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老城区“微更新”启动,50条背街小巷华丽变身文化长廊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老城区迎来了一项重大变革——“微更新”项目正式启动。此次项目旨在对老城区内的50条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改造,使之华丽变身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长廊,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美观的生活环境。
亳州,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城市风貌。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城区的部分背街小巷却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为了保护和传承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亳州市 *** 决定启动“微更新”项目,让这些背街小巷焕发新的生机。
此次“微更新”项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造:
一、基础设施提升。对背街小巷的道路、排水、照明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确保居民出行安全和舒适。
二、环境美化。对背街小巷的墙面、绿化、景观等进行美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
三、文化传承。挖掘和展示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小巷改造中,让市民和游客在漫步小巷的同时,感受古城的历史底蕴。
四、业态升级。引入特色商铺、文化体验馆等业态,丰富小巷的商业氛围,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在“微更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亳州市 *** 高度重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征求居民对小巷改造的意见,确保改造工作符合居民需求。同时,项目还注重保护老城区的历史风貌,尽量保留原有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元素。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50条背街小巷已初具规模。如今,这些小巷不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而是成为了充满文化气息的文化长廊。漫步在这些小巷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年代。
改造后的背街小巷,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许多市民表示,这样的改造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为他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亳州市“微更新”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其他城市的老城区改造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城市的老城区将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窗口。
总之,亳州老城区“微更新”项目的启动,不仅是对城市历史的传承,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背街小巷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书写属于它们的故事,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 “数字药都”计划启动,区块链技术助力中药材溯源新篇章
- • 安徽这座千年古城,凭什么让全世界记住了它的味道?
- • 国际中医药大学联盟落户亳州,20国共建华佗学术研究中心,共筑中医药国际交流新平台
- • 全国首个“农业元宇宙”实验室落户亳州,开启虚拟农田指导现实种植新纪元
- • 梦蝶湖灯光秀引争议:激光投影庄子语录被指“光污染毁意境”
- • 亳州首所专门学校成立,为个性化矫治问题青少年提供新途径
- • 淮河生态经济带首个跨省合作区落户亳州,开启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 • 蒙城农民画院携手LV推出 *** 丝巾,乡土图案惊艳市场,万元高价见证文化价值
- • 亳州经开区荣膺国家首批“数字领航”园区,5G工厂覆盖率突破80%,引领区域数字化转型新潮流
- • 亳州首条轨道交通S1号线开建,无缝衔接高铁与机场,助力城市交通升级
- • “小小厨神争霸赛”开赛,千名儿童传承非遗蒙城烧饼技艺
- • 蒙城汽车工业学校与江淮汽车共建“厂中校”,订单培养全覆盖,共育汽车行业精英
- • 亳州设立“木兰文化日”,百校联动传颂巾帼精神
- • 非遗二夹弦走进百村,戏曲小院变身网红打卡点
- • 亳州畜禽粪污资源化率突破90%,年产生物天然气达2亿立方米
- • 亳州民俗学者联名抗议:政府将庄子诞辰改为商业促销节引发争议
- • 亳州80万亩农田开启有机肥替代化肥新篇章,土壤有机质提升25%
- • 全国更大中药配方颗粒集采落地亳州,价格平均降幅56%,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 “健康扶贫‘村村通’工程圆满完成,200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正式投用”
- • 四县区同步启动“曹操后裔”基因检测,族谱研究院月入百万
- • 利辛县医院现“走廊医生”,患者自带折叠床排队三天引关注
- • 亳州学者破解华佗“麻沸散”配方:千年古方在现代药效验证中焕发新生
- • 利辛阳光玫瑰葡萄滞销,果农含泪倾倒20万斤:丰收背后的无奈与期待
- • 博士工作站助力乡村振兴,百名高校人才下沉助力农业发展
- • 亳州第七届“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竞赛圆满落幕,基层理论传播再创新高
- • 冥婚产业链惊人内幕:女尸骨标价10万,盗墓贼专挖贫困户祖坟
- • 全市乡村少年宫建设成果显著,留守儿童幸福成长
- • 万佛塔登顶攻略:72级旋转石阶挑战,塔顶俯瞰漆园古城全景
- • 光伏农场遭遇冰雹袭击,千块太阳能板破损损失超千万
- • 乡村民宿新体验:百年粮仓变身“星空屋”,躺着看麦田银河
- • 西淝河“水鬼娶亲”骗局揭秘:假道士行骗,渔民捐款建龙王庙真相
- • 农村直播基地孵化“百名千万级村播”,线上年销农品破50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谯城建闸截流涡河引发水资源争夺白热化,下游三县万亩麦田枯死
- • 亳州非遗“三转牛肉馍”日销突破3万张,百年炭火铁鏊技艺引央视跟拍
- • 揭开“跨县倒卖虚拟扶贫项目”的神秘面纱:蒙城包装、涡阳招标、利辛套现
- • 亳州创新举措:首推“神医华佗”数字IP,AI中医问诊系统覆盖全球200家医院
- • 古井贡酒古法酿造技艺数字化存档,千年微生物基因图谱公开,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废弃小学改书店引争议:村民感叹“38元咖啡抵半月鸡蛋钱”
- • 涡阳“吨粮田”模式全国推广,玉米亩产2200斤创黄淮海新高
- • 乡村春晚变味:化肥广告植入,小品促销歌硬唱,观众直呼过瘾
- • 亳州学院芍药基因组计划成果惊艳全球,荣登《自然·植物》期刊
- • 中医药文化节升格国际级,30国代表共筑全球产业合作新篇章
- • 乡村振兴新篇章:主播孵化基地揭牌,百名农民直播卖酱菜月入过万
- • 长三角医保“一卡通”在亳州落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新篇章开启
- • 5G赋能智慧牧场,黄牛养殖迈向全程数字化——蒙城黄牛养殖产业迎来新篇章
- • 四县自来水水质大比拼:蒙城达标,利辛重金属超标3倍引关注
- • 亳州首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正式启用,守护道地药材品种超2000个
- • 亳州市2025年拆迁政策全解读:危旧房改造、补偿标准与安置方案
- • 跨县黑车产业链曝光:景区间拼车乱象丛生,投诉 *** 形同虚设
- • “白芍基因组计划”重大成果荣登《科学》子刊封面,揭示中医药宝库奥秘
- • 北关历史街区商户集体罢市:文旅集团强收30%流水分成引发争议
- • 亳州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三年提升,农村学子占比超六成,彰显教育公平新成果
- • “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某村连续五年给亡者发扶贫款,扶贫政策如何落到实处?
- • 林下经济示范区建设成果显著,林药间作面积突破30万亩
- • “假发作坊雇佣童工:14岁少女日编10顶假发月薪仅600元,揭露行业黑暗面”
- • 省道改建利益链揭秘:20公里路修5年,中标企业实控人竟是交通局长妻弟
- • “庄子大道”更名引万人签名反对:捍卫文化自信,拒绝商业低头
- • “五育融合”评价体系发布,学生成长档案数字化全覆盖:教育改革新篇章
- • 亳州港千吨级航道通航,皖北外贸企业物流成本直降40%:外贸物流新篇章开启
- • “曹操故里”仿古婚礼表演争议:新娘跨火盆烧伤索赔无门,传统习俗还是低俗娱乐?
- • 乡土专家再获殊荣,50位农民获高级农艺师认证
- • AI智能炒菜机复刻亳州名厨手艺,20秒出餐引资本追捧,科技赋能传统美食
- • 蒙城低碳牧场认证通过,每头牛减碳1.2吨获国际认可,引领绿色养殖新潮流
- • 非遗传承,烙画人生:跟非遗传承人学烙画,一幅《老子出关图》耗时三月
- • 亳州学院新校区盛大启用,聚焦中医药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发展
- • 网红卜卦风潮席卷农村:老人为孙子前程打赏算命主播,倾家荡产现象令人堪忧
- • 名人故居保护条例实施,87处历史建筑获专项修复资金,传承历史文脉
- • 残疾人扶贫补贴提标,月均发放800元,助力残疾人共奔小康路
- • 亳州县域经济风云再起:蒙城逆袭夺冠,利辛增速垫底,县域GDP排名洗牌!
- • 四县乡村教师联名控诉:扶贫支教补贴被克扣,月薪仅发60%,教育公平何在?
- • “苔干之乡”劳动课变争议:学生周末下田收割,教育局称“体验农耕”
- • 村村通公路塌陷变“波浪路”,施工方涉嫌用建筑垃圾填路基引发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