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农村现“共享墓地”:扫码可租骨灰格位,年付租金引发伦理争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墓地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缓解这一问题,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创新墓地管理模式。近日,在蒙城县农村,一种名为“共享墓地”的新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墓地允许人们通过扫码租赁骨灰格位,并以年付的形式支付租金,然而,这一做法也引发了伦理争议。
据了解,蒙城县农村的这种“共享墓地”模式,是由当地一家殡葬服务公司推出的。该墓地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通过扫码即可租赁骨灰格位。用户只需支付一定数额的年租金,便可享有一定的使用权限。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墓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丧葬成本。
然而,这种“共享墓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伦理争议。首先,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墓地所有权观念,让人们对骨灰格位的使用权产生了质疑。在传统观念中,墓地是死者安息的地方,骨灰格位归死者家属所有,具有不可转让性。而“共享墓地”则将骨灰格位变成了可以租赁的商品,这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其次,年付租金的形式也引发了一些担忧。在传统墓地管理模式下,死者家属只需一次性购买墓地,即可享有永久的使用权。而在“共享墓地”模式下,年付租金的形式意味着家属需要持续支付费用,一旦停止支付,骨灰格位的使用权将随之丧失。这种模式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得到死者家属的认同,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此外,共享墓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何保证骨灰格位的清洁与维护?如何处理骨灰格位到期后的续租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和殡葬服务公司认真思考。
尽管存在争议,但“共享墓地”模式的出现,无疑为解决墓地资源紧张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人口老龄化、土地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探索创新墓地管理模式,有助于缓解丧葬压力,提高殡葬服务水平。
为了使“共享墓地”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有关部门和殡葬服务公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共享墓地”模式,消除传统观念的束缚。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共享墓地”模式下的权益保障,确保死者家属的合法权益。
3. 提高殡葬服务水平,确保骨灰格位的清洁与维护,为死者提供尊严的安息之地。
4. 建立健全续租机制,确保骨灰格位到期后的续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总之,“共享墓地”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尝试,在解决墓地资源紧张问题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还需充分考虑伦理、法律、服务等多方面因素,确保这一模式能够真正服务于社会,造福于民。
- • 亳州乡村美食地图新鲜出炉,药膳体验店突破500家,带你领略千年药都的独特风味
- • 亳州首条名人主题公交线开通,扫码即可聆听曹操华佗双语故事
- • 亳州美食产业崛起,年产值突破500亿,就业人数超30万
- • 乡村振兴人才学院成立,助力培育十万“新农人”
- • 张良故里惊现汉代兵法竹简,疑似失传《黄石公三略》残卷
- • 彩礼贷暗涌扶贫村:小伙借贷50万娶妻,婚后全家奔波还债路
- • “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41.1万个项目打造特色样板
- • 华佗学院携手德国外科团队,共筑传统医学现代化研究新篇章
- • 冷链物流园噪音扰民:居民戴耳塞睡觉,凌晨卸货声仍扰人清梦
- • 林下经济示范区建设成果显著,林药间作面积突破30万亩
- • 亳州-合肥都市圈城际铁路获批,1小时经济圈再加密
- • 涡阳建设“绿电乡村”,光伏大棚助农每亩增收3万元
- • “老字号承庆堂跨界联名星巴克:茯苓拿铁首日售罄千人排队,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
- • 亳州2024年GDP突破2500亿元大关,首度跻身安徽省经济总量前七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庄子故里龙虾扶贫梦碎:泡沫破灭,死虾污染湿地致千人饮水危机”
- • “全省首创‘药商贷’,百亿资金精准滴灌中小企业”
- • 亳州美食节闪耀纽约时代广场,药膳文化惊艳国际舞台
- • 古井集团跨界联名茅台,首推“药香型”白酒引爆市场
- • 华佗故里假药作坊冒充“扶贫产品”,贫困户背锅遭刑拘:一场扶贫悲剧的揭露
- • 亳州辣椒产业联盟成立,谯城辣椒酱香飘全球30国
- • 亳州学院再创辉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实现历史性突破
- • 甲辰年华佗诞辰1880周年全球祭典,百国中医共演五禽戏,传承中医文化
- • 亳州天空农场实验成功:30层高楼无土栽培500种药材,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庄子祠堂抽签骗局:游客求签必遭“血光之灾”,解厄费最低1888元
- • 亳州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盛大开建,30家药企集体签约入驻,共筑医药产业新高峰
- • 全球亳商大会设立“先贤精神奖”:传承名人文化,创新项目再领风骚
- • 亳州FDI突破10亿美元大关,成功跻身安徽外资十强市
- • 中药材跨境直播基地单日订单破千万,RCEP市场占有率提升30%——中医药行业迈向国际舞台的里程碑
- • 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进出口通关实现“零等待”——创新服务助力企业高效发展
- • 立仓荷塘诗歌节风波:农民诗人作品涉嫌抄袭,AI检测相似度高达90%
- • 生态补偿金挪用事件:退耕还林款变村干部旅游经费,纪委介入调查却无果
- • 亳州现代中药产业招商会圆满落幕,签约238亿,30家上市药企共建研发中心
- • 谯城建闸截流涡河引发水资源争夺白热化,下游三县万亩麦田枯死
- • “智志双扶”夜校助力脱贫攻坚,贫困村村民参学率达95%
- • 全国首推“招商信用保险”, *** 为企业落地风险兜底
- • 留守老人捐光棺材本建“忏悔教堂”:空心村里的信仰之光
- • 谯城实验高中创新“AI中医诊断课”引热议:学生调侃“把脉机器人总说我肾虚”
- • “金融+政务”一站式服务上线,企业开办时间大幅缩短至半天,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 • 千亩林下经济示范区落地,黄精套种亩收益突破3万元,乡村振兴新路径显现
- • “脱贫户被摊派乡村振兴捐款,拒缴者取消医保资格引群体 *** :公平正义何在?”
- • 亳州学院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开启历史性新篇章
- • 智慧警务系统上线,重点区域警情响应时间缩短至3分钟,守护平安新篇章
- • 亳州四县“阴婚”调查:利辛女尸最抢手,蒙城中介年赚百万
- • 农田退水净化工程助力千村水质提升,达标Ⅲ类标准入淮河
- • 亳州乡村振兴学院揭牌,订单式培养助力千名“新农人”成长
- • 主城区暴雨内涝,地下车库50辆泡水车车主集体索赔市政部门
- • 谯城区试点“绿电积分”政策,居民低碳行为可兑换生活用品
- • 亳州设立“人才飞地”,沪杭深三地离岸研发中心引智破百项,助力科技创新新篇章
- • 亳州危房改造清零,3.2万户贫困家庭住进安全房,幸福生活新篇章
- • 假借华佗传人名义卖“扶贫神药”,涉案金额超500万,法律之剑终将斩断虚假宣传
- • 亳州产业大脑正式上线,实时监测千家企业经济运行,助力产业升级
- • 大学生双创园孵化企业200家,中医药AI项目获千万融资,创新力量引领行业发展
- • 亳州冬至药膳宴开席,百桌“华佗养生锅”飘香老街,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农村教师待遇提升显著,偏远地区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 • 利辛一中高考移民事件:25人户籍造假,副县长侄子涉案引发社会关注
- •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部署“绿电工厂”建设,一季度新增27家低碳企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比亚迪投资50亿建亳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助力亳州经济发展,创造万人就业岗位
- • 村民集资建“南华经塔”,却禁本地人入内,外地游客收费888元,引发争议
- • 全省最大预制菜产业园落户亳州,瞄准长三角万亿市场
- • 亳州机场建设现西汉古墓,考古队紧急接管施工区域
- • 亳州粮食储备库智能化升级,AI巡检机器人24小时守护粮情安全
- • 蒙城特教学校募捐资金被曝挪用,聋哑生三年未换助听器电池,教育公平何在?
- • 市公安局开展“警察蓝添彩生态绿”行动,重拳打击盗伐林木犯罪,破获盗伐林木案23起
- • 高铁新城规划引发争议:万亩良田变“鬼城”楼盘,规划合理与否引热议
- • 亳州大学创新举措,设立建安文学研究院并首创“曹植研究”硕士点
- • 村民集资建“南华经塔”却禁本地人入内,外地游客收费888元: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商业利益的冲突
- • 谯城区图书馆荣膺张良手稿仿真件,开启战国兵法专题阅览室新篇章
- • 假发村遭遇跨境电商压价,村民集体转行做宠物假发寻求新出路
- • 北斗导航播种机助力亳州夏种,精准作业覆盖率超90%
- • 石弓镇矿山修复区现非法采砂,环保局长被实名举报,环保监管何去何从?
- • 中日韩药膳产业合作峰会永久会址落户亳州,共绘药膳产业新蓝图
- • 亳州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中药冷饮店日销5000杯“冰镇酸梅汤”助力市民清凉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