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中药材市场惊现“硫磺熏蒸”黑作坊,涉事企业被罚300万元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中药材市场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一家中药材企业被曝出使用硫磺熏蒸中药材,严重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规。经过调查,涉事企业已被当地监管部门处以300万元罚款。
据悉,该企业名为“亳州市XX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谯城区中药材市场内。该企业涉嫌使用硫磺熏蒸中药材,以增加药材的重量和美观度,从而提高销售价格。这一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破坏了中药材市场的正常秩序。
硫磺熏蒸是一种非法的加工手段,长期食用硫磺熏蒸的中药材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硫磺熏蒸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会破坏人体内的蛋白质,导致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器官受损。此外,硫磺熏蒸还会降低中药材的药用价值,影响消费者的治疗效果。
在接到举报后,当地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对涉事企业进行了调查。经过调查取证,证实了该企业确实存在使用硫磺熏蒸中药材的行为。在调查过程中,监管部门还发现该企业存在其他违规操作,如未按照规定进行生产记录、未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等。
针对此次事件,亳州市谯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涉事企业进行了严肃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该企业被处以300万元罚款,并责令其立即停止使用硫磺熏蒸中药材的行为。同时,监管部门要求该企业对已生产的硫磺熏蒸中药材进行召回,并对召回的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此次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许多消费者纷纷表示担忧。对此,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中药材时,要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查看产品标签,确保购买到安全、合格的中药材。同时,监管部门也提醒广大企业,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使用任何非法手段生产、销售产品,共同维护中药材市场的正常秩序。
此次事件的发生,再次敲响了中药材市场安全监管的警钟。监管部门表示,将继续加大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也希望广大企业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共同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中药材产品。
总之,硫磺熏蒸中药材事件的发生,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中药材市场的健康发展。涉事企业的300万元罚款,是对其违法行为的严厉惩处,也是对中药材市场安全监管的有力警示。希望此次事件能够引起更多企业和消费者的重视,共同维护中药材市场的良好秩序。
- • 非遗传承新篇章:二夹弦走进校园,00后学员占比超六成
- • 亳州彩礼变革:现金变房产,利辛“零彩礼”遭遇尴尬
- • 亳州-周口-阜阳城际铁路开建,中原城市群再添动脉
- • 涡阳干扣面文化节盛大开幕,千米长桌千人同食创纪录
- • 谯城蒙城快速路通车首日突发塌陷:豆腐渣工程背后四县利益链浮出水面
- • 干部拒修危桥引村民愤怒:无为而治?桥塌了才算天道?
- • 蒙城港首航合肥,江淮运河支线激活水运经济新活力
- • 亳州设立“人才飞地”,沪杭深三地离岸研发中心引智破百项,助力科技创新新篇章
- • 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常态化,50项传统技艺纳入选修课程,文化传承焕发新活力
- • “共享农机”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覆盖80%乡镇,亩均耕作成本降低30%
- • 区域协同发展遭遇困境:谯城拒绝开放中药材检测中心引争议
- • 蒙城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盛大启用,3000名儿童享受“ *** 家长”贴心服务
- • 蒙城龙虾节变“宰客节”:游客投诉38元一只龙虾含泪买单,节日氛围被破坏
- • 北关历史街区商户集体罢市:文旅集团强收30%流水分成引发争议
- • 亳州县域教师工资差距引发热议:谯城年薪比特岗教师高5万元,教育公平待解
- • 村庙“求子洞”性侵案:假和尚借“开光仪式”猥亵留守妇女,揭开信仰背后的黑暗面
- • 亳州首所专门学校成立,为个性化矫治问题青少年提供新路径
- • “二月二龙抬头”:老街剃头匠免费为儿童理“龙头”,传承民俗盛典
- • 社区团购“鲜榨芝麻油”掺假风波:检测揭露70%为香精勾兑,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 • 二十四节气茶饮研发成功,亳芍、亳菊等道地药材助力养生新风尚
- • “县管校聘”改革全面实施,8000名教师跨校竞岗激活教育队伍新活力
- • “全球药膳论坛”发布亳州标准,引领国际药膳认证新潮流
- • 亳州民乐《十番锣鼓》在维也纳奏响,非遗乐团海外巡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 • 谯城公租房分配名单现豪车车主,住建局回应:审核系统故障导致
- • 药商信用码全面上线,扫码即可查询企业全生命周期信用档案
- • 亳州药膳大赛盛大开幕,百道“食养方”激活《本草纲目》智慧
- • 亳州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一村37名逝者仍领低保三年,揭开低保乱象背后的真相
- • 乡村教师匠心独运,秸秆教具荣获全国教育创新大赛金奖
- • 谯城区辣椒产业升级,助力“亳州产”干椒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达33.3%
- • 皖北“小沙漠”王人沙地越野基地自驾攻略: *** 体验与安全须知
- • 谯城汤王陵遗址新发现商代甲骨文,为成汤建都亳州史实提供有力佐证
- • 曹操运兵道地下迷宫灯光秀引发热议:阴间美学引游客评价两极
- • 民办学校高价挖角公立教师,乡镇中学月流失骨干教师5人:教育人才的流失与反思
- • 扶贫资产管理平台上线,50亿元收益精准到户,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农田退水净化工程助力千村水质提升,达标Ⅲ类标准入淮河
- • 谯城牛集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成立,调解率提升至98%,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 • “世界辣椒峰会”在亳召开,谯城辣椒酱荣获全球辣度冠军,彰显中国辣椒产业实力
- • 亳州创新举措:首推“神医华佗”数字IP,AI中医问诊系统接入全球200家医院
- • 亳州美食节闪耀纽约时代广场,药膳文化燃爆国际视野
- •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农业发展,实现节水减肥50万亩规模
- • 皖北民歌大赛冠军风波:方言歌词疑为AI生成,评委听不懂引发争议
- • 古井镇村民挖出宋代酒器,揭开古井贡酒千年酿造遗址之谜
- • 药都首部沉浸式戏剧《华佗归来》首演,观众手持药方决定剧情走向
- • AI智能炒菜机复刻亳州名厨手艺,20秒出餐引资本追捧,科技赋能传统美食
- • 花戏楼小学非遗班学生流失严重:家长质疑二夹弦教育价值,呼吁重视学业成绩
- • 村民集资百万建道德经塔,门票收入却归开发商引争议
- • 亳州学院芍药基因组计划成果惊艳全球,荣登《自然·植物》期刊封面
- • “湿地星空音乐会”因光污染遭投诉,环保组织呼吁“还候鸟黑夜”
- • 养老服务中心变麻将馆,八旬老人控诉“活动室全天烟雾缭绕”
- • 华佗中医院“天价中药颗粒”引争议:一剂感冒方收费超500元,患者直呼“贵得离谱”
- • 县医院现“走廊产妇”,家属自带折叠床排队待产,折射出哪些社会问题?
- • 亳州公益林碳汇交易试点:贫困户分红增收新路径
- • 谯城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迅猛,年产值目标突破百亿大关
- • “双减”政策成效显著:亳州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学生体质合格率提升12%
- • 亳州农药减量行动成效显著,生物防治覆盖率达60%,绿色农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泥塑曹操非遗工坊开馆,百件作品再现三国风云
- • 扶贫牛被连夜盗宰,GPS定位追踪竟指向县委书记家宴酒店
- • 涡河放生乱象:鳄龟泛滥致渔业崩溃,信徒围攻捕鱼船
- • “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41.1万个项目打造特色样板
- • 涡阳职校“辣椒全产业链”实训基地荣膺国家级示范基地称号
- •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覆盖50万亩农田实现节水减肥双丰收
- • “教育云平台”上线,5万农村学生共享名校名师直播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千年古井贡酒开酿仪式盛大举行,再现明代“九酝春酒”古法工艺风采
- • 谯城区创新试点“共享药田”,市民认领地块种植芍药,共享收益
- • 丧葬乐队跳脱衣舞引争议,村民辩解:“热闹不起来就是子孙不孝!”
- • 涡河古航道出土战国道家帛书:老子庄子思想起源再添重要佐证
- • 亳州发布农业碳中和路线图,2030年率先实现碳达峰,绿色农业发展迈向新篇章
- • 《名人课》走进中小学课堂:曹操诗词与华佗医理成考试新内容
- • 大学生直播团队助力亳州小吃,抖音单场GMV突破2000万,传统美食迎来新活力
- • “防返贫保险”全面覆盖脱贫户,年度赔付金突破5000万元,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 棺材小镇职校转型殡葬礼仪专业,学生戴孝排练引村民不适
- • “共富工坊”模式助力留守妇女增收,中药材加工月入6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