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扶贫车间突破500个,家门口就业助力5万留守妇女脱贫

近年来,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亳州市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创新扶贫模式,通过建设扶贫车间,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助力脱贫攻坚。截至目前,亳州市扶贫车间已突破500个,带动5万留守妇女实现脱贫。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一个农业大市。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留守妇女成为脱贫攻坚的重点群体。为解决这一问题,亳州市政府积极引导,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扶贫车间,为留守妇女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扶贫车间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服装加工、玩具制造、家纺生产等,这些产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不高,非常适合留守妇女从事。在政府的引导下,亳州市扶贫车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当地留守妇女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据了解,亳州市扶贫车间覆盖了全市13个县(市、区),其中,谯城区、涡阳县、利辛县等地的扶贫车间数量较多。这些车间不仅解决了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亳州市扶贫车间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参与扶贫车间建设,为留守妇女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政府还加大对扶贫车间的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扶贫车间健康发展。
在扶贫车间的带动下,亳州市留守妇女实现了从“等靠要”到“干起来”的转变。许多原本在家中无所事事、生活困难的妇女,如今通过在扶贫车间就业,不仅实现了经济独立,还学会了新技能,增强了自信心。
据统计,亳州市扶贫车间已带动5万留守妇女实现脱贫。这些妇女在车间里辛勤劳动,月收入普遍在2000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3000元以上。她们用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也为家庭带来了幸福。
亳州市扶贫车间的发展,不仅为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许多扶贫车间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相结合,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亳州市将继续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车间规模,为更多留守妇女提供就业机会。同时,政府还将进一步完善扶贫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扶贫车间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贡献力量。
总之,亳州市扶贫车间突破500个,家门口就业助力5万留守妇女脱贫,这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大亮点。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亳州市将继续努力,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 • 古井贡酒百亿扩能项目签约,白酒产业链配套企业纷纷落户,产业升级再掀热潮
- • 中药材跨境直播基地启用,海外订单单日破千万,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 • 亳州拟建“华佗医学院”:投资百亿,对标协和,打造医学教育新标杆
- • “扶贫校车停运致学生辍学,家长骑三轮翻车悲剧:1死3伤,社会关注教育安全与家庭困境”
- • “巩店梨花节‘以花抵票’引争议:游客摘花换门票致梨树折损过半”
- • 跟着曹植游亳州,打卡《七步诗》创作地,感受千年文脉传承
- • 五禽戏国际邀请赛盛大开幕:全球30国选手竞技,日本选手改编引发版权争议
- • 曹操运兵道遗址公园开园,三国主题民宿预订率超95%,古韵风情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 • 梦蝶湖公园夜游:灯光勾勒逍遥游意境,汉服打卡点位推荐
- • 宁德时代投资50亿建中药材废弃物循环利用基地,引领绿色环保新潮流
- • 警方跨县打击“神医诈骗”,捣毁假借华佗卖药团伙,守护百姓健康防线
- • 学区房价格腰斩,业主集体围堵售楼处要求退差价:市场波动下的业主维权之路
- • 百校联动演绎经典,传统巾帼精神融入美育课程——《木兰从军》音乐剧精彩上演
- • 利辛一中高考移民事件:25人户籍造假,副县长侄子涉案引发社会关注
- • 亳州设立“木兰文化日”,百校联动传颂巾帼精神
- • 《曹操讲坛登陆学习强国,千万网友追更三国治国智慧》
- • 社区食堂推出“老年养生餐”,亳芍粥、丹参包子成爆款
- • “网红葡萄”滞销烂地,农民借网贷投资反欠债百万:揭秘农村电商困境
- • 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园盛大开工,亳州携手修正药业等12家龙头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巾帼扶贫车间”授牌百家,助力脱贫攻坚战,3万贫困妇女就业梦想成真
- • “厕所革命补贴被冒领,新厕无水成摆设:村民被迫露天如厕,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 • 花戏楼百年修复工程竣工,3D打印技术助力清代砖雕重现辉煌
- • 假发村遭遇跨境电商压价,村民集体转行做宠物假发寻求新出路
- • 蒙城汽车工业学校与江淮汽车共建“厂中校”,订单培养率100%,助力人才培养新篇章
- • 亳州市实施351医保政策,贫困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5%以下,助力脱贫攻坚
- • 人才新政重磅出台:顶尖药学家落户可获千万科研资助,助力我国医药事业腾飞
- • 全国首创中药材保险:为药农托底市场价格波动,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 • 万亩亳芍种植园盛大开放采摘,游客亲自动手制作芍药花蜜酱
- • 丧事请脱衣舞团成标配,家属称“不跳就是丢庄子故里的人”:传统习俗与现代观念的碰撞
- • “量子扶贫科技”骗局曝光:村民抵押土地证购“空气增产仪”血本无归
- • 花戏楼小学非遗班学生流失严重,家长质疑:学二夹弦不如刷题有用?
- • 电商扶贫直播村助力农民增收,培育千名主播年销农货破10亿元
- • 非遗研学游陷阱:2980元中药炮制体验,竟是捣蒜游戏?
- • 老子文化学院招生惨淡,国学硕士就业率仅15%: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与反思
- • 谯城名校跨县招生叫停,利辛家长呼吁“掐尖毁县中”
- • “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大数据系统助力48.95万脱贫人口稳定脱贫
- • “从田间到云端”:百款小吃齐聚盒马鲜生,开启美食新篇章
- • “百姓评理说事点”村村覆盖,基层矛盾化解率超95%,构建和谐乡村新局面
- • 商合杭高铁南站扩容完成,年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曹操讲坛”登陆学习强国,千万网友追更三国治国智慧
- • 曹操运兵道地下迷宫灯光秀引热议:阴间美学引发游客评价两极
- • 暴雨肆虐亳州四县农田,保险理赔拖延引发千人堵路事件
- • 村主任儿子涉嫌参与扶贫牛偷宰卖肉案,监控揭露惊人内幕
- • 亳州乡村CEO计划扬帆起航,百名青年返乡领办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
- • 亳州十景乡村版评选落幕,全域旅游收入再创新高
- • 涡阳农村小学撤并引发家长 *** :7岁孩童每日步行8公里上学,家长呼吁关注农村教育困境
- • 亳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年进出口额剑指百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亳州县域自来水水质排名揭晓:蒙城水质更佳,利辛多项指标超标引关注
- • 天静宫抽签骗局:道士恐吓老人转账“消灾”,单日敛财超15万
- • 亳州大学创新举措,设立建安文学研究院并首创“曹植研究”硕士点
- • 彩礼贷悄然入侵扶贫村:小伙借贷50万娶妻,婚后全家打工还债
- • 亳州打造全国最大白芍交易市场,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大关
- • 老砖雕技艺焕新明清建筑,北关历史街区修复工程圆满竣工
- • 四县农村彩礼调查:房产加名成标配,“零彩礼”利辛形同虚设
- • 深度体验非遗魅力:跟随传承人学烙画,三月时光绘就《老子出关图》
- • 四县贫困户联名举报:扶贫App充值种地骗局,5万人血本无归,扶贫事业再遭质疑
- • 药农抗议“订单农业陷阱”:企业压价拒收,万吨白芍烂在地里
- • “绿色厨房”计划启动,100家餐厅承诺零添加药膳,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亳州乡村CEO年薪制试行,海归硕士返乡助力芍药产业发展
- • “五育融合”评价体系发布,学生成长档案数字化全覆盖:教育改革新篇章
- • 亳州创新举措:药商信用码亮相,扫码即可查阅企业诚信档案
- • 彩礼新规引发争议:男方县城买房须加女方名,否则婚礼当日罢亲
- • 亳州机场征地矛盾升级:四县争夺选址引发械斗,补偿款相差十倍
- • 亳州二夹弦非遗剧团惊艳欧洲,传统戏曲魅力征服海外观众
- • 暴雨致四县扶贫项目全毁,保险拒赔引发千人卧轨抗议:民生困境下的维权之路
- • 皖北最大冷链物流园在蒙城盛大落地,万吨牛肉直供长三角市场
- • “丧宴强制消费:茅台镇内供酒888元一桌,实则勾兑假酒,消费者权益何在?”
- • 亳州现代中药产业招商会圆满落幕,签约238亿,30家上市药企共建研发中心
- • “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面覆盖,智能手环守护10万老人,智慧养老新时代来临
- • 德国拜耳集团投资10亿欧元建全球中药创新研发中心,推动中药国际化进程
- • 亳州发布农业碳中和路线图,2030年率先实现碳达峰,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新潮流
- • 中国建材集团新材料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