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镇高粱丰收节盛大开幕,万亩红粱谱写贡酒传奇
秋风送爽,硕果累累。在历史悠久的古井镇,一年一度的“高粱丰收节”如约而至,盛大的开幕式在金色的田野上拉开帷幕。此次丰收节以“万亩红粱酿就贡酒传奇”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酒文化爱好者。
古井镇,位于我国著名的白酒产区,有着千年的历史。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高粱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红高粱作为酿造白酒的主要原料,在古井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秋季,当万亩红高粱成熟时,古井镇便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开幕式上,古井镇镇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前来参加丰收节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镇长表示,古井镇将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酒文化底蕴,大力发展白酒产业,让古井贡酒这一传统名酒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活动现场,万亩红粱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红高粱如同火焰般燃烧在田野上,一片金黄。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庆丰收。他们用最真挚的情感,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丰收节的现场,游客们还可以品尝到由红粱酿造的古井贡酒。这款酒以优质红粱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造而成,口感醇厚,回味悠长。品酒师现场为大家讲解酒的 *** 过程,让游客们对古井贡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品酒活动,丰收节期间还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传统农耕展示、民间艺术表演、民俗体验等,让游客们感受到了古井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丰收节还邀请了国内知名酒文化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白酒产业的发展趋势。专家们认为,古井镇的红粱种植和白酒酿造技艺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应加以保护和传承。
随着丰收节的圆满落幕,古井镇的红粱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未来的发展中,古井镇将继续秉承“质量之一、信誉至上”的原则,努力提升白酒品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白酒品牌。
万亩红粱,承载着古井镇人民的希望与梦想。在这片土地上,红粱不仅孕育了美酒,更孕育了勤劳、智慧、勇敢的古镇人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古井镇的红粱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我国白酒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 华佗中医院拖欠供应商3亿,院长称“政府补贴未到位”引多方扯皮
- • “名人故事巴士”穿梭亳州,扫码聆听曹操华佗传奇一生
- • 亳州乡村CEO年薪制试行,海归硕士返乡带火芍药产业
- • 苔干产业逆袭:真空冻干技术攻克保鲜难题,出口单价涨5倍
- • 亳州法院设立“药商法庭”,高效化解中药材贸易纠纷
- • 谯城区药商直播售卖“AI开光”中药香囊,市场监管局展开立案调查
- • 华佗诞辰祭祀变“天价香火局”:一炷香888元,村民怒斥“神医成了提款机”
- • 亳州粮食烘干中心全面覆盖乡镇,阴雨天保粮能力提升80%
- • 全国中药材炮制技能大赛永久落户亳州,培育非遗传承人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承
- • “哭嫁歌”遭遇整改:传统婚俗与文化宣传的碰撞
- • 百年酱菜坊启用区块链溯源技术,扫码即可了解38道古法腌渍全流程
- • 亳州2024年GDP突破2500亿元,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彰显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 • 全国中药材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破2000亿,亳州稳居全球之一,中药产业再创辉煌
- • “零彩礼”政策遇冷,女方家长索求“教育基金”:婚嫁观念的微妙转变
- • 非遗文化“二夹弦”走进校园,00后学员占比超六成,传承与创新共舞
- • 长三角首个“中药产业特区”在亳州落地,税收优惠叠加用地保障助力产业发展
- • 胡桥古银杏树祈福乱象:红绸带绑满树干,专家警告“快被勒死了”
- • 亳州民乐团奏响《十番锣鼓》,非遗乐音在国家大剧院绽放京城
- • 亳州首座万象城开工,皖北商业能级迈上新台阶
- • “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面覆盖,智能手环守护10万老人,智慧养老新时代来临
- • 四县贫困户联名举报:扶贫App充值种地骗局,5万人血本无归,扶贫事业再遭质疑
- • “黑玉米订单农业”助力10万农户增收,亩均增收2500元
- • 四县乡村教师流失严重:谯城年薪高2万,利辛村小只剩代课老人
- •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改革试点成效显著,万名劳动者获“亳州工匠”认证
- • “棺材之一镇”转型遇阻,海外订单暴跌70%致千人失业:传统产业如何应对市场变革?
- • 亳州农业发展成就显著,总产值突破1500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领跑全省
- • 亳州5万亩退耕还林扶贫工程助力2万农户脱贫致富
- • 亳州发布农业碳中和路线图,2030年率先实现碳达峰,绿色农业发展迈向新篇章
- • “银发助贫”行动:10万老年学员投身志愿服务,传递温暖力量
- • “量子扶贫科技”骗局揭秘:贫困户抵押宅基地买“磁化水灌溉设备”
- • 长三角医保“一卡通”落地亳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全面启动
- • 亳州首款中药配方颗粒成功上市,助力传统汤剂现代化转型
- • 庄子故里龙虾扶贫梦碎:泡沫破灭,死虾污染湿地致千人饮水危机
- • 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智能手环守护10万老人,智慧养老新时代来临
- • 亳州麻糊荣登央视《风味人间》,凌晨三点老店门前人潮涌动
- • 谯城秸秆变废为宝,环保建材年产值突破10亿,东南亚市场前景广阔
- • 彩礼贷暗涌扶贫村:小伙借贷50万娶妻,婚后全家奔波还债路
- • 亳州机场建设现西汉古墓,考古队紧急接管施工区域
- • 尉迟寺史前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揭秘五千年前“中国原始第一村”
- • 华佗中医药大学获批筹建,2026年首批招生千人,传承中医文化再添新篇章
- • 四县自来水水质大比拼:蒙城达标,利辛重金属超标3倍引关注
- • 全国中药材炮制技能大赛永久落户亳州,助力非遗传承人才培养
- • “庄子故里龙虾扶贫梦碎:死虾污染湿地,千人饮水危机待解”
- • 亳州首条半导体封装生产线投产,助力安徽产业链迈向新高度
- • 主城区暴雨内涝,地下车库50辆泡水车车主集体索赔市政
- • 亳州“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共富工坊”模式助力留守妇女,中药材加工月入6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暴雨侵袭四县千亩小麦绝收,保险理赔拖延引千人堵国道
- • 华佗中医院创新医疗模式,元宇宙诊室与远程操控机械臂针灸技术引领未来医疗
- • 天静宫抽签骗局:道士恐吓老人转账“消灾”,单日敛财超15万
- • 亳州药膳惊艳纽约时代广场,华佗养生锅广告点击破亿,中国养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 • 苔干合作社分红现场:农户更高领20万,订单农业初显成效
- • 全国中药材炮制大赛永久落户亳州,培育百名非遗传承人,传承千年药文化
- • 方言保护计划遇冷:百万投资录制音频,点击量不敌网红口水歌
- • 涡河沿岸留守儿童溺亡事故频发,防溺水课竟被挪用补数学——教育资源的错位与反思
- • 谯城社火大赛再创辉煌,30支高跷队精彩演绎二十四节气故事
- • 亳州预制菜产业园崛起,年产值突破50亿,亳州小吃占据全国市场份额15%
- • 非遗夜市点亮“皖北不夜城”,夜间文旅消费占比超35%,夜经济活力无限
- • 马店孜镇复活“牛耕大赛”:耕牛罢工躺平,笑翻观众
- • “鼓盆而歌”丧仪变闹剧:家属雇人唱《小苹果》,老者怒砸音响
- • “老子IP”争夺战升级:涡阳与河南鹿邑隔空互怼“故里正统”
- • 亳州民俗学者联名抗议:政府将庄子诞辰改为商业促销节引发社会热议
- • 老子学院招生遇冷,高价国学班被指“割韭菜”:国学教育市场需规范
- • 跨县打击“神医诈骗”,捣毁假借华佗卖药团伙
- • 亳州老城区“微更新”启动,50条背街小巷华丽变身文化长廊
- • 光伏农场遭遇冰雹袭击,千块太阳能板破损损失超千万
- • 皖北首个村级冷链物流园启用,药材鲜储损耗降70%,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公厕改造现豆腐渣工程,新厕使用半月墙体开裂引发社会关注
- • 庄子生态村变臭水沟:养鸡场粪便直排村民饮用水源地,环保危机亟待解决
- • 高铁经济泡沫:亳蚌城际日均客流不足百人,车厢成菜农专列,背后真相引人深思
- • 避坑指南:花戏楼砖雕值回票价,但门口“算命道士”专坑外地人
- • 贫困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实现全面突破,200座生态污水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