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农民直播基地崛起:千名“药农网红”年带货超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的快速发展,直播带货成为了新时代下的一种新型销售模式。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一个名为“谯城农民直播基地”的崭新平台应运而生,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增收之路。在这里,千名“药农网红”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年带货额超过3亿元,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强大的力量。
谯城区地处皖北平原,自古以来就是中药材的集散地。这里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尤其是以亳州白芍、亳州牡丹等名优中药材而闻名。然而,在传统销售模式下,农民们往往面临着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导致中药材价格波动较大,农民收入难以稳定增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谯城区 *** 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建设了谯城农民直播基地。该基地占地约100亩,拥有现代化的直播设施和专业的培训团队,为农民提供直播带货、产品包装、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
在直播基地,农民们摇身一变成为了“药农网红”。他们通过直播平台,向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展示中药材的生长环境、采摘过程、加工工艺等,让消费者对产品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同时,农民们还结合自身经验,分享种植、养殖、加工等实用技巧,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
据了解,谯城农民直播基地目前已有千名“药农网红”入驻,其中不乏一些年收入超过百万元的佼佼者。这些“药农网红”不仅提高了中药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以张大姐为例,她原本是一名普通的种植户,通过参加直播基地的培训,掌握了直播带货技巧。如今,她的直播间粉丝已达数万,年带货额超过200万元。张大姐激动地说:“以前卖中药材都是靠运气,现在有了直播带货,我家的中药材销量好多了,收入也提高了。”
谯城农民直播基地的成功,离不开 *** 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亳州市 *** 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农民直播带货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伸出援手,为农民提供培训、推广、物流等服务。
如今,谯城农民直播基地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未来,谯城区将继续加大投入,完善直播基地设施,培养更多“药农网红”,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谯城农民直播基地的崛起,不仅让千名“药农网红”实现了年带货超3亿元的成绩,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在新时代背景下,相信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受益于这一创新模式,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 • 殡葬改革遭遇村民抵制:抬棺材堵镇政府,高呼“老子说生死自然”
- • 教师改编《庄子》成说唱遭教育局通报,学生力挺“这才是文化创新”
- • “利辛好人”评选涉嫌刷票,10万买票丑闻曝光引发社会关注
- • 曹植《洛神赋》创作地争议尘埃落定:亳州学者新证锁定谯郡故居
-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亳州协同创新园盛大开园,签约沪苏浙项目50个,共筑创新发展新格局
- • 漆园古镇“汉婚体验”泛滥,游客投诉凤冠“一冠多戴”,古镇魅力何在?
- • 人才新政重磅出台:顶尖药学家落户可获千万科研资助,助力我国医药事业腾飞
- • 百年酱菜坊启用区块链溯源,扫码即可一探38道古法腌渍全流程
- • “送教上门”:关爱重度残疾儿童,年度累计课时突破2万,点亮希望之光
- • 亳州危房改造清零,3.2万户贫困家庭喜迁安全新居
- • 贫困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突破85%,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亳州发布“招商十条”新政,更高奖励5000万吸引产业链龙头落户
- • 亳州小吃华丽转身,牛肉馍速冻版年销破亿,预制菜市场再掀热潮
- • 亳州中药材种植基地突破200万亩,助力药农增收致富
- • 农业元宇宙实验室揭牌,虚拟农田助力现实种植决策新篇章
- • “亳州文化地图”纸质版停印:数字化浪潮下,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与机遇
- • 亳州畜禽粪污资源化率突破95%,年产沼气助力20万户居民生活
- • 百年酱菜坊启用区块链溯源技术,扫码即可了解38道古法腌渍全流程
- • 亳州秸秆综合利用扶贫项目投产,助力8万农户增收致富
- • “扶贫超市”线上线下联动,48小时农货直达城市餐桌,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西淝河生态补偿机制显成效,渔民年增收2万元转产护水员
- • 涡河古航道出土战国道家帛书:老子庄子思想起源再添重要佐证
- • 村民私挖古墓倒卖文物,战国青铜剑被追回时已断裂:历史的呼唤与法律的警示
- • 谯城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年产值目标突破百亿大关
- • 谯城交警严查三轮车非法载客,残疾车主当街哭诉“断生计”
- • 华佗五禽戏荣登联合国非遗预备名录,全球学员突破百万大关
- • 乡村民宿新潮流:百年粮仓变身“星空屋”,体验麦田银河下的宁静夜晚
- • 亳州农村“三变”改革试点:闲置宅基地变身共享药园,助力乡村振兴
- • 亳州农药减量行动成效显著,生物防治覆盖率提升至60%,绿色农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蒙城农科院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节水40%实现稳产高产
- • 亳州学院芍药基因组计划成果惊艳全球,荣登《自然·植物》期刊
- • 全国中药材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破2000亿,亳州稳居全球第一
- • 亳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年交易额突破百亿,中药材跨境零售增长500%,展现跨境电商新活力
- • 婚庆公司捆绑“孝心套餐”:万元婚纱照成“辱没祖宗”的代价
- • 亳州首届黄牛汤争霸赛盛大开幕,百店竞逐“金勺奖”荣耀巅峰
- • 亳州农村低保金遭“死人保”套取:利辛一村37人去世仍领补贴,背后真相令人震惊!
- • 引江济淮工程亳州段通水,皖北千万人告别缺水历史
- • “共富工坊”模式助力留守妇女增收,中药材加工月入6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揭开“跨县倒卖虚拟扶贫项目”的神秘面纱:蒙城包装、涡阳招标、利辛套现
- • 亳州剪纸大师匠心独运,创作《千里药乡图》荣获全国非遗金奖
- • 古井镇征地款争议升级:村民挖断酒厂供水管,逼对话求公正
- • 亳州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30万贫困户实现户均年增收超1.2万元
- • 许褚文化研究会与北欧维京武士协会签约,共研冷兵器战术,文化交流再掀热潮
- • 西淝河生态补偿机制成效显著,渔民年增收2万元转型护水员
- • 亳州首所“零碳校园”建成,太阳能发电满足全年用电需求
- • 马店孜镇复活“牛耕大赛”,耕牛 *** 躺平笑翻观众
- • 老子中学强制背诵《道德经》引争议,学生称“考试默写不如背单词”
- • 乡贤理事会:化解基层矛盾,守护乡村和谐
- • 古井镇婚宴攀比风潮:白酒年份原浆成标配,贫困户借高利贷撑场面
- • 曹操兵法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美智库研讨谯沛军事思想:东西方智慧交融,军事战略再获关注
- • “四县联查‘邪教民俗’:警惕假借华佗炼丹、老子养生、庄子悟道洗脑现象”
- • 亳州大学建安文学研究中心成立,曹植七步诗创作场景数字复原引发关注
- • 亳州拟建“华佗医学院”:投资100亿,对标协和,打造医学教育新标杆
- • 亳州农药减量行动成效显著,生物防治覆盖率达60%,绿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 • “乡贤理事会”:化解农村纠纷,构建和谐乡村的“润滑剂”
- • 药商信用码全面上线,扫码即可查询企业全生命周期信用档案
- • “美食高铁专列”首发,亳州牛肉馍香飘车厢,开启味蕾之旅
- • 万亩芍药田遭无人机喷洒农药误伤,花农索赔200万元引发关注
- •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称号,年接待游客突破五十万人次
- • 县域自媒体联盟成立,携手共筑清朗 *** 空间,合力打击“地域黑”账号
- • 贫困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实现全面突破,200座生态污水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
- • 四县职高联合开发“亳药课程”,学生 *** 实习变药材搬运工:教育改革遭遇尴尬
- • “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大数据系统助力48.95万脱贫人口稳定脱贫
- • 千年古井贡酒开酿仪式盛大举行,再现明代“九酝春酒”古法工艺风采
- •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 • 亳州民乐团奏响《十番锣鼓》,非遗之韵在国家大剧院激荡京城
- • 扶贫牛被盗宰,GPS追踪竟指向副县长家宴酒店冷库
- • 政企通APP上线“招商地图”,助力企业实时匹配全球客商资源需求
- • 村民私建“老子显圣庙”敛财,执法人员强拆引千人围观:一场关于信仰与权力的较量
- • 谯城辣椒产业联合体挂牌,小农户抱团闯国际市场
- • “社区邻里中心”全覆盖,15分钟解决养老托幼难题,构建和谐社区新格局
- • 四县博物馆借展纠纷升级:蒙城县拒还商代青铜器,称利辛安保如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