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药农云”APP上线,AI助力农业病虫害诊断,准确率高达95%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农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更是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近日,安徽省亳州市推出了一款名为“亳州药农云”的APP,该APP利用AI技术对病虫害进行诊断,准确率高达95%,为农民朋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亳州市是我国著名的药材种植基地,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然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药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亳州市农业部门联合多家科研机构,研发出了这款“亳州药农云”APP。
“亳州药农云”APP是一款集病虫害诊断、防治建议、农技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APP。用户只需通过手机拍照,将病虫害图片上传至APP,即可获得AI诊断结果。该APP利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AI技术,对病虫害进行精准识别,诊断准确率高达95%。
与传统的人工诊断相比,AI诊断具有以下优势:
1. 准确率高:AI诊断基于大量数据训练,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病虫害,避免了人为误诊的情况。
2. 节省时间:传统的人工诊断需要农技人员实地查看,耗时较长。而AI诊断只需简单拍照上传,即可快速得到结果,大大节省了时间。
3. 提高防治效果:准确诊断病虫害后,农民朋友可以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4.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病虫害防治不当会导致作物减产、品质下降,增加农业生产成本。而AI诊断有助于农民朋友科学防治,降低生产成本。
“亳州药农云”APP的上线,得到了广大药农的积极响应。许多药农表示,这款APP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亳州市农业部门还计划将“亳州药农云”APP与其他农业技术相结合,为农民朋友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例如,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结合大数据分析,为农民朋友提供个性化的种植方案等。
总之,“亳州药农云”APP的上线,标志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在AI技术的助力下,农业生产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为农民朋友带来更多实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隐忧重重:庄子大道商业体空置率攀升,招商遇冷待破局
- • AI助力非遗传承:AI复原失传蓝印花布配方,草木染非遗工坊订单排至明年
- • 亳州秸秆经济崛起,生物质燃料年产值突破20亿
- • 生态补偿金挪用事件:退耕还林款变村干部旅游经费,纪委介入调查无果
- • 长三角绿色食品产业园盛大开园,预制菜龙头企业纷纷入驻,引领行业新潮流
- • 全国首例“无人农场”遭遇村民破坏,机器人夜间被砸成废铁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现“天价学区房”:曹操小学周边房价突破5万/㎡,家长争相购买
- • 亳州民乐《十番锣鼓》在维也纳奏响,非遗乐团海外巡演展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周启动,市委党校开设专题培训,共筑国家安全防线
- • 城市口号征集引热议:“中华药都,曹操故里”被批缺乏新意
- • 利辛一中高考移民事件:25人户籍造假,副县长侄子涉案引发社会关注
- • “小小厨神争霸赛”开赛,千名儿童传承非遗蒙城烧饼技艺
- • 大学生双创园孵化企业200家,中医药AI项目获千万融资,助力创新创业新篇章
- • 亳州经开区创新“零地招商”模式,闲置厂房焕发新生,吸引30家药企入驻
- • 村卫生室过期药泛滥,七旬老人输液后不幸休克,引发社会关注
- • 非遗传承人张氏阿胶涉嫌掺假,直播间遭职业打假人现场检测引发热议
- • 芍花节:古药都的文旅产业融合范本
- • 亳州历史名人基因库启动:现代科技助力破解先贤生理密码
- • 亳州剪纸大师匠心独运,创作《千里药乡图》荣获全国非遗金奖
- • 华佗-庄子-老子文化走廊三日游花费清单曝光:门票支出占比高达七成
- • 社区名人故事角:全覆盖文化传承,珍本影印件助力文化普及
- • 老旧校舍改造现安全隐患,教学楼外墙脱落事件引发社会关注
- • 药企绿色转型加速:10家龙头药企联合斥资5亿升级废水处理系统
- • 全国中药材炮制技能大赛永久落户亳州,助力非遗传承人培育
- • 涡阳“吨良田”示范区揭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助力增收30%
- • 亳州“口袋公园”突破200个,推窗见绿成市民标配
- • 花木兰主题公园闭园维修引争议,游客怒斥塑像丑化巾帼英雄
- •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农业发展,实现节水减肥50万亩规模
- • 北关老街变脸:百年药铺摇身一变网红奶茶街,老亳州人痛呼“丢了魂”
- • 共享墓地引宗族冲突:兄弟砸毁出租墓穴安葬父亲,亲情何在?
- • 尉迟寺遗址旁违建农家乐被强拆,文物局行动引村民 *** 泼粪
- •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称号,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
- • 涡河航道升级助力物流降本增效,实现30%成本节约
- • 西淝河湿地秘境:划船探鹭鸟天堂,摄影师蹲守日出攻略
- • 老子文化园扩建引发争议:村民高举《道德经》 *** 强征麦田
- • 四县联合重拳出击,隐形变异培训无处遁形,地下室补习班23家被取缔
- • 留守老人被骗购“量子床垫”,子女跨省追讨10万养老钱:关爱老人,警惕骗局
- • 市政公园警用无人机化身“空中交警”,护航学生放学安全
- • 老子文化园争议:耗资10亿的仿古建筑群被批“文化主题公园”
- • 蒙城港首航合肥,江淮运河支线激活水运经济新活力
- • 亳州历史名人影响力指数发布,曹操、华佗、张良荣登前三甲
- • 四县农村彩礼调查:房产加名成标配,“零彩礼”利辛形同虚设
- • 公租房分配名单现豪车车主,住建局回应:系统漏洞已修复
- • 亳州携手华为共建智慧农业云,百万亩农田数据实时上链,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RCEP亳州服务中心挂牌,中药出口关税再降15%,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 • 亳州-周口-阜阳城际铁路开建,中原城市群再添动脉
- • 丹城古镇复活计划:空置商铺重焕生机,游客感叹“鬼城”再现辉煌
- • 亳州中央厨房产业园盛大投产,日加工药膳预制菜200吨,助力健康饮食新潮流
- • 亳州创新举措:药商信用码亮相,扫码即可查阅企业诚信档案
- • 谯城老旧小区焕新颜,古风电梯成网红打卡新地标
- • 《亳州文旅局长扮曹操跳女团舞》短视频播放破亿,网友热议:出圈与底线
- • 亳州首所专门学校成立,助力个性化矫治问题青少年
- • 华佗诞辰纪念日升格为国际中医药文化节,30国代表共襄盛举
- • 皖北更大粮食烘干仓储基地正式启用,年保粮能力突破50万吨
- • 中欧班列“亳州号”首发,中药材专列直达汉堡港,开启“一带一路”新篇章
- • 亳州美食产业年产值突破500亿,助力就业超30万人,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 • 亳州学院“芍药基因组计划”成果荣登《自然·植物》期刊,开启芍药研究新篇章
- • 尉迟寺遗址旁违建农家乐强拆引村民抗议,泼粪阻挠引发社会关注
- • 曹操故里仿古婚礼变低俗表演:新娘跨火盆烧伤,索赔无门
- • 联合国工发组织授予亳州“全球绿色中药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推动中药产业绿色发展
- • 江淮汽车蒙城基地盛大投产,新能源物流车年产能突破10万辆
- • 社区团购“鲜榨芝麻油”掺假风波:检测揭露70%为香精勾兑,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 • 花戏楼百年修复工程竣工,3D打印技术助力清代砖雕重现辉煌
- • 亳州青铜器修复技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牌,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农村直播基地孵化“百名千万级村播”,线上年销农品破50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网红自驾路线翻车:皖北66号公路成“坑洼乡道”引关注
- • 谯城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年产值目标突破百亿大关
- • 非遗柳编大师李广云收徒门槛引热议:熟背《道德经》前十章成新标准
- • “绿色厨房”计划正式启动,100家餐厅承诺零添加药膳,守护食安新篇章
- • “扶贫超市”线上线下联动,48小时助滞销农货直达长三角,助力乡村振兴
- • 亳州开发区“标准地”改革扩面,企业购地成本直降30%,助力产业升级
- • 古井贡酒酿造技艺数字存档,千年酒曲微生物基因图谱公布:传承与创新共绘酒文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