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被忽悠抵押宅基地买“养老床位”,子女返乡发现家宅易主:一场悲剧的养老骗局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问题日益凸显。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趁机钻空子,利用留守老人的无助和信任,实施养老骗局。近日,一起留守老人被忽悠抵押宅基地购买“养老床位”,子女返乡发现家宅易主的悲剧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对养老问题的关注。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过七旬的留守老人,由于子女长期在外打工,老人独自一人在家。某日,一位自称是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男子找到了老人,声称可以为老人提供优质的养老床位,并且承诺老人可以抵押自己的宅基地作为入住养老院的抵押物。老人考虑到自己年纪越来越大,养老问题迫在眉睫,便轻信了男子的谎言,将自己的宅基地抵押给了对方。
然而,当老人兴高采烈地准备入住养老院时,却发现所谓的养老院并不存在,男子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时,老人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无奈之下,老人向子女求助。当子女们返乡得知家宅易主的消息后,悲痛欲绝。
原来,那位男子利用老人对养老问题的担忧,虚构了一个养老院的名称,并伪造了一系列虚假的证明材料,骗取了老人的信任。在老人抵押宅基地后,男子便将宅基地过户到了自己的名下,从而实现了非法占有。
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专家指出,留守老人由于缺乏信息来源和辨别能力,容易成为养老骗局的受害者。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有关部门应加强养老行业的监管,提高养老机构的准入门槛,严厉打击养老骗局。
同时,子女们也要加强对留守老人的关爱,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需求,及时了解他们的养老意愿,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养老方式。此外,子女们还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定期与老人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生活,避免老人因孤独、无助而成为骗子的目标。
针对这起事件,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对涉嫌诈骗的男子进行追捕。同时,相关部门也提醒广大留守老人,在涉及财产问题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以免上当受骗。
养老问题关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这起留守老人被忽悠抵押宅基地买“养老床位”,子女返乡发现家宅易主的悲剧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养老环境,让他们安享晚年。
- • 扶贫车间造假产业链揭秘:空壳公司开假工资单,专骗国家配套资金
- • 亳州-周口-阜阳城际铁路开建,中原城市群再添动脉
- • 村级供销社全覆盖,统购统销助力农业降本增收20%
- • 扶贫助学贷款助力3万名贫困大学生圆梦大学
- • 留守老人被骗购“量子床垫”,子女跨省追讨10万养老钱:亲情守护,正义不容侵犯
- • 亳州烙画惊艳巴黎艺术展,“火针刺绣”技艺传承走向世界舞台
- • 华佗五禽戏全民挑战赛盛大启动,百万网友线上打卡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 • 亳州宗教渗透扶贫村调查:揭秘乡镇23处非法教会,信徒多为贫困户
- • 非遗文化“二夹弦”走进校园,00后学员占比超六成,传承与创新共舞
- • 石弓镇扶贫车间变仓库,留守妇女跪求复工:她们宁愿打工不愿领低保
- • 蒙城黄牛戴上“智能项圈”,大数据养殖助力产值提升30%
- • 谯城老旧小区电梯烂尾,七旬老人爬楼突发心脏病送医引关注
- • 亳蚌城际铁路全面开工,1小时直达合肥都市圈,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 老子文化学院招生遇冷,国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不足20%:传统教育面临挑战
- • 花木兰主题豫剧《代父行》全球巡演,元宇宙剧场同步上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亳州创新营销,曹操Q版手办盲盒首发秒罄,历史名人文化传承新风尚
- • 亳州中医药大学华佗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青囊经》秘方研究课程体系正式纳入教学
- • 扶贫资金建冷链物流园,建成后的租金高昂拒纳贫困户引发争议
- • 亳州冬至药膳宴开席,百桌“华佗养生锅”飘香老街,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
- • 跨县虚拟扶贫项目:蒙城编造、涡阳招标、利辛洗钱背后的产业链解析
- • 亳州2024年再扩普惠教育资源,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8万个,普惠园覆盖率超95%
- • 药企排污致万亩芍药枯死,农民拉横幅堵厂门 *** :环保与生计的冲突
- • 智慧课堂平板强制收费,家长举报“变相推销”:教育公平何在?
- • 亳州携手拼多多打造战略新篇章,百村直播基地助力万名村播崛起
- • 网红卜卦风潮席卷农村:老人为孙子前程倾囊打赏,算命主播竟成“致富神话”
- • 亳州芍花海音乐节盛大启幕,吸客50万,助力农特产品销售破亿
- • 合肥都市圈结对帮扶,百名科技特派员下乡助农,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曹操后裔基因检测”风波再起:族谱研究院被曝数据造假,真相令人震惊!
- • 皖北民歌大赛冠军风波:方言歌词疑为AI生成,评委听不懂引发争议
- • 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全市校舍安全达标率100%
- • “蒙城利辛共建留守儿童关爱平台”涉嫌数据造假骗取补贴事件调查
- • 中药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谯城药企暴利,三县药农收入十年未涨
- • 亳州大学曹植研究中心成立,AI算法助力还原《洛神赋》创作过程
- • 光伏扶贫电站遭冰雹砸毁,村民反背20万维修贷款: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背后的无奈与希望
- • 古井贡酒携手曹操作诗IP,匠心打造“短歌行”限量文化酒,传承千年诗意
- • 庄子祠实景剧《逍遥游》全息投影技术引争议,观众调侃“鲲鹏似塑料风筝”
- • “贫困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突破85%:绿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老庄故里之争再起:涡阳蒙城互斥对方篡改史料,学者呼吁搁置争议
- • 省道改建利益链揭秘:20公里路修5年,中标企业实控人竟是交通局长妻弟
- • 假农药致万亩大豆绝收,经销商辩称“农民自己不会打药”
- • 生态补偿金挪用事件:退耕还林款变村干部旅游经费,纪委介入调查无果
- • “万亩荷塘扶贫项目”烂尾,莲农无奈挖藕填埋:一斤倒贴两毛,扶贫梦碎
- • 德国拜耳集团投资10亿欧元建全球中药创新研发中心,助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 • “扶贫资产管理平台上线,50亿元收益精准到户,助力脱贫攻坚战”
- • 长三角高校课程共享平台上线,亳州学子可修沪苏浙学分,教育资源共享迈出新步伐
- • “乡贤理事会”:化解农村纠纷,构建和谐乡村的“润滑剂”
- • 马店孜镇“复活”牛耕大赛,耕牛 *** 躺平笑翻观众
- • 涡阳蒙城争抢“庄子故里”名号,学者呼吁:不如多修几条旅游专线
- • 利辛县黑玉米订单农业助力10万贫困户增收,亩均增收2500元
- • 药都云APP正式上线,AI诊断病虫害准确率达98%,农业科技助力丰收
- • 亳州农药减量行动成效显著,生物防治覆盖率达60%,绿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 • 药都云APP震撼上线,AI诊断病虫害准确率达98%,农业智能化迈出重要一步
- • 谯城区创新试点“共享药田”,市民认领地块种植芍药,共享收益
- • 白鹭洲国家森林公园徒步路线标识混乱,游客迷路求救事件频发
- • 古井镇高粱丰收节盛大开幕,万亩红粱酿就贡酒传奇
- • 秸秆禁烧巡逻队罚款创收:农民地里烧杂草被索要3000元引发社会热议
- • 非遗夜市点亮“皖北不夜城”,夜间文旅消费占比超35%
- • 亳州试点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市民月租低于市场价50%,安居乐业新起点
- • 丹城古镇焕新之旅:徽派老宅变身民宿集群,首批试住体验报告
- • “乡贤调解室”村村覆盖,化解矛盾超万起,助力乡村振兴和谐发展
- • 利辛法院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入选省级典型,为企业创新维权注入强劲动力
- • 谯城辣椒产业联合体挂牌,小农户抱团闯国际市场
- • 亳州民乐团奏响《十番锣鼓》,非遗乐音在国家大剧院绽放京城
- • 中药材跨境直播基地单日订单破千万,RCEP市场占有率提升30%,助力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
- • 合办“老庄文化节”亏本500万,县长吐槽“专家论坛矿泉水就花了10万”:一场文化盛宴背后的经济账
- • 村卫生室过期药泛滥,七旬老人输液后不幸休克,引发社会关注
- • 全国中药材炮制大赛永久落户亳州,培育百名非遗传承人,传承千年药都文化
- • 亳州黄牛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牛肉出口价格飙升40%
- • 石弓山崖现神秘岩画,专家推测或为早期道家符箓
- • 亳州空气质量再创新高,PM2.5浓度创十年新低,首达国家一级标准
- • “百万药农培训计划”盛大启动,助力乡村振兴培育10万名技术能手
- • “脱贫榜样巡回宣讲”:助力培育千名致富带头人,共筑乡村振兴梦