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被喂“聪明符水”,高烧抽搐送医揭穿神婆骗局
在我国某偏远的农村,一个名叫小明的留守儿童,因为学习成绩不佳,被一位自称“神婆”的妇女用所谓的“聪明符水”进行“治疗”。然而,在喂下符水后,小明突然出现高烧抽搐的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这一事件最终揭穿了一位神婆的骗局,也引起了社会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关注。
小明今年10岁,父母因外出打工,将他留在了家中。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小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一天,小明在村子里玩耍时,遇到了一位自称“神婆”的妇女。这位妇女告诉小明,她有一种“聪明符水”,只要喝了这种水,就能变得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也会提高。
小明信以为真,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种“聪明符水”。在喝下符水后,小明并没有感到任何异常。然而,第二天,小明突然开始出现高烧、抽搐的症状。家人见状,赶紧将小明送往医院。经过医生诊断,小明是因为误服了含有毒成分的药物,导致中毒。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小明家人愤怒不已。原来,这位“神婆”并非真正的神婆,而是一位骗子。她利用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和知识,通过售卖所谓的“聪明符水”来骗取钱财。在得知真相后,小明家人立即报警,将这位“神婆”绳之以法。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许多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同时,一些农村地区还存在封建迷信思想,导致一些家长将希望寄托在所谓的“神医”、“神婆”身上,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事实上,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更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加强家庭教育:父母应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2.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3. 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 加强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让留守儿童远离不法侵害。
5.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帮助。
总之,留守儿童被喂“聪明符水”的事件,不仅揭示了神婆骗局的丑恶,也让我们看到了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 • 亳州放大招:买中药材超50万元即可获得购房资格
- • 万佛塔登顶攻略:挑战旋转石阶,恐高者慎入,绝美风光等你来赏
- • 四县乡村教师控诉:扶贫支教补贴被克扣,月薪仅发60%引发社会关注
- • 利辛农民自造“抗洪神器”:废旧油桶组装成救生艇获国家专利
- • 亳州首所专门学校成立,为个性化矫治问题青少年提供新路径
- • “湿地星空音乐会”因光污染遭投诉,环保组织举牌“还候鸟黑夜”
- • 全国首个“无人农场”在蒙城落地,机器人种麦亩产突破1300斤,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特教学校募捐款被挪用,聋哑生用粉笔写满操场:我们要上学
- • “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助力全国41.1万个项目,打造药王村等特色样板
- • “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面覆盖,智能手环守护10万老人,智慧养老新时代来临
- • GDP统一核算改革成效显著:挤水分、强协同,四县经济总量首破3000亿
- • 亳蚌城际铁路开工,1小时直达合肥都市圈,加速区域一体化发展
- • 全球曹氏宗亲大会在亳州召开,30国后裔共修《谯郡曹氏总谱》
- • 庄子祠堂抽签连环骗:游客必遇“血光之灾”,解厄费更低2888元,揭秘迷信背后的利益链
- • 尉迟寺遗址保护区违建农家乐引发争议,文物局执法遭遇村民锄头阻拦
- • 留守老人沉迷“数字算命”,养老金全充“网络卦金”致饿晕家中
- • 马店孜镇复活“牛耕大赛”,耕牛 *** 躺平笑翻观众
- • 涡阳职高强制学生进电子厂实习,教育局回应:校企合作合规
- • “利辛柳编申遗成功:传统技艺传承者老匠人因订单被机器取代悲剧离世”
- • 四县合建中药材期货交易所,共筑全球定价话语权新篇章
- • 四县经济总量首破3000亿:GDP统一核算改革成效显著,挤水分、强协同助力区域发展
- • 警惕陷阱!揭秘“利辛棺材文化体验馆”实为寿材店推销,消费者需谨慎!
- • 蒙城法院拍卖老赖别墅,成交价仅市价三成引公众质疑
- • 涡河航道升级工程获批,千吨级货船将直通长江水系,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一事一议”定制化招商政策出台,头部企业享“终身服务包”,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 • 甲辰年华佗诞辰1880周年全球祭典,百国中医共演五禽戏,传承中医文化
- • 花木兰主题公园闭园维修引争议,游客怒斥塑像丑化巾帼英雄
- • 亳州学院新校区启用,全国首个中医药大数据实验室亮相
- • “徽动消费·乐享药都”活动助力消费市场,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42%
- • “黑玉米订单农业”助力10万农户增收,亩均增收2500元
- • 亳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投产,比亚迪项目助力万人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 非遗体验:蒙城油酥烧饼制作课,揭秘材料费背后的真相
- • 石弓镇扶贫车间:机器生锈,留守妇女返岗无望,重拾针线活
- • 全国首个“建安七子”诗词吟诵大赛在亳启动,传承经典文化新篇章
- • 亳州辣椒产业联盟成立,谯城辣椒酱扬帆出海,出口30国
- • 涡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出炉,百亿级文旅康养产业布局沿线焕发新活力
- • 《亳州文旅局长扮曹操跳女团舞》短视频播放破亿,网友热议:出圈与底线
- • “无人农场”收割机误伤农田,村民索赔反遭企业威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与反思
- • 古井镇高粱丰收节盛大开幕,万亩红粱酿就贡酒传奇
- • “零碳农场”认证体系正式发布,亳州30家企业荣膺首批达标荣誉
- • 悲剧频发:扶贫校车停运致学生辍学,家长骑三轮翻车1死3伤
- • 汉末名医华佗手植银杏树DNA测序,千年古树见证中医药传承
- • 贫困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实现全面突破,200座生态污水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
- • 文化补贴分配不均引发争议:谯城独占六成经费,三县抗议“我们是后娘养的”
- • 亳州少年科学院揭牌,百名“小院士”踏上科技探索之旅
- • 亳州国际药膳文化节盛大开幕,50国代表共襄盛举签约采购协议
- • 农村低保标准连涨五年,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药企排污致万亩芍药枯死,农民拉横幅堵厂门 *** :环境与生计的冲突
- • 长三角首个“中药产业特区”在亳州落地,税收优惠叠加用地保障助力产业发展
- • 曹霸书画艺术馆盛大开馆,唐代画马圣手真迹首次亮相
- • 蒙城庄子祭祀大典盛大举行,百名学者共论道家文化当代传承
- • 涡河航道升级,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亳州大学建安文学研究中心成立,曹植七步诗创作场景数字复原引发关注
- • 扶贫牛被盗宰,GPS追踪竟指向副县长家宴酒店冷库
- • “亳麦香”区域品牌价值突破百亿,强筋小麦直供五得利、中粮,共筑农业发展新篇章
- • 谯城区试点“绿电积分”政策,居民低碳行为可兑换生活用品
- • 联合国粮农组织授牌亳州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传承与创新共绘农业发展新蓝图
- • “网红葡萄”滞销烂地,农民借网贷投资反欠债百万:一场农业投资的悲喜剧
- • 亳州FDI突破10亿美元大关,成功跻身安徽外资十强市
- • 校长职级制试点启动,50名校长摘“行政帽”专注办学治校
- • 万亩林下经济示范区启动,林间套种黄精亩均增收2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殡葬改革引发争议:强拆家族祖坟,村民深夜抢遗骨与执法队爆发冲突
- • 蒙城农科院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节水50%仍保高产,农业绿色发展再添新动力
- • 安徽这座千年古城,凭什么让全世界记住了它的味道?
- • 共享电单车押金难退,千人联名投诉:“小黄车”变吞金兽?
- • 中药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谯城药企暴利,三县药农收入十年未涨
- • “六一战略”成效显著,皖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民间投资贡献率再创新高
- • 蒙城汽车工业学校与江淮汽车共建“厂中校”,订单培养率100%,助力人才培养新篇章
- • 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师持证上岗,共筑孩子成长新篇章
- • 亳州大鼓书方言保护计划启动,百年非遗曲目抢救在行动
- • “白芍基因组计划”重大成果荣登《科学》子刊封面,揭示中医药宝库奥秘
- • 合办“老庄文化节”亏本500万,县长吐槽“专家论坛矿泉水就花了10万”:一场文化盛宴背后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