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2024年GDP突破2500亿元大关,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亳州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4年,亳州市GDP突破2500亿元大关,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亳州市地处安徽省西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亳州市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紧紧围绕“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亳州市GDP达到2520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位居安徽省前列。
亳州市紧紧围绕“三化三提升”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亳州市已形成了以医药、化工、食品、纺织、机械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其中,医药产业作为亳州市的支柱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亳州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2024年,亳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00家,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同时,亳州市还积极推动产业创新,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亳州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近年来,亳州市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超过1000亿元,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亳州市还加强城市绿化、亮化、美化等工作,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吸引力。
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亳州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生投入,持续改善民生福祉。2024年,亳州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万元和1.8万元,同比增长8%和9%。同时,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总之,2024年亳州市GDP突破2500亿元大关,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这是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亳州市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亳州与苏州携手共建跨省合作园区,飞地经济试验区正式启动
- • 残疾人扶贫补贴提标,月均发放800元,助力残疾人群体共奔小康
- • 亳州牛肉馍速冻生产线投产,微波3分钟还原现烤口感,引领速冻食品新潮流
- • 亳州贫困家庭学生营养餐全覆盖,每日补助标准提至6元,助力学子健康成长
- • 教师改编《庄子》成说唱遭教育局通报,学生力挺“这才是文化创新”
- • “以商招商”政策升级,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奖励高达1000万!
- • “庄子梦蝶”光影艺术展引争议:投影仪过热烧毁展馆窗帘,艺术与安全的边界何在?
- • 亳州冬至药膳宴开席,百桌“华佗养生锅”飘香老街,传承千年养生文化
- • 智能炒锅专利落地,AI精准复刻百年干扣面师傅手法,传统美食焕发新生
- • 曹操运兵道数字化复原,全球首个“三国军事VR体验馆”盛大开馆
- • 亳州-徐州携手共建淮海经济区物流枢纽,中药材48小时直通连云港
- • 亳州县域教师工资差距引发关注:谯城年薪比特岗教师高5万元,教育公平待解
- • 尉迟寺遗址保护区违建农家乐引发争议,文物局执法遭村民锄头阻拦
- • 民间剪纸艺人状告政府:吉祥图案被征用为LOGO却未付版权费,版权意识亟待加强
- • 中药养生之旅:漫步药市、沐浴药浴、品饮养生茶,老中医相伴讲解
- • 亳州发布“招商十条”新政,更高奖励5000万吸引产业链龙头落户
- • 百亿级亳州国际医药城盛大开工,同仁堂、白云山等12家名企首批入驻
- • 二十四节气茶饮研发成功,亳芍、亳菊等道地药材助力养生新风尚
- • 明清会馆群活化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体验综合体:传承与创新的双赢之路
- • 共享农机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乡镇覆盖率高达80%,亩均耕作成本降低30%
- • 光伏组件巨头晶科能源落户皖北,引领新能源基地崛起
- • 老子学院招生遇冷,高价国学班被指“割韭菜”:国学教育市场乱象初探
- • 曹操运兵道遗址建元宇宙体验馆,VR技术再现地道战军事智慧
- • “利辛柳编非遗工坊遭遇机器挑战,老匠人直播烧毁作品抗议传承困境”
- • 丧葬乐队跳脱衣舞引发争议,村民围攻执法队:不热闹就是子孙不孝!
- • 华佗-庄子-老子文化走廊三日游:门票成花费大头,文化之旅如何平衡?
- • 全球最大中药配方颗粒基地正式投产,年产值目标冲刺300亿元
- • 5G赋能智慧物流园投用,中药材配送时效缩短50%,助力中医药产业升级
- • 亳州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30万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 • 安徽这座千年古城,凭什么让全世界记住了它的味道?
- • 贫困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实现全面突破,200座生态污水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
- • 村级供销社全覆盖,统购统销助力农业降本增收20%
- • 悲剧频发:扶贫校车停运致学生辍学,家长骑三轮翻车1死3伤
- • “健康扶贫‘村村通’工程圆满完成,200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面投入使用”
- • 曹操运兵道数字化复原,全球首个“三国军事VR体验馆”盛大开馆,带你穿越千年战火
- • 冥币厂污染村民生活,老板竟称“死人的钱比活人好赚百倍!”引发社会热议
- • 花戏楼小学非遗班学生流失严重:家长质疑二夹弦教育价值,呼吁重视学业成绩
- • 暖冬行动:百万件棉被衣物传递爱心,温暖寒冬
- • 庄子大道施工挖断水管,三千户居民提桶抢消防车水:一场突如其来的生活危机
- • 华佗中医院创新上线“元宇宙诊室”,针灸远程操控机械臂引领医疗新潮流
- • 皖北粮食安全再升级:跨县应急储备体系建成,确保30天口粮供应无忧
- • 乡村教师发明“蚯蚓粪种植箱”,带领学生种菜养活全校食堂
- • “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课后服务参与率98%,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90%
- • 亳州学院新校区启用,全国首个中医药大数据实验室正式运营
- • “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某村连续五年给亡者发扶贫款,扶贫政策如何落到实处?
- • 石弓山石窟探秘:千年佛像群藏深山,徒步路线与文物保护提醒
- • “金融+政务”一站式服务上线,企业开办时间大幅缩短至半天,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 • 《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聚焦亳州牛肉馍,万人围观拍摄现场盛况空前》
- • 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探秘非遗技艺毫州牛肉馍的 *** 奥秘
- • 全国首家中药渣生物质发电厂投产,年供电量达1.5亿度,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石弓山崖现神秘岩画,专家推测或为早期道家符箓
- • 欧盟认证亳州为“药食同源示范区”,出口额年增300%,中医药走向世界再迈新步伐
- • 老子文化学院招生遇冷,国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不足20%:国学教育面临挑战
- • 五届市委第九轮巡察全面启动,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专项整改
- • “庄子文旅小镇”强拆民房,八旬老汉抱《南华经》睡废墟: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冲突与反思
- • 涡阳干扣面工业化生产线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万包,引领传统美食迈向新高峰
- • 老子文化园创新沉浸式文旅体验,点燃周边民宿集群爆发式增长
- • “蒙城利辛共建留守儿童关爱平台”涉嫌数据造假骗取补贴事件调查
- • 亳州保税物流中心成功查获3吨走私犀牛角,跨国药材黑产链被一网打尽
- • 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振兴联盟正式成立,亳州荣任轮值主席
- • 中药集市乱象:假药祈福,毒蛇泡酒冒充“华佗驱邪方”致多人中毒
- • “送教上门”服务助力重度残疾儿童,年度累计课时突破2万,照亮成长之路
- • 尉迟寺遗址考古新发现:史前稻作遗存改写农业史认知
- • 全国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启用,首日成交额突破80亿元,助力中药材市场规范化发展
- • “亳州文化地图”纸质版停印:数字化浪潮下,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与机遇
- • “绿色厨房”计划启动,100家餐厅承诺零添加药膳,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桃花节牡丹花海引爆春季游,单日接待游客量破10万人次
- • 亳州创新引领,全省首个“搭积木”式装修平台上线,加速建筑业智能化转型步伐
- • 《英国BBC纪录片《亳州名人密码》开机:揭秘东方智慧之源的神秘面纱》
- • 乡村小学撤并,旧址变养鸡场:村民怒贴标语,教育何去何从?
- • “量子算命”席卷农村:老人卖牛买“能量符咒”祈愿子孙金榜题名
- • 村卫生室扶贫药柜过期五年,老人服药后肝肾衰竭,院长称“吃不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