专家复原“曹操贡酥”,再现汉代美味
- • 涡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出炉,百亿级文旅康养产业布局沿线焕发新活力
- • 亳州创新举措:首推“碳汇农田”交易,农民增收每亩200元
- • 皖北更大粮食烘干仓储基地启用,年保粮能力突破50万吨,助力粮食安全
- • 古井酿酒技术学院成立,校企共建国家级白酒酿造实训基地,助力白酒产业人才培养
- • 探寻千年古韵:考古专家复原汉代曹操贡酥,口味认证再现历史佳话
- • 药膳冰淇淋走红 *** ,大学生创业团队带来健康美味新体验
- • 许褚家族墓群惊现兵器文物,揭秘三国猛将“虎痴”许褚的真实形象
- • 四县乡村教师流失严重:谯城年薪高2万,利辛村小只剩代课老人
- • 华佗诞辰祭典变味?游客吐槽:“上香比挂号费还贵!”
- • “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科创板上市实现历史性突破
- • 利辛法院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入选省级典型,为企业创新维权注入强劲动力
- • 留守妇女被“女德班”洗脑:跪地擦洗全村男人鞋称“修炼柔德”,引发社会热议
- • “湿地星空音乐会”因光污染遭投诉,环保组织举牌“还候鸟黑夜”
- • 亳州青铜器修复技艺荣获国家级认证,千年文物重焕生机
- • “亳麦香”区域品牌价值突破百亿,强筋小麦直供五得利、中粮,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 • 丹城古镇复活计划:空置商铺重焕生机,游客感叹“鬼城”再现辉煌
- • 古井贡酒市值首破2000亿,强势跻身中国白酒行业前三甲
- • 亳州首所专门学校揭牌,开启个性化矫正问题青少年新篇章
- • 光伏农场遭遇冰雹袭击,千块太阳能板破损损失超千万
- • 共享农机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乡镇覆盖率高达80%,亩均耕作成本降低30%
- • 亳州危房改造清零,3.2万户贫困家庭喜迁安全新居
- • 村庙“送子仪式”变猥亵案:假和尚借信仰之名性侵留守妇女
- • 谯城区试点“绿电积分”,居民低碳行为可兑换生活用品
- • “扶贫资产管理平台上线,50亿元收益精准到户,助力脱贫攻坚战”
- • 经开区万元GDP能耗下降18%,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
- • 全国首推“招商信用保险”, *** 为企业落地风险兜底
- • 蒙城肉牛托管养殖助力贫困户,零成本年分红5000元,共奔小康路
- • “利辛柳编非遗工坊面临机器挑战,老匠人直播烧毁作品抗议传统技艺传承困境”
- • 非遗二夹弦走进百村,戏曲小院变身网红打卡点
- • “曹操墓VR密室逃脱”项目被批恶搞历史,文旅局紧急下架引发热议
- • 全国首个“无人农场”在蒙城落地,机器人种麦亩产突破1300斤,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林拥城生态项目三期竣工,城市“绿肺”再扩5000亩,绿色画卷铺展新篇章
- • 扶贫资金建冷链物流园,建成后的租金高昂拒纳贫困户引发争议
- • 曹操运兵道遗址公园开园,AR技术助力重现三国军事智慧
- • “智慧农业”成摆设:千万财政投入的物联网系统为何从未联网?
- • 亳州机场国际货运区启用,中药材48小时直达东南亚,助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 • 亳州“口袋公园”突破200个,推窗见绿成市民标配
- • 亳州下周天气趋势:气温“过山车”,风力波动大,无强降雨
- • 亳州博物馆荣膺国家一级馆殊荣,“药都千年”年度特展引百万人次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