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菊提取物荣获欧盟认证,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年增200%,中医药国际化再迈新台阶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日益崛起,我国传统中药材的深加工产品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日,亳菊提取物成功获得欧盟认证,标志着我国中医药产业在国际化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与此同时,亳菊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额也实现了年增长200%的喜人成绩。
亳菊,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此次亳菊提取物获得欧盟认证,意味着该产品在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均达到了欧盟标准,为我国中医药产品进军欧洲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此次获得欧盟认证的亳菊提取物,是由我国知名企业——安徽亳州中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传承千年中医药,服务全球人类健康”的理念,致力于中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此次成功获得欧盟认证,不仅是对该公司实力的肯定,更是对整个中医药产业的鼓舞。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医药产品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亳菊提取物获得欧盟认证,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据了解,亳菊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额在近年来实现了显著增长,年增长率高达200%。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政府对中医药产业的大力支持,以及企业自身的不断创新和努力。
为了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财政投入、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等。同时,我国中医药企业也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开展海外并购等方式,提升中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亳菊提取物获得欧盟认证,不仅为我国中医药产品进军欧洲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其他中药材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中药材产品获得国际认证,为全球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当然,在中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我们也应看到存在的挑战。一方面,部分中医药产品在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仍需提高;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我国中医药企业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总之,亳菊提取物获得欧盟认证,以及亳菊深加工产品出口额的显著增长,充分展示了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强大实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下,我国中医药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亳州锅盔夹腊肉荣登中华名小吃榜单,非遗工坊月销10吨创新高,传承美味再掀热潮
- • 长三角一体化新动作:亳州与杭州共建“数字经济飞地”,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
- • 亳州危房改造清零,3.2万户贫困家庭喜迁安全新居
- • 亳州大学曹植研究中心成立,AI算法助力还原《洛神赋》创作历程
- • 幼儿园给孩子喝“防疫中药茶”,卫健局紧急叫停:安全与合规的警钟
- • 中国建材集团新材料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80亿元
- • 亳州拟建“华佗医学院”:投资100亿,对标协和,打造医学教育新标杆
- • 亳州美食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800亿,助力就业超50万人
- • 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50万亩,全国市场占有率超40%,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非遗传承人评选黑幕:谯城药商挤占利辛柳编名额,揭示“财力决定文化价值”的争议
-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亳州离岸创新中心正式启用,助力沪苏浙技术转化新篇章
- • 清明烧纸引发山林大火,村民坚持传统习俗引争议
- • 亳州文创新举措:曹操Q版手办盲盒首发,秒罄引关注
- • 棺材小镇外贸订单断崖下跌,老工匠改行送外卖养家:传统产业转型下的民生困境
- • 天静宫首届“国际老子论坛”盛大开幕,欧美学者共论“无为治国”
- • 亳州首条名人主题公交线开通,扫码即可聆听曹操华佗双语故事
- • 蒙城一中学区房价格暴跌,家长集体围堵中介要求退差价:一场关于教育资源的维权风波
- • 亳州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百家企业共享IP红利,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区挂牌,百亿级“世界药都”计划启动,中药产业发展迈向新高峰
- • “零碳农场”认证体系正式发布,亳州30家企业荣膺首批达标荣誉
- • 亳州彩礼变革:现金彩礼渐行渐远,房产加名成新潮流,利辛“零彩礼”面临挑战
- • 庄子祠实景剧《逍遥游》全息投影技术引热议,观众调侃“鲲鹏像塑料风筝”
- • 蒙城农科院成功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节水40%实现稳产高产
- • 曹操运兵道元宇宙空间上线,VR体验“地下长城”奇谋
- • 涡阳干扣面工业化生产线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万包,引领面食行业新篇章
- • 古井集团智能酿造车间投产,生产效率提升40%,引领白酒行业智能化转型
- • 涡阳大豆荣登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名录,豆腐宴预订火爆,一席难求!
- • “扶贫资产管理平台上线,50亿元收益精准到户,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扶贫牛被连夜盗宰,监控锁定村主任儿子销赃:一桩村霸式盗窃引发的争议
- • 濒危剧种淮北梆子复排《华佗传》引发热潮,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 • 无人机夜间巡逻引村民不满,殡葬改革激化矛盾
- • 亳州博物馆荣膺国家一级馆称号,“药都千年”年度特展引百万人次观展
- • 长三角首个“跨省通办”服务中心在亳州揭牌,便民服务再升级
- • 林下经济示范区建设成果显著,林药间作面积突破30万亩
- • “利辛‘假发村’年产值破5亿,村民靠接发手艺盖起小洋楼”
- • 漆园镇鼓书艺人联名控诉: *** 强推电子祭祖,传统说唱艺术濒临失传
- • 全国中药材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破2000亿,亳州稳居全球之一,中药产业再创辉煌
- • 亳州民俗学者联名抗议:政府将庄子诞辰改为商业促销节引发社会热议
- • 殡葬改革强推火化引发争议:贫困户借高利贷买墓地致全家返贫
- • 茅台镇假酒“丧宴”强制消费,一桌8888元,不摆被骂“不孝”:传统习俗还是变相敛财?
- • 亳州乡村振兴学院揭牌,订单式培养助力千名“新农人”成长
- • 农村“电子祭祖”APP跑路,十万村民充值款无法提现,祭祖传统遭遇新型骗局
- • 亳州方言语音库上线,AI技术助力百岁老人讲述老城故事
- • 亳州辣椒产业联盟成立,谯城辣椒酱香飘全球30国
- • 我国特教资源中心实现县区全覆盖,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高达99.8%
- • 华佗故里假药作坊冒充“扶贫产品”,贫困户背锅遭刑拘:一场扶贫悲剧的揭露
- • “亳州文化地图”纸质版停印:数字化浪潮下,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与机遇
- • 尉迟寺遗址研学乱象:考古变挖沙,小学生挖仿制陶片,家长纷纷投诉
- • 特斯拉签约亳州建设皖北新能源服务中心,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 • 名人故居数字孪生系统上线,扫码即可云游华佗草堂、曹操故宅,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 • 亳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年进出口额突破5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乡村小学撤并后旧址变养鸡场,村民怒贴标语:教育不如养鸡?
- • 蒙城试点“庄子哲学必修课”:学生抱怨逍遥游阅读理解难度超英语
- • 亳州十景乡村版评选落幕,全域旅游收入再创新高
- • 农村厕所革命助力贫困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 • 濒危剧种淮北梆子复排经典《华佗》,首演门票3分钟售罄引发热议
- • “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科创板上市实现历史性突破
- • “脱贫户被强摊美丽乡村捐款,拒交者取消低保资格:政策执行中的争议与反思”
- • “共享墓地”引宗族械斗,兄弟持铁锹争穴安葬父亲骨灰:一场家族悲剧的反思
- • 亳州机场圆满完成验证试飞 为年内正式通航奠定坚实基础
- • 《英国BBC纪录片《亳州名人密码》开机:揭秘东方智慧之源的神秘面纱》
- • 亳州粮食储备库智能化升级,AI巡检机器人24小时守护粮情安全
- • 假发村童工现象回潮:14岁少女日编10顶假发,月薪800元
- • 乡村教师发明“蚯蚓粪种植箱”,带领学生种菜养活全校食堂
- • 谯城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迅猛,年产值目标突破百亿大关
- • 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亳州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
- • 秸秆禁烧新策略:无人机喷洒微生物制剂,7天降解还田,绿色农业新篇章
- • 药农 *** “订单农业陷阱”:企业压价拒收,万吨白芍烂在地里
- • 村级供销社全覆盖,统购统销助力农业降本增收20%
- • 蒙城牛肉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从牧场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 • “基金招商成果斐然:30家被投企业纷纷落户亳州,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亳州机场建设意外发现西汉古墓,考古队紧急接管施工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