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农村公路提质三年行动:村村通双车道沥青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广大农民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亳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启动了农村公路提质三年行动,旨在提升农村公路的通行条件,实现“村村通双车道沥青路”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亳州市 *** 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将农村公路提质三年行动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
农村公路提质三年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通双车道沥青路,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亳州市 *** 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亳州市 *** 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充足。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二是优化规划布局。根据农村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农村公路建设,确保公路 *** 覆盖所有行政村,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的农村公路 *** 。
三是严格施工管理。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确保工程公开、公平、公正。
四是加强养护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落实养护责任,确保农村公路长期稳定运行。
五是强化监督检查。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在亳州市农村公路提质三年行动中,村村通双车道沥青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双车道沥青路2000多公里,覆盖了80%以上的行政村。这些沥青路不仅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首先,沥青路的建设提高了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过去,农村公路路况较差,车辆通行困难,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今,沥青路的建设使得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大幅提升,为农产品运输、乡村旅游等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次,沥青路的建设美化了农村环境。过去,农村公路两旁杂草丛生,环境较差。如今,沥青路的建设使得农村环境得到了美化,提升了农民群众的幸福感。
再次,沥青路的建设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沥青路的建设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吸引了更多企业投资兴业,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
总之,亳州市农村公路提质三年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村村通双车道沥青路”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亳州市将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让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 • 中日韩三国共祭商汤大典,亳州荣膺“东亚文明起源城市”
- • “共享药房”上线引发争议:百万押金门槛引质疑,脱离民生需求?
- • “网红葡萄”滞销烂地,农民借网贷投资反欠债百万:一场农业投资的悲喜剧
- • 全市乡村少年宫建设成果显著,助力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 • “老子IP”争夺战升级:涡阳与河南鹿邑隔空互怼“故里正统”
- • 雀巢亳州工厂扩产,药食同源饮品直供欧美市场
- • 天静宫抽签骗局:道士恐吓老人转账“消灾”,单日敛财超15万
- • 涡阳干扣面工业化生产线投产,年产能突破5000万包,引领传统美食迈向新高峰
- • “亳州药农云”APP上线,AI助力农业病虫害诊断,准确率高达95%
- • 华佗诞辰祭祀变“宰客节”:一炷香收费888元,村民怒斥:“神医成了摇钱树!”
- • 改厕补贴被村干部冒领,新厕所成“摆设”:农村环保工程遭遇尴尬困境
- • 亳州氢能产业园签约仪式盛大举行,打造皖北绿色能源枢纽
- • 华佗诞辰纪念日升格为国际中医药文化节,30国代表共襄盛举
- • 废弃小学改书店引争议:村民感叹“38元咖啡抵半月鸡蛋钱”
- • 非遗传承人张氏阿胶涉嫌掺假,直播间遭职业打假人现场检测引发热议
- • 涡阳农村小学撤并引发家长 *** :7岁孩童每日步行8公里上学,家长呼吁关注农村教育困境
- • 无人机夜间巡逻引村民不满,殡葬改革激化矛盾
- • 假借华佗传人名义售卖“扶贫神药”,涉案金额超500万:一场医疗诈骗的警示
- • 亳州畜禽粪污资源化率突破90%,年产生物天然气2亿立方米,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 • 逍遥谷资金链断裂:投资60亿的庄子文旅项目沦为放羊场
- • 亳州汉服设计大赛盛装揭晓,中药纹样服饰闪耀纽约时装周
- • 村级供销社全覆盖,统购统销助力农业降本增收20%
- • “巩店梨花节‘以花抵票’引争议:游客摘花换门票致梨树折损过半”
- • 全国最大中药渣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年创收超5亿元,绿色转型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亳州非遗国际传播中心落成,百国留学生体验五禽戏,传承中华文化魅力
- • 亳州四县联考泄题事件持续发酵:谯城家长花10万买答案被立案调查
- • 谯城名师因补贴过低拒绝下乡支教:500元补贴难以负担油费,教育公平何去何从?
- • 亳州学院新校区启用,全国首个中医药大数据实验室正式运营
- • “亳麦香”区域品牌价值突破百亿,强筋小麦直供五得利、中粮,共筑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大学生直播团队助力亳州小吃走红,抖音单场GMV突破2000万!
- • 亳州乡村“百家宴”开席,百道药膳联结邻里乡情
- • 合办“老庄文化节”亏本500万,县长吐槽“专家论坛矿泉水就花了10万”:一场文化盛宴背后的尴尬
- • 老子文化园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引领周边民宿集群爆发式增长
- • 亳州县域经济风云变幻:蒙城GDP逆袭领先,利辛增速垫底引发关注
- • 乡村魔幻现实:废弃小学变身怀旧民宿,半夜播放眼保健操,唤醒儿时记忆
- • 亳州白芍GAP基地荣获欧盟认证,中药材出口价格翻倍增长
- • 5G赋能农业,无人农场在蒙城落地,播种收割全程机器人作业引领现代农业新篇章
- • 全国首个“农业元宇宙”实验室落户亳州,开启虚拟农田指导现实种植新纪元
- • 石弓镇扶贫车间面临困境,留守妇女返岗无望,重拾针线活重燃希望
- • 亳州药企携手哈佛医学院,抗衰老中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 • 避坑指南:花戏楼砖雕值回票价,但门口“算命道士”专坑外地人
- • 首届“华佗养生文化节”盛大开幕,全球中医名家齐聚论道
- • “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课后服务参与率98%,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90%
- • 利辛农民自造“抗洪神器”:废旧油桶组装成救生艇获国家专利
- • 亳州试点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市民月租低于市场价50%,安居乐业新起点
- • “共享猪圈”骗补丑闻曝光:百头虚拟猪骗走百万补贴,村民未见一根猪毛
- • 蒙城一中学区房价格暴跌,家长集体围堵中介要求退差价:一场关于教育资源的维权风波
- • 皖北更大粮食烘干仓储基地正式启用,年保粮能力突破50万吨
- • 北关老街变迁之争:百年药铺变网红奶茶街,老亳州人痛呼“丢了魂”
- • 亳州古城墙保护条例实施,明代砖铭文数字化建档助力文化遗产传承
- • “共享农机”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乡镇覆盖率高达80%,亩均耕作成本降低30%
- • 涡阳“光伏+金银花”立体农业模式:亩均收益翻两番,绿色致富新路径
- • 亳州黄牛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牛肉馍原料迎来全新升级
- • 全国最大中药配方颗粒集采项目在亳州成功落地,平均价格降幅超56%
- • 农村污水治理站建设成果显著,水质达标率100%助力乡村振兴
- • 涡河航道升级,皖北货物通江达海成本降低四成,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药都四宝宴荣登中国地标宴席,高端食材诠释地域特色
- • 蒙城庄子祭祀大典盛大举行,百名学者共论道家文化当代传承
- • “十大皖药入菜”挑战赛圆满落幕,亳芍红烧肉年销量突破80万份,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 • 家长举报学校食堂使用转基因油,校长反问:不吃这个吃啥?
- • 央视《风味原产地》聚焦亳州酱菜,老坛开缸引万人围观,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
- • 亳州美食产业崛起,年产值突破500亿,就业人数超30万
- • 华佗故里假药作坊冒充“扶贫产品”,贫困户背锅遭刑拘:一场扶贫悲剧的反思
- • 谯城辣椒全产业链实训基地荣膺国家级示范基地,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亳州打造全国最大白芍交易市场,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大关
- • “共富工坊”模式助力留守妇女增收,中药材加工月入6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西淝河生态廊道荣膺国家级示范,助力沿岸10万村民共谋发展新篇章
- • 石弓镇教师宿舍成危房,支教老师睡课桌照片刷屏网络,引发社会关注
- • 华佗故里倾力打造“世界药圃”,引种3000种珍稀药用植物
- • 谯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工半年,居民无奈爬楼抬患病老人就医
- • 谯城创新举措:推行“家长执照”制度,考试不合格者不得参与家长会
- • 西淝河湿地秘境:划船探访“水鸟天堂”,揭秘暗流与非法捕鱼网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