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公路裂缝塞拳头,承包商被曝用秸秆填充路基:质量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村村通公路”工程,旨在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然而,近期有媒体报道称,某地村村通公路出现了严重质量问题,裂缝宽度甚至可以塞进拳头,而承包商竟然用秸秆填充路基。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人们不禁质疑:如此重要的民生工程,为何会出现如此低劣的质量?
据了解,该地村村通公路工程于去年启动,承包商为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竟然采用秸秆填充路基。秸秆作为一种农业废弃物,虽然具有一定的抗压性能,但与正规路基材料相比,其强度和稳定性远远不足。在车辆长期碾压下,路基出现裂缝,甚至出现严重塌陷现象。
据当地村民反映,自从公路通车以来,裂缝问题一直存在,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更有村民表示,有时开车经过,裂缝宽度甚至可以塞进拳头。这一情况令人担忧,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舆论压力,当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经调查核实,该承包商确实存在使用秸秆填充路基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政府部门对该承包商进行了严肃处理,要求其立即停工整改,并对已通车路段进行全面检测,确保行车安全。
这一事件暴露出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承包商为了追求利润,忽视工程质量,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手段;另一方面,监管不到位,导致一些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针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监管,严格审查承包商资质,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
2.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
3. 提高农民参与度,充分发挥村民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共同维护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4. 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总之,农村公路建设关系民生,关系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中的质量问题,切实保障工程质量,让“村村通公路”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放心工程。
- • 药企绿色转型加速:10家龙头药企联合斥资5亿升级废水处理系统
- • 亳州共享药房创新上线:扫码借名贵中药材,押金高达百万
- • 曹操故里三国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汉服巡游再现历史辉煌
- • 联合国粮农组织授牌亳州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传承与创新共绘农业发展新蓝图
- • 蒙城庄子祭祀大典盛大举行,百名学者共论道家文化当代传承
- • 乡村振兴人才学院揭牌,开启三年计划培养十万新农人新篇章
- • “巾帼扶贫车间”授牌百家,助力脱贫攻坚,点亮3万贫困妇女就业之路
- • 蒙城利辛合建留守儿童平台,90%通话记录造假引发社会关注
- • “四县联推‘皖北农家宴’活动惊现意外:评委试吃后集体腹泻,冠军菜紧急下架”
- • 亳州首条轨道交通S1号线开建,无缝衔接高铁与机场,开启城市交通新篇章
- • 老砖雕技艺复活明清建筑,北关历史街区修复工程竣工:古韵新生的文化传承之旅
- • 北关历史街区荣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年营收突破10亿大关
- • 涡阳老子文化园拖欠民工工资,巨型老子像项目陷入困境
- • 乡村振兴人才学院成立,助力培育十万“新农人”
- • 全球亳商大会设立“先贤精神奖”:传承名人文化,创新项目再领风骚
- • 全国首个“无人农场科普基地”落户蒙城职高,开启现代农业教育新篇章
- • 老旧校舍改造现安全隐患,教学楼外墙脱落事件引发社会关注
- • 县域养老院虐待事件频发,失能老人身上现淤青照片曝光引发社会关注
- • 丧事请脱衣舞团成标配,家属称“不跳就是丢庄子故里的人”:传统习俗与现代观念的碰撞
- • 亳州四县联查“死人保”:利辛一村37名逝者仍领低保三年,暴露基层监管漏洞
- • 亳州美食产业崛起,年产值突破500亿,就业人数超30万
- • 首届“华佗养生文化节”盛大开幕,全球中医名家齐聚论道养生之道
- • 立仓荷塘诗歌节风波:农民诗人作品涉嫌抄袭,AI检测相似度高达90%
- • “良田变景区,村民抗议:老子文化园征地种景观树,生存权何在?”
- • 亳州-合肥都市圈城际铁路获批,1小时经济圈再加密,区域协同发展迈向新篇章
- • 涡阳农村小学撤并引发家长 *** :7岁孩童每日步行8公里上学,家长呼吁关注农村教育困境
- • 牛群经济遗产调查:明星县长遗留数亿债务,村镇银行仍在填坑
- • 湿地摄影大赛曝丑闻:获奖者PS合成濒危鸟类,资格被撤销引发公众关注
- • 传统村落保护再升级:15村入选名录,200栋百年古宅焕新颜
- • 庄子IP咖啡店倒闭潮:逍遥拿铁、鲲鹏蛋糕被吐槽“又贵又难喝”
- • 假发作坊雇佣扶贫户童工,12岁女孩日编15顶假发月薪仅500元:揭开贫困背后的黑暗面
- • 亳州历史名人基因库启动:现代科技破解先贤生理密码,传承千年智慧
- • 利辛红薯粉条出口量再创新高,欧美素食圈掀起“东方魔粉”热潮
- • 暴雨灾害重创四县小麦,保险理赔拖延引发千人堵国道
- • 蒙城庄子祭祀大典举行,百名学者共论道家文化当代传承
- • 老子文化节变传销舞台:千人交5万拜“道商导师”,兜售三无保健品
- • 亳州智慧农业谷盛大开园,30家科创企业入驻孵化,共筑农业科技创新新高地
- • 谯城区图书馆创新举措:中药典籍专区与学生借书兑换养生茶饮券
- • 曹操IP主题餐厅登陆北上广,黄精焖饭日均翻台10次,餐饮业新风尚来袭!
- • 华佗诞辰祭祀大典引争议:商业赞助捆绑香火,道士 *** 仪式变味
- • 亳州夏种效率翻倍,5G+北斗助力百万亩精准播种
- • 马店孜镇复活“牛耕大赛”,耕牛 *** 躺平笑翻观众
- • 四县乡村教师流失现象严重:谯城年薪高2万,利辛村小只剩代课老人
- • 亳州黄牛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牛肉出口价格飙升40%
- • 亳州市351医保政策助力贫困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5%以下
- • 《青囊书》手游全球首发,华佗IP引领玩家化身神医抗疫救世
- • 酒企涉嫌虚假申报“非遗技艺”骗取补贴,千万资金流向私人账户,审计部门揭开黑幕
- • 社区食堂推老年食疗餐,丹参小米粥日均配送超5万份,关爱老人健康新举措
- • 农业与文旅融合新篇章:万亩芍药花海年吸引游客300万
- • “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41.1万个项目打造特色样板
- • 深度调查:亳州旅游收入暴涨背后,原生文化正在加速消亡?
- • 程家集非遗美食“贡品”利辛烧牛肉真空包装被曝含防腐剂超标,引发消费者担忧
- • 亳州5万亩退耕还林扶贫工程助力2万农户脱贫致富
- • “村干部数字化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千名村官持证上岗助力乡村振兴”
- • 庄子生态村生态危机:臭水沟与粪便直排威胁村民饮用水安全
- • 农村污水治理站建设成果显著,水质达标率100%助力乡村振兴
- • “扶贫资产管理平台上线,50亿元收益精准到户,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药商信用码全面上线,扫码即可查询企业全生命周期信用档案
- • 古井贡酒跨界药膳,联名推出“醉仙鸡”,黄酒煨制技法引发老饕疯抢
- • 蒙城县黄牛产业升级,助力打造全国高端牛肉供应链基地
- • 留守老人被骗购“量子床垫”,子女跨省追讨10万养老钱:关爱老人,警惕骗局
- • “共享农机”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覆盖80%乡镇,亩均耕作成本降低30%
- • 宗族争庙会头香械斗:两姓持械混战致6人重伤,传统信仰背后的人性冲突
- • 皖北最大光伏蘑菇大棚投产,新能源与农业融合发展年产值突破5亿
- • 尉迟寺遗址保护区违建农家乐引发争议,文物局执法遭村民锄头阻拦
- • 古井贡酒携手曹操作诗IP,推出“短歌行”文化联名款,拓展高端市场新篇章
- • 亳州粮食储备库智能化升级,AI巡检机器人全天候守护粮情安全
- • 万亩亳芍种植园盛大开放采摘,游客亲自动手制作芍药花蜜酱
- • 百年工艺传承舌尖记忆 探访毫州涡阳干扣面的匠心之道
- •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改革试点成效显著,万名劳动者获“亳州工匠”认证
- • “千村电商直播基地启用,农户自销亳菊茶日销破20万单,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亳州打造全国最大白芍交易市场,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