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小学改书店引争议:村民感叹“38元咖啡抵半月鸡蛋钱”
在我国某小镇,一座废弃的小学被改造成了一家独具特色的书店,此举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村民们纷纷表示,原本破败的小学如今变成了充满书香的地方,却因书店内38元一杯的咖啡而引发了不少讨论。
这座小学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是附近村民孩子的求学之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到镇上的中学就读,这所小学逐渐荒废。近年来,镇上的一些年轻人看到了这座废弃小学的潜力,决定将其改造成一家书店,为当地居民提供一处阅读和休闲的好去处。
书店改造工程历时一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改造后的书店保留了原小学的复古风格,同时融入了现代书店的元素。走进书店,可以看到整齐的书架、舒适的阅读区和独具特色的装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书香的世界。
然而,书店的开业却引发了一些争议。原来,书店内咖啡的价格高达38元一杯,这个价格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村民们纷纷表示,38元咖啡的价格抵得上半月鸡蛋钱,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价格确实有些难以接受。
一些村民表示,虽然书店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但高昂的咖啡价格让他们望而却步。他们希望书店能够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适当降低咖啡价格,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面对村民的质疑,书店负责人表示,书店的咖啡价格并非随意制定,而是经过市场调研和成本核算的结果。书店希望借助咖啡等饮品来提高经济效益,以支持书店的正常运营。同时,负责人也表示,会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在保证书店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咖啡价格,让更多居民受益。
这场关于废弃小学改书店的争议,其实反映出了我国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和满足现代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发挥其独特魅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积极引进现代元素,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
对于这所废弃小学改书店的案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支持农村书店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服务。
2. 农村书店等文化设施在运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合理制定价格策略,让更多居民受益。
3. 农村地区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当地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吸引更多人前来体验。
总之,废弃小学改书店这一案例引发争议,既是对我国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考验,也是对农村地区发展模式的探索。相信在政府、企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地区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亳州国际药膳文化节盛大开幕,50国代表共襄盛举签约采购协议
- • “扶贫超市”线上线下联动,48小时助滞销农货直达长三角,助力乡村振兴
- • 婚礼闹伴娘致精神失常,男方“老祖宗规矩,玩不起别嫁!”引发社会热议
- • “庄子文旅小镇”强拆民房,八旬老汉持《道德经》挡挖掘机:坚守信仰,守护家园
- • 华佗中医院创新科技赋能,元宇宙诊室与远程针灸机械臂引领医疗新潮流
- • 蒙城肉牛托管养殖助力贫困户实现零成本年分红5000元
- • “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大数据系统助力48.95万脱贫人口稳定脱贫
- • 花木兰籍贯之谜新突破:亳州出土南北朝碑文佐证“谯城说”
- • “鼓盆而歌”丧仪变闹剧:家属雇人唱《小苹果》,老者怒砸音响
- • 亳州非遗技艺扶贫工坊开班,助力500名残疾人增收新篇章
- • 智能炒锅专利落地,AI精准复刻百年干扣面师傅手法,引领餐饮行业新变革
- • 非遗二夹弦走进百村,戏曲小院成网红打卡点
- • “绿色厨房”计划启动,100家餐厅承诺零添加药膳,守护食品安全新篇章
- •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改革成效显著,万名劳动者获“亳州工匠”认证
- • 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50万亩,全国市场占有率超40%,打造中药产业新标杆
- • 全球首条区块链中药材溯源链正式启用,扫码溯源服务覆盖200家药企
- • 长三角(亳州)新能源产业基地启动,百亿级光伏项目落地,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新篇章
- • 村医集体辞职潮:医保报销垫付压垮卫生室资金链,农村医疗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 • 百家宴30人食物中毒,主办方辩称“野菜本来就有助排毒”:食品安全问题再引关注
- • 四县村民联名呼吁:捍卫传统民俗,传承祖宗智慧!
- • 梦蝶湖灯光秀争议:激光投影庄子语录引发“光污染毁意境”之争
- • 亳州冬至药膳宴开席,百桌“华佗养生锅”飘香老街,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亳州市委党校举办读书班,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同步推进作风建设
- • 尉迟寺遗址考古成果助力历史教材升级,蒙城文明起源章节新增
- • 千名绣娘匠心独运,共创《药都锦绣图》刺绣长卷破世界纪录
- • 亳州“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蒙城农村现“共享墓地”:扫码可租骨灰格位,年付租金引发伦理争议
- • “苔干之乡”遭遇滞销危机,菜农含泪倒千斤苔干入涡河
- • “双减”政策成效显著:亳州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学生体质合格率提升12%
- • “逍遥游”主题民宿涉嫌涉黄:提供“蝶梦服务”引争议,称“体验庄子物化”
- • 华佗五禽戏申遗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通过,中医文化再添瑰宝
- • 古井镇中心小学撤并引发冲突:家长持农具阻拦挖掘机进校,社会关注教育公平问题
- • 华佗五禽戏荣登联合国非遗预备名录,百万海外学员传承中华国粹
- • 避坑指南:花戏楼砖雕值回票价,但门口“算命道士”专坑外地人
- • 养老服务中心变麻将馆,八旬老人控诉“活动室全天烟雾缭绕”
- • 西淝河湿地秘境:划船探访“水鸟天堂”,揭秘暗流与非法捕鱼网的挑战
- • 四县财政转移支付争夺战:利辛“哭穷”却斥资2亿建形象工程,引发社会热议
- • “基金招商成果斐然,30家被投企业纷纷落户亳州”
- • 扶贫车间空壳公司曝光:虚构员工名单套取国家补贴超千万
- • 西淝河现万吨死鱼,警方锁定跨省化工废液倾倒团伙
- • 国际学生中医药研修基地落户我国,年培养海外学子超500人
- • 马店孜镇复活“牛耕大赛”,耕牛 *** 躺平笑翻观众
- • 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30项传统技艺融入校本课程,传承文化瑰宝
- • 百家宴30人食物中毒,主办方辩称“野菜本来就有助排毒”
- • 智慧农场高价租地撂荒,企业卷款跑路留千亩杂草:农业投资风险警示录
- • 全球亳商大会签约重点项目89个,侨商投资占比超六成,共绘合作新篇章
- • “道家养生宴”变“腹泻宴”:市监局检测发现野菜含超标生物碱
- • 扶贫羊被高价转卖,村民发现每只羊耳标重复使用三次,揭开贫困地区扶贫乱象
- • 村民自制“校车”被扣,留守儿童徒步10公里上学中暑昏迷:安全与教育的双重困境
- • 亳州现代中药产业招商会盛大启幕,签约238亿,30家上市药企共建研发中心
- • 亳州学院新校区启用,全国首个中医药大数据实验室正式运营
- • “网红葡萄”滞销变饲料,果农投资反欠百万:一场农业投资的悲喜剧
- • 王人沙地越野基地:皖北“小沙漠”自驾攻略,尽享刺激与安全须知
- • 利辛阳光玫瑰葡萄滞销,果农含泪倾倒20万斤,农业市场困境亟待破解
- • 庄子祠沉浸式体验:扮蝴蝶悟“物化”,争议性表演是否值得一看?
- • 学区房价格腰斩,业主集体围堵售楼处要求退差价:市场波动下的业主维权之路
- • 亳州青铜器修复技艺获国家级认证,千年文物焕发新生
- • 市政公园无人机巡防体系上线,开启“空地一体”治安防控新篇章
- • “智慧农业”成摆设:千万财政投入的物联网系统为何从未联网?
- • 亳州中药材期货爆雷:数百投资者控诉“电子盘”诈骗,揭秘电子交易陷阱
- • “利辛柳编非遗工坊遭遇机器挑战,老匠人直播烧毁作品抗议传承困境”
- • “数字药都”计划启动,区块链技术助力中药材溯源新篇章
- • 长三角医保“一卡通”在亳州落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新篇章开启
- • 村干部数字化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千名村官持证上岗
- • 冬至阿胶糕订单激增10倍,亳州古法熬胶技艺再现辉煌
- • 假发村童工现象回潮:14岁少女日编10顶假发,月薪800元
- • 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50项传统技艺成为选修课程新宠
- • 乡村教师自创“蚯蚓粪种菜课”,带学生种出全校免费午餐
- • “民意直通车”助力解决群众诉求,累计收集超万条
- • 亳州大数据交易中心挂牌,助力中医药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 • 张园汉墓文物特展盛大开幕:曹操家族珍宝首次亮相,预约攻略速来!
- • 亳州大学曹植研究中心成立,AI算法助力还原《洛神赋》创作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