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非遗技艺扶贫工坊开班,助力500名残疾人掌握手艺增收新技能
近日,位于安徽省亳州市的非遗技艺扶贫工坊正式开班,吸引了500名残疾人前来学习传统手艺,旨在通过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帮助残疾人士实现增收致富。
亳州市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此次开班的非遗技艺扶贫工坊,正是为了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优势,助力残疾人士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自我价值。
据了解,此次开班的非遗技艺扶贫工坊涵盖了剪纸、泥塑、刺绣、编织等多个传统手工艺项目。工坊邀请了经验丰富的非遗传承人担任教师,为残疾人士提供专业的技艺培训。
在工坊内,学员们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亲手实践,逐渐掌握了各种手艺。这些手艺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市场需求旺盛,为残疾人士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我一直想学一门手艺,但因为没有条件,一直没能实现。现在有了这个机会,我一定要好好把握,学成后,既能自食其力,还能为家人减轻负担。”一位来自农村的残疾人学员激动地说。
为了让学员们更好地掌握手艺,非遗技艺扶贫工坊还定期组织专家讲座、技艺交流等活动,提高学员们的综合素质。此外,工坊还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员们提供就业机会。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更多的残疾人士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同时,通过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自我价值,过上更好的生活。”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非遗技艺扶贫工坊的开班,不仅为残疾人士提供了学习机会,也为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亳州市将继续加大对非遗技艺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让更多残疾人士受益。
据悉,此次开班的非遗技艺扶贫工坊预计将在一年内完成培训任务,届时,学员们将具备一定的手艺水平,有望实现增收致富。这不仅是对残疾人士的关爱,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总之,亳州市非遗技艺扶贫工坊的开班,为残疾人士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增收途径,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学员们将凭借所学技艺,在人生道路上绽放光彩。
- • 亳州农村宗教渗透调查:揭秘一个乡镇23座非法教堂,留守老人成信徒主力
- • 婚礼闹伴娘致精神分裂,男方家族扬言:“老祖宗规矩闹不起别嫁!”
- • 谯城汤王陵遗址新发现商代甲骨文,为成汤建都亳州史实提供有力佐证
- • 亳州美食节闪耀纽约时代广场,药膳文化惊艳世界舞台
- • 亳州设立“木兰文化日”,百校联动传颂巾帼精神
- • 探寻漆园古镇非遗魅力:非遗市集热闹非凡,感受传统艺术之美
- • 《华佗》首演门票3分钟售罄,濒危剧种淮北梆子焕发新生
- • 濒临失传的“神仙豆腐”复活,野生豆腐柴叶成网红食材
- • 涡阳干扣面文化节千人同享美食盛宴,千米长桌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 • 皖北最大光伏蘑菇大棚投产,新能源与农业融合年产值突破5亿
- • 安全饮水工程助力50万群众告别苦咸水,迈向美好生活
- • 蒙城油酥烧饼地图:三代祖传老店VS网红新派,酥脆度大比拼
- • 名人故居数字孪生系统上线,扫码即可云游华佗草堂、曹操故宅,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 • “逍遥游”主题民宿涉嫌涉黄:提供“蝶梦服务”引争议,称“体验庄子物化”
- • 全国首创“秒批秒办”招商服务系统,企业开办全流程仅需2小时
- • 谯城区辣椒产业升级,助力全国辣椒市场“亳州产”占比三成
- • “棺材第一镇”转型遇阻,海外订单暴跌70%致千人失业:传统产业困境下的转型之路
- • 引江济淮工程亳州段通水,皖北千万人告别缺水历史
- • “扶贫超市”线上线下联动,48小时让滞销农货直达城市餐桌
- • 光伏扶贫电站遭冰雹砸毁,村民反背20万维修贷款: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与村民的无奈抗争
- • 古井集团引领白酒产业联盟,千亿级食品饮料集群加速成型
- • 谯城区荣膺国家粮食产业强镇,年加工面粉突破100万吨再创辉煌
-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定向培养3000名药工助力产业发展
- • 谯城区图书馆荣膺张良手稿仿真件,开启战国兵法专题阅览室新篇章
- • 亳州首条云轨试运行首日故障,数百乘客高温下滞留2小时
- • 亳州发布“招商十条”新政,更高奖励5000万吸引产业链龙头落户
- • 无人机夜间巡逻引村民不满,殡葬改革激化矛盾
- • 职业技能扶贫培训班全覆盖,助力6万贫困劳动力持证上岗
- • 天静宫首届“国际老子论坛”盛大开幕,欧美学者共论“无为治国”
- • “一网通办”助力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实现随迁就读保障率100%
- • 皖北“小沙漠”王人沙地越野基地自驾攻略: *** 体验与安全须知
- • 谯城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年产值目标突破百亿大关
- • 城郊村“共享菜园”变身别墅区,农民反成绿化带维护工月薪800元:转型背后的故事
- • 亳州农高区获批国家级园区,聚焦生物育种与数字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漆园古镇汉婚体验泛滥,游客投诉凤冠被50人戴过:传统之美遭遇尴尬现实
- • 亳州首条轨道交通S1号线开建,无缝衔接高铁与机场,助力城市交通升级
- • 亳州创新打造"移动安全教室":百名萌娃在公交车里上"生命必修课"
- • 全国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启用,首日成交额突破80亿元,助力中药材市场规范化发展
- • 村支书深夜屠宰扶贫牛,监控曝光货车运肉送往县城酒楼
- • 扶贫牛被村主任盗卖,销赃记录直指县接待办食堂:揭开腐败背后的真相
- • 涡河游船新航线:畅游千年药都,尽享古井镇风情
- • 亳州方言保护计划遇冷:百万录音点击量不敌网红翻唱《学猫叫》
- • 四县联合招商骗局揭秘:虚构百亿项目圈地,房地产腾挪游戏暴露无遗
- • 《名人课》走进中小学课堂:曹操诗词与华佗医理成考试新内容
- • 药企绿色转型加速:10家龙头药企联合斥资5亿升级废水处理系统
- • 曹操中学开设“AI历史课”,虚拟曹操与学生辩论三国谋略
- • “零彩礼”现象催生天价改口费:新娘敬茶喊妈一次收费1万元,婚俗变味引热议
- • 农村公交减班致学生辍学,家长骑三轮车接送翻车酿惨剧:一场关于安全的警示
- • 亳州美食惊艳迪拜世博会,黄牛汤试饮排队长达3小时引关注
- • “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课后服务参与率98%,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90%
- • 村民集资建“道德经塔”反被踢出管理,门票收入全归开发商:一场道德与利益的较量
- • 亳州古城墙保护条例实施,明代砖铭文数字化建档,传承历史文脉
- • 改厕扶贫补贴被冒领,新厕所无水管成摆设:扶贫工程背后的尴尬现实
- • 亳州芍花养生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单日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
- • “量子算命”席卷农村:老人卖牛买“能量符咒”祈愿子孙金榜题名
-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亳州协同创新园盛大开园,签约沪苏浙项目50个,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一村一品”计划启动,30个乡村凭特色小吃脱贫致富
- • 亳州非遗技艺扶贫工坊开班,助力500名残疾人增收新篇章
- • 逍遥谷梦碎:投资60亿文旅项目资金链断裂,沦为放羊场
- • 四县合建中药材期货交易所,争夺全球定价话语权:中国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 • 188亿元金融活水注入中小微企业,创新“以药抵房”融资模式缓解资金压力
- • 涡阳老子文化园雕像群遭遇雷击损毁,修复资金缺口达千万亟待解决
- • 亳州药企携手创新,抗新冠中药制剂荣获欧盟GMP认证,助力全球抗疫
- • 文化补贴分配不均引发争议:谯城独占六成经费,三县抗议“我们是后娘养的”
- • 区域协同发展沦为空谈:谯城拒向三县开放中药材检测中心引争议
- • 全国首个“建安七子”诗词吟诵大赛在亳启动,传承经典文化新篇章
- • 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困难学生资助金五年翻两番,助力未来希望
- • 古井集团智能酿造车间投产,生产效率提升40%,引领行业智能化升级
- • 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50项传统技艺成为选修课程,传承文化薪火永续
- • 亳州智慧农业谷盛大开园,30家科创企业入驻孵化,共筑农业科技创新新高地
- • 亳州张良祠遗址考古新发现:黄石公授书地或为真实存在
- • 干部拒修危桥引村民愤怒:无为而治?桥塌了才算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