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称号,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
近日,位于安徽省亳州市的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获国家工业遗产称号,这不仅是对古井酒文化深厚底蕴的肯定,也标志着我国酒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作为年接待游客量超过50万的重要文化旅游景点,古井酒文化博览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位于亳州市古井镇,这里是中国著名的白酒产区,也是古井贡酒的发源地。古井贡酒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名酒之一,其酿造技艺源远流长,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此次荣获国家工业遗产称号,是对古井贡酒酿造技艺和历史文化的极大认可。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占地面积约200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集历史文化、生产工艺、旅游观光于一体。园内设有古井贡酒博物馆、古井贡酒酿造技艺展示区、古井贡酒历史文化长廊等,全面展示了古井贡酒的历史渊源、酿造工艺、酒文化等。
走进古井酒文化博览园,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酿酒时代。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古井贡酒的酿造过程,从选粮、制曲、发酵、蒸馏到陈酿,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古井人的智慧和汗水。此外,游客还可以品尝到各种口味的古井贡酒,感受其独特的酒香和醇厚口感。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不仅是一个展示古井贡酒文化的平台,更是一个传承和弘扬中华酒文化的窗口。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古井酒文化博览园积极响应,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在园内,游客可以参加各种特色活动,如酿酒体验、品酒比赛、酒文化讲座等,深入了解中国酒文化。
荣获国家工业遗产称号后,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将继续加大保护和传承力度,努力将酒文化发扬光大。一方面,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游 *** 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还将加强与国内外酒文化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年接待游客量超过50万人次,这一成绩充分体现了其在文化旅游领域的独特魅力。未来,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以酒文化为核心,打造集旅游、文化、教育、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为传承和弘扬中华酒文化贡献力量。
总之,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荣获国家工业遗产称号,是对其深厚酒文化底蕴的肯定,也是对中华酒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力推动。在今后的日子里,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将继续努力,为游客呈现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酒文化。
- • 春蕾行动,点亮贫困女生求学之路——春蕾女童助学工程助力5万女生重返校园
- • 谯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烂尾,七旬老人爬楼突发心脏病送医引关注
- • 尉迟寺遗址考古成果融入校本教材:历史教育的新尝试与考试制度的反思
- • 亳州牛肉馍速冻生产线投产,微波3分钟还原现烤口感,开启速食新篇章
- • 亳州“中国药膳之都”引资本热捧,10家餐饮集团争建中央厨房
- • “四县联推‘皖北农家宴’活动现意外:评委集体腹泻,冠军菜紧急下架引关注”
- • 亳州空气质量再创新高,PM2.5浓度创十年新低,首达国家一级标准
- • 利辛一中高考移民事件:30名学生户籍造假被取消高考资格,教育公平再受关注
- • 贫困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实现全面突破,200座生态污水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家中药渣生物质发电厂投产,年供电量达1.5亿度,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脱贫榜样巡回宣讲”启动,百名致富带头人传经送宝助力乡村振兴
- • 利辛推行“家庭签约教师”,特困生家中开课引安全争议
- • 农村厕所革命助力贫困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 • “苔干之乡”遭遇滞销危机,菜农含泪倾倒千斤苔干,涡河见证无奈与希望
- • 亳州民乐《十番锣鼓》在维也纳奏响,非遗乐团海外巡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 • 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5顶假发月薪仅500元
- • 万亩荷塘项目烂尾,莲农含泪挖藕填埋:“一斤赔三毛”
- • 万亩林下经济示范区启动,林间套种黄精亩均增收2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非遗研学游陷阱:2980元中药炮制体验,竟是捣蒜游戏?
- • 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百万亩农田,AI灌溉系统节水增效50%
- • 亳州粮食烘干中心全面覆盖乡镇,阴雨天保粮能力显著提升80%
- • “道宴”体验翻车:688元/位的“道德经套餐”竟成豆腐青菜摆盘秀?
- • 大学生返乡创业补贴加码,百万无息贷款助力青年梦想起航
- • 古井镇中心小学撤并引发冲突:家长持农具阻拦挖掘机进校,社会关注教育公平问题
- • 高铁经济泡沫:亳蚌城际日均客流不足百人,车厢成菜农专列,背后真相引人深思
- • 涡阳智慧麦田亩产破900公斤,刷新安徽省小麦单产纪录
- • 农机补贴黑市猖獗:中介公然叫卖“假发票”,套补比例超40%
- •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农业发展,实现节水减肥新突破
- • 光伏板下芍药盛开,“农光互补”模式助力亩均收益破万元
- • 亳州中央厨房产业园盛大投产,日加工能力达100吨药膳预制菜
- • “美食元宇宙”上线,数字孪生亳州老街带你虚拟品尝百味人生
- • 光伏扶贫电站变“负资产”:村民倒贴贷款维修,发电收益仅够缴电费
- • 亳州“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亳州首届黄牛汤争霸赛盛大开幕,百店竞逐“金勺奖”荣耀巅峰
- • “共享药房”上线引发争议:百万押金门槛引质疑,脱离民生需求?
- • 城市口号征集引吐槽:“中华药都,曹操故里”被批没新意,网友热议如何打造更具特色的宣传语
- • 亳州农村“三变”改革试点:闲置宅基地变身共享药园,助力乡村振兴
- • 法国卢浮宫盛大举办“亳州青铜文明特展”,成汤礼器惊艳巴黎
- • 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50项传统技艺成为选修课程新宠
- • 皖北更大智能育苗工厂投产,辣椒苗日产能突破百万株,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周启动,市委党校开设专题培训,共筑国家安全防线
- • 暴雨肆虐亳州四县农田,保险理赔拖延千人堵路,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 • 冷链物流园噪音扰民:居民戴耳塞睡觉,凌晨卸货声仍扰民不断
- • 亳州乡村人才公寓投用,免费入住政策助力青年扎根乡村
- • 蒙城牛肉产业集群产值破百亿,全链升级打造“从牧场到餐桌”新模式
- • 百校联动演绎经典,《木兰从军》音乐剧融入美育课程传承巾帼精神
- • 四县区同步启动“曹操后裔”基因检测,族谱研究院月入百万
- • 亳州“百企帮百村”行动圆满收官,200个贫困村集体年收入突破20万元
- • 农业气象预警系统升级,守护农民丰收梦——提前72小时通知到户,筑牢农业防线
- • 利辛县辣椒小镇年产值破10亿,红火产业富农家
- • 涡阳老子文化园拖欠民工工资,巨型老子像工程陷入困境
- • 道商大会签约37亿,老子IP助力康养产业投资潮涌动
- • 尉迟寺遗址考古新发现:史前稻作遗存改写农业史认知
- • “冥婚产业链惊人内幕:女尸骨叫价8万,盗墓团伙专刨贫困户祖坟”
- • 亳州历史名人主题邮局盛大开业,限量版“曹操作诗”邮票引发热销狂潮
- • 亳州小麦再创佳绩,单产刷新纪录,万亩示范田亩均突破1600斤
- • 中医药文化节升格国际级,30国代表共绘产业合作新蓝图
- • “共富工坊”模式助力留守妇女增收,中药材加工月入6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植保无人机产业园正式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架,辐射全国农业领域
- • 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成摆设,档案“全员心理健康”造假事件引发社会关注
- • “共享农机”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乡镇覆盖率高达80%,亩均耕作成本降低30%
- • “巩店梨花节‘以花抵票’引发争议:游客摘花换门票致梨树折损过半”
- • 尉迟寺遗址研学乱象:考古变挖沙,小学生挖仿制陶片引家长投诉
- • 皖北江南胡集镇:徽派建筑竟是水泥仿制,游客笑称“买家秀现场”
- • “以商招商”奖励政策再加码,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更高奖1000万!
- • 长三角高校课程共享平台上线,亳州学子可修沪苏浙学分,教育资源共享迈出新步伐
- • 华佗诞辰祭祀大典引争议:商业赞助捆绑香火,道士 *** 仪式变味
- • 教师改编《庄子》成说唱引发热议,学生力挺“这才是文化创新”
- • 亳州招商引资再创佳绩,年度总额突破3000亿,连续三年领跑安徽增速
- • 亳州秸秆综合利用扶贫项目投产,助力8万农户增收致富
- • 村民集资千万建“南华经塔”,建成后禁止本地人免费登塔引发热议
- • 亳州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三年提升,农村学子占比超六成,彰显教育公平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